孝顺和爱家人
刘来先,男,44岁,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96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凤台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教研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淮南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2016年7月20日,刘来先的妻子突然中风脑溢血,县医院的120救护车及时赶到抢救,由于病情严重,患者被转送到淮南市新康医院救治。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只有开颅手术才能挽救生命。手术后,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家人要24小时陪伴在身边。刘来先一直没有离开妻子的身边,连续三天三夜不休息,悉心照顾她。也许是老天的感动,刘来先尽心尽力的照顾,让昏迷了十多天的妻子终于苏醒过来。醒来后,由于患者意识尚清醒,不能主动进食,只能用注射器通过鼻插管注射流质食物。 为了让妻子快点好起来,他想尽一切办法榨果汁、蔬菜汁,加上米粉、牛奶,每隔两小时喂一次。一周后,妻子完全清醒,左侧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住院近半年的时间里,刘来先全心全意照顾患者,定期给患者擦拭、翻身,喂水喂食,清理粪便、洗衣服。实在抽不出时间,就让亲属暂时帮忙照顾。出院后的护理更是关键,患者一刻也不能没有人陪在身边。
妻子患病前是一名教师,无法忍受家中突如其来的重病,更无法接受半身残疾的现实,他既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安慰她,每天接送上高中的孩子,还要照顾八十多岁的母亲,再加上自己的教学工作。这对刘来先来说,会是多大的压力啊。但他没有丝毫的抱怨,默默承担、努力拼搏,用自己坚强的肩膀撑起这个家。2017年7月16日,开颅手术近一年的妻子突然癫痫发作,抽搐迅速,口吐白沫。刘来先及时将妻子送到县医院救治,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妻子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凤台实验小学,但意识却大不如前,行动也更加困难。 为了让妻子尽快好起来,他毅然决定带妻子去合肥继续治疗。暑假期间,一家人住在妻子的姐姐家,开学后,妻子的姐姐就来照顾我,周末就赶到合肥照顾我凤台实验小学,一年来从未间断,每个月4000元的治疗费都是她拼尽全力凑出来的。治疗了一年,身体稍微好一点,我就回到丰台老家,继续通过运动进行康复治疗。我已记不清多少次去淮南、合肥、上海、南京就医了。
刘来先的妻子从发病到住院已经半年了,出院后在家又躺了三个月,推着轮椅躺了近半年,拄着拐杖一年多。妻子从躺在床上、坐在轮椅上、拄着拐杖到能自己走路,从生活不能自理到基本能自理。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刘来先的辛勤付出。虽然现在妻子的身体状况比以前好多了,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需要继续做康复治疗和锻炼。平时只要他下班没时间休息,他就会带着妻子去锻炼。刘来先的妻子患病已经5年了,5年来,他悉心照顾妻子,积极治疗,从来没有向单位请过假,每天都是埋头苦干。 对母子俩十分孝顺,乐于助人。刘来先同志在尽力照顾病重妻子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回到家乡看望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被同事们公认为“好男人”。真正诠释和见证了“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们都会彼此相守”的爱情!

刘来先同志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乐于奉献,曾获优秀共产党员、凤台县首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凤台县兼职教研员、凤台县教师网络培训班辅导员、淮南市“教育教学竞赛能手”、淮南市“教学新星”、淮南市“骨干教师”、淮南市“学科带头人”、全国青少年综合素质大赛“金牌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是淮南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其主持的“一师一优课”多次获“省级优秀”,多次为全市、区县办示范课。
刘来先同志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孝悌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真挚人情!
(报送单位: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