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台 何俊/文
在沟渠、水渠、池塘、湖汊等自然水域中,水中芦苇较多,一般在冬季收割完毕,留下一片片参差不齐的芦苇茬。到了春季,芦苇开始萌芽生长,由于阳光充足,食物丰富,水温适宜,野生鲫鱼喜欢在这里追逐、嬉戏、觅食、产卵,是钓野生鲫鱼的好地方。由于芦苇茬茂密,垂钓时,要么鱼钩挂在芦苇根上,要么钩上钓到的鱼缠在芦苇茎上,导致线钩断裂,给垂钓者带来很多不便,所以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钓具的选择与搭配:
因为钩设在缝隙、芦苇中,鱼上钩后要立即提起上岸,不给它挣扎逃逸的机会。应使用8米左右的硬调竿;为便于准确上钩和方便钓到鱼,可选用3米左右的细线;配用小钩、轻铅坠、红头管漂。调漂时,浮漂的浮力要略大于钩、铅坠、饵料的重量,也就是饵料刚触底,浮漂刚露出红头时定漂最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饵料沉入水底的烂草、烂泥中,影响鲫鱼的咬钩。

钓点选择:
钓位的好坏是钓获鱼量的关键。可根据水深选择合适的钓位,也可根据芦苇的分布密度选择:芦苇不宜过密,过密不便于上钩,也不易诱鱼;过稀,鱼会发现人影晃动和竿影晃动而吓跑鱼。最好选择在芦苇密度交界处的窝点,前面有通向水面的通道更好。选位时可采取“广种薄收”的方法,一次打几个窝,依次垂钓,以求最佳效果。窝点之间距离应相隔3米以上,以免捕鱼声影响其他钓位。选好钓位后,要先铺饵。 饵料可用碎米、小米、鲜豆腐渣凤台小鱼网钓鱼,混合均匀后加点曲酒。打窝时,一次可抛出拳头大小的团,这样软饵入水后立即散开,到水底时刚好铺在水底杂物表面。最佳饵料为“大平二号”蚯蚓。
钓法:

垂钓时,轻轻将饵料放入窝中,蠕动的红色蚯蚓落入水底表面的白色饵料中,格外醒目,对鲫鱼极具吸引力。垂钓时,不能握着鱼竿不动,如果一段时间没有鱼咬钩,应将饵料提起,再慢慢放下。不断的诱、逗是芦苇间钓鲫鱼的要点。
看浮漂时要注意鲫鱼咬钩的特点,鲫鱼咬钩时会送浮漂,有时还会窒息。在逗鱼咬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饵料送下后,浮漂浮在水面不沉的情况,这是因为饵料被中层的鲫鱼咬住了,应迅速提竿,当然也可能是被芦苇叶挡住了,如果浮漂被迅速拖走,多半是小鱼造成的,应迅速反方向提竿,避免钩子挂在芦苇茬上,难以清理。
以上方法对于底层活动的鲫鱼特别有效。有时中午前后,由于阳光照射,水中上层有浮游生物活动,引诱鲫鱼上浮,一边晒太阳,一边追逐芦苇中活动的浮游生物。如果芦苇被敲打、摇晃,就得用“撞竿”的方法来对付这些浮鱼。垂钓时凤台小鱼网钓鱼,先把浮沉子取下来,挂上红蚯蚓。只要发现有芦苇晃动,就小心地把饵料顺着芦苇杆放入水中,饵料只要在水中十几厘米就行。握住鱼竿不动,觅食的鲫鱼发现慢慢游动的美味食物,自然不会放手。只要感觉到鱼线被拉动,并伴有下沉的感觉,就可以把竿尖稍微放下,再提竿。 几乎可以肯定是一条肥美的大鲫鱼,如果等了一会儿鱼还没咬钩,可以轻轻摇动竿尖,晃动鱼饵,引诱鱼上钩。用这种方法钓到的鲫鱼一般比钓底的鲫鱼个头大,有兴趣的钓友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