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 山东济宁凤凰台:历史悠久的胜迹,康熙帝曾题诗赞曰

类别:凤台资讯 时间:2024-07-15 浏览:
凤台其实,凤凰台是一处古代大型祭祀坛。专家认证,凤凰台是一处龙山、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济宁凤凰台遗址原本是一座伏羲祭祀坛,就是俗称的“伏羲台”。然而,伏羲祭祀坛为何被称为“凤凰台”呢?到了唐代,人们还皆知凤凰台为太昊伏羲台遗址

山东济宁凤凰台,位于济宁市区西约4公里处,任城区南张街道凤台村内。台高11.5米,基座面积4241平方米,顶部面积1341平方米。正面为三层,其余三面为二层。《济宁县志》记载:“凤凰台距城八里,周长一百四十级台阶,有二层台基。上层高34米,下层高20米。上尖下阔。”

民间传说,古时这块高大的土台上长满了桐树,曾经有一只凤凰栖息在这里的一棵桐树上,因此这块土台就被命名为“凤凰台”。

凤台落日”为济宁府志“济宁八景”之一,“县志列其八景之列,不愧为济宁胜景。”清康熙皇帝曾游凤凰台,并赋诗赞之:

台高数丈,凤出云霄,石阶开阔。

雾气笼罩着宫殿的各个角落,茫茫烟波中凤台,尘埃远远望去。

西边山色苍翠,南边月色皎洁,耳听渔歌声。

别凭栏而望天,徜徉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

——康熙

“凤凰台”这个名字引得人们不断想象、搜集美丽的民间传说。其实,凤凰台是一座大型古代​​祭祀坛。1986年10月,国家文物局考古领导研修班对凤凰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文化堆积层厚达十余米,蕴藏着丰富的古代遗存。最底层属“龙山文化”遗存,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存。出土文物近300件,现存于山东省考古研究所。

专家确认凤凰台为龙山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文化堆积层中发现了大量陶簋残片。《周礼·地官·舍人》载,簋是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礼器。陶簋等大量祭祀器物残片的发现,说明凤凰台曾是一处重要的祭祀遗址。考古专家判定,这里是一座商周时期的大型祭坛。

1991年《文物》第2期刊载的《山东济宁凤凰台遗址发掘简报》中说:(凤凰台遗址)“周围因掘土变陡,四周皆为房屋,仅北侧残存一块南北长28米、东西宽13米的空地,并已挖成比现村落地面低1.8米的大坑。”由此可见遗址受损程度之深。从残存的凤凰台,我们可以想象早期凤凰台的规模有多么庞大。那么,这座巨大的祭祀台究竟是为谁修建的呢?

凤凰台遗址所在的任城区,商周时期属任国,周朝时为泗水十二诸侯之一,夹在齐、宋、鲁三国之间,始终扮演着小国的角色。古代任国的大祭坛凤台,是国家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根据古文献记载,国家举行重大庆典,就是祭天、祭祖。

任国大祭坛是用来祭天的吗?孔颖达《左传·桓公五年》注云:“礼制,诸侯不得祭天,鲁因周公,得祭郊神。”任国作为藩属国,按当时的礼制是不能祭天的。由此可见,任国的这座大祭坛是用来祭祀祖先的。那么,任国祭祀的祖先究竟是谁呢?据古文献记载,《左传·桓公二十一年》记载:“任、肃、许、颛顼,皆冯姓,实掌太昊、有极之祭,以服夏人。”

任国作为冯姓国家,崇拜太昊为祖先。就像鲁国崇拜的祖先是周族祖先后稷一样。学术界对伏羲与太昊也有争论,有的说是两个人,但伏羲是冯的祖先似乎没有争议。《左传》记载的四个冯姓国家都崇拜太昊,这明确证明了太昊是冯的祖先,所以崇拜太昊就是崇拜伏羲。至此可以断定济宁凤凰台遗址最初是一座伏羲祭坛,俗称“伏羲台”。

但是伏羲祭坛为何叫“凤凰台”呢?据伏羲、女娲史迹考证,济宁泗水县有华胥山,城西有封侯岭,岭上有封侯庙。山西永济县有凤岭渡口。据《山西通志》和《名胜志》注,凤岭为封侯墓,封侯即女娲。女娲称封侯,伏羲可称凤凰,由此推断,“凤凰台”本应为“凤凰台”。现名“凤凰台”由民间谐音流传而来。唐代,人们尚知凤凰台为太昊伏羲台遗址。 李白在《任城县厅壁录》中提到:“青帝太昊遗址,白衣尚书故里”,而李白这里提到的任城太昊遗址,其实就是凤凰台。

据查,全国叫伏羲台的地方很多,如河南巩义市伏羲台、甘肃天水市伏羲台、河北新乐市伏羲台等,在众多的伏羲台中,以山东济宁的凤凰台最为古老。

凤台租房_凤台_中国凤台

《国语·鲁语上》云:“祭祀,以表孝”。对太昊伏羲的崇拜无疑始于冯姓伏羲氏后裔。仁国作为伏羲后裔的居住国,对太昊伏羲的崇拜时间当然也是最长、最古老的。伏羲后裔被分封到哪里祭拜伏羲,史料上没有记载。《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思前圣王,赏神农氏于焦,黄帝氏于朱,尧氏于稷,舜氏于陈,大禹氏于齐”。

其中“先圣王”可追溯至神农氏。由于任国是古代四大封姓国之首,若再往前追溯,则可知伏羲的后裔受封于任国。从古文献来看,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太昊与伏羲的祭祀在《左传》中。《左传》明确记载了任、肃、虚居、颛顼四大封姓国均祭祀太昊。祭祀伏羲的时间至少比《左传》的成书时间要早得多。

按照史学界的惯例,大祭坛的发现是认定古都的重要标准之一。大祭坛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有国家就有大祭坛。任国历史悠久,原名右嬴(任、夷在古代是同音字,是音转的变化)。右嬴在夏朝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夏朝的外戚。夏朝国君少康的母亲就是右嬴的女儿。“太康失国”,少康就生在右嬴。长大后,以右嬴为根据地,夺回了帝位,这被称为“少康复辟”。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昔郭交杀金贯,伐金旬,灭夏相。侯敏有孕,逃出窦,归到右郢,生少康,为右郢太守。”

有学者认为,早在夏朝少康中兴之后,右任部落就被封为任国,在周初仍被封为藩属国。即使将任国的建立时间置于周初分封之时,任国祭坛的建造也应最早在西周初期。如果周朝之前就有冯姓任国,伏羲台的创建时间可能更早。

这一推论也得到了考古学的支持,济宁凤凰台遗址中层蕴藏着商周时期的文物,是典型的以商周时期为主的遗址。因此,有理由相信济宁凤凰台遗址即为现存最早的伏羲台;也可以说,凤凰台也可作为冯氏后裔祭祀祖先的源头。

在济宁及其周围地区,至今集中了大量的伏羲、女娲历史遗迹。在泗水县城东北22.5公里处有华村华胥山,城西有封侯岭、封侯祠。史称女娲居住于济宁市境内的成矿山,山上有女娲庙。巍山县两城镇有伏羲庙,邹城市郭里镇庙洞村有西皇庙(俗称仁祖庙、野娘庙),嘉祥市西部卧龙山有伏羲庙,滕州有伏羲庙。济宁东南20公里处有女娲陵。《元封九域志》记载:“燕、山皆有伏羲陵。”《鲁史》注:“帝陵在今山阳高平西北。” 《魏书·地志》载:“高平,两汉属山阳……有千丘城、齐城、高平山、城雀山,有伏羲庙。”《帝王本纪》载:“(伏羲)葬于南郡;或墓在山阳高平。”高平即今济宁东南一带。

以山东济宁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冯氏后裔,成为这一地区最古老的原住民。冯氏家族衍生出傅、米、任、苏、颛、许、程等姓氏,其中任氏人口最多。傅氏家族中最著名的是济南傅氏,主要分布在今山东章丘南部。 据唐代林宝《元和行传》载:“伏为伏羲后裔,其后裔有任姓、肃姓、虚谷姓、颛顼姓。”济南人伏生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伏羲又称“米羲”,伏羲的女儿叫米妃,米姓由此而来。春秋时期,鲁人米不期,字子建,是孔子的弟子。米姓的人不多,济宁及周边地区仍有米姓人。颛姓源于颛顼国,位于今山东平邑县境内。徐姓源于虚谷国,位于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苏姓源于春秋时期的苏国秋后,苏姓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后被宋国所灭。宋朝把苏族人迁到今安徽苏县一带。今山东东平、平邑、平度、长乐一带至今还保留着苏姓人口。

凤凰台是战国任国灭亡后遗弃的。任国冯氏,即太昊后裔,从夏朝到战国任国灭亡,一直生活在故土。在历史长河中,伏羲、冯氏后裔散居各地。随着民族的迁徙和文化的进步,伏羲、女娲文化被移植和辐射到全国各地,形成了众多与伏羲、女娲有关的文化历史遗迹。这些遍布全国的与伏羲、女娲有关的历史遗迹,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宝藏。在对待各地同名古文化遗迹时,应突破对立、排斥的“点状思维”,走向包容共存的线性或面状思维。 在深入挖掘、整理伏羲文化历史遗存方面,建立“伏羲民族文化带”,共同发掘、繁荣民族历史起源的祖传文化。(摘自胡光岳、高成峰《文化人城》三秦出版社2013年版)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