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具体来说,工龄40年的退休人员比工龄20年的退休人员能多领多少养老金呢?
说到养老金,它可不是随便就能算出来的,得按照国家规定,有公式一点一点算出来的。
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已经全面整合,新旧办法都要用,但是今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所以要具体讲一下。
先说一下基础养老金的构成,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有的朋友还有职业年金,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一项“福利”。
我们今天来比较两个人,一个是张先生,有40年的工作经验,一个是李先生,有20年的工作经验,假设他们都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缴费基数、缴费指数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差不多,这样计算是公平的。
而对于张先生来说,他有40年的工作经验,估算对应的缴费年限为30年,因为2014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算作缴费年限。
而李先生呢,他有20年工作经验,其中视同缴纳年限大概只有10年左右,毕竟他是2014年以后才开始真正缴纳社保的。
我们先来看基础养老金,它的计算公式是: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7000元,我们估算平均个人缴费指数为1.2,毕竟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基数比较高。

张先生基础养老金=7000×(1+1.2)÷2×40×1%=3080元;
李先生的基本养老金=7000×(1+1.2)÷2×20×1%=1540元。
仅凭这一件物品,张先生得到的钱就是李先生的两倍,达到1540元。
接下来我们看个人账户养老金,这跟个人账户余额和缴费月数有关,假设缴费月数为139个月,张先生个人账户余额8万元,李先生个人账户余额4万元,那么张先生个人账户养老金=8万÷139≈575元,李先生个人账户养老金为4万÷139≈288元。
这样就产生了一点距离。
而过渡性养老金则只针对已经达到核定缴费年限的人员,计算公式大致为: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算基数×核定缴费指数×核定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各个地方的过渡系数不一样,我们按照1.3%来计算,张先生的过渡养老金=7000×1.2×30×1.3%=3276元,李先生的过渡养老金=7000×1.2×10×1.3%=1092元。
在这方面,老张领先很多。
至于企业年金,这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

假设他们两个职业年金账户里的余额相同,都是10万元,缴费月数仍为139个月,则他们各自的职业年金养老金=10万÷139≈719元。
最后总结一下,张先生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3080+个人账户养老金575+过渡养老金3276+职业年金719=7650元;
李先生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540+个人账户养老金288+过渡养老金1092+职业年金719=3639元。
以此计算,工作40年的张先生每月比工作20年的李先生多领到4011元的退休金!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买不少新鲜的蔬菜水果了,还可以偶尔去餐厅吃一顿,改善一下饮食习惯。
所以,工作年限长确实有好处,可以带来更多的养老金和更舒适的退休生活。
当然,养老金问题要看个人情况和地方政策,今天算出来的只是大概的,每个人的情况,还是要慢慢算,仔细算。
【每日分享】你们觉得峰峰社保还行吗?动动手,点赞转发,顺便关注我吧!你们的每一个小举动,都是我加油的莫大动力,真心感谢你们的支持与厚爱!#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