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全部出炉,明明是增加3%,但是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加幅度却不足2%,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公布,退休人员也可以根据当地政府公布的调整细则,推算出今年个人养老金会增加多少。不过,我们也看到有退休员工表示,今年养老金增加了3%,但自己算了一下,发现自己的增幅还不到2%。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解释一下。
第一,根据养老金调整通知,今年的上调幅度是以去年全体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的3%为基数,调整方式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并非直接以本人养老金的3%为基数计算。由于各地调整方案有差异,以及受本人工龄、养老金、年龄等因素影响,用上调后的数额除以本人养老金,出现上调幅度低于3%属正常现象。

有网友表示,他们的涨幅根本达不到3%。
一般而言,对于养老金水平较高的退休人员,由于基数较高,且今年大部分地方都选择了降低养老金比例,所以涨幅会相对小于去年,最终涨幅可能会较低。而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由于大多数人的养老金水平并不高,所以实际涨幅应该不会低于3%。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按照养老金增幅计算公式,退休人员实际增幅=个人增幅额/个人养老金。假设某退休人员养老金3000元,工龄30年,所在地为江苏,按照江苏今年的调整方案,定额调整为31元。挂钩调整部分,工龄15年以下,每满一年单价1.7元;16至25年,单价1.8元;26年以上,单价2元。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增幅0.4%。老年调整部分,只有年满70周岁才能享受,额外增加21-39元。

不考虑老年人偏见,按照江苏的调整方案,这名退休人员今年可增加工资31+15*1.7+10*1.8+5*2+3000*0.4%=96.5元,涨幅96.5/3000=3.2%,可以超过3%。
如果这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6000元,工作了30年,又在江苏,不考虑年龄偏差,那么今年他的养老金可以增加31+15*1.7+10*1.8+5*2+6000*0.4%=108.5元,也就是108.5/6000=1.8%,低于2%。这是因为这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基数比较高,而江苏今年对挂钩比例做了较大幅度的下调,由去年的1.1%下调到0.4%,不利于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
总之
今年,全国各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在6月底前就已经公布,速度很快,退休人员也可以根据当地的调整规则,计算出自己的增加金额。不过,有部分退休人员表示,自己今年的增加金额不到2%。原因何在?其实,虽然今年的增加金额是3%,但是是根据全体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确定的,并不等同于个人的实际增加金额。有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较高,地方政府今年也不再着力进行联动调整,导致增加金额并不是太多。将其与个人养老金分开之后,实际增加金额确实可能不到2%,但对于大部分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来说,实际增加金额一般都能达到3%以上。现在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