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马超群 通讯员 宗旭昌)栩栩如生的双头凤凰、婀娜多姿的长袖舞女、威风凛凛的门卫、举伞优雅的仕女、汉代气象台、热闹的宴会、移动的马车……如此生动的画面,都镌刻在一块看似不起眼的汉砖上。小小的汉砖在小小的空间里,雕刻出千姿百态的图案,体现出汉代的历史风貌,展现出这一时期独特的价值。据悉,这些汉代艺术展品,是青岛汉代艺术馆与平度市凤台街道澳门路社区合作打造的平度市首座汉代艺术馆。
中国青岛汉画像艺术博物馆由平度市政协委员、平度满天星志愿服务团团长、平度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袁景新创办,与丰台街道合作,精心打造,于2023年12月落户丰台街道,是在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基础上建设而成凤台,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汉画像砖、汉画像石为主题的拓片艺术博物馆。其收藏汉画像砖、汉画像石的数量、种类、地域范围均为全国第一,馆内藏有文物拓片近3万张。场馆位于青岛平度市丰台街道澳门路社区,总面积660平方米,展出拓片300余张。 分为专题临时展览、学术研讨会、汉文化体验、文创产品、研修游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汉代砖雕、石雕起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两汉”(东汉、西汉),主要用于宫殿、祠堂、寺庙、雅居、墓葬等建筑装饰。汉代砖雕采用模印、手工压模、雕刻等技艺在空心砖、实心砖上进行彩绘,体现了两汉时期最高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珍品,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汉代砖雕全面记录了汉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科技建筑、军事体育、文化娱乐等,是一部用图像记录下来的中国汉代历史,堪称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考古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被专家称为“敦煌前的敦煌”。 艺术馆利用古老的金石拓印技术制作拓片,使文物活了起来,使汉代灿烂的文化得以传承。馆藏的汉代砖雕、汉画像石拓片,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汉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古人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内容既有车马出行、烹饮宴乐、男耕女织等物质生活,也有孔子、老子、忠臣义士、孝子贤妻等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驾齐驱的生活理想。
对于汉代传统文化的保护,袁景新将其概括为“收藏、研究、推广”三步走。“我们不能让这些汉代砖雕沉默凤台,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它们,把我们已经失传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捡起来。”袁景新还向我们介绍了汉代艺术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思路。 “汉砖原本是汉代的一种建筑材料,汉代人以汉砖为载体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将自己的生产生活、科技建筑、军事体育、文化娱乐等都记录在汉砖上,给我们留下了一部以影像形式记录的中国汉代历史、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考古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我们愿意与学校、社区等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这些汉民族文化。同时,我们将通过拓片体验课、一些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等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把汉砖汉代艺术博物馆打造成平度市乃至青岛市新的旅游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