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欢庆新春,唱出龙年味
写春联、贴福字、挂灯笼、逛集市、看非遗表演。春节期间,淮南积极开展一系列趣味横生的新年民俗活动,隆重的寿州锣鼓、载歌载舞的凤台花鼓灯、抬亭子民间艺术表演……前来观看的游客络绎不绝,场面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年味”浓厚的文化盛宴。其中,唱念做打并举的推戏表演更是让人难忘。
推剧是我国少有的戏曲剧种,是安徽省地方剧种之一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是淮河两岸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累的汉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是由花鼓灯等民间歌舞吸收民歌、戏曲和民间艺术发展而来,风格独特,是流行于淮河地区的传统剧种之一。

图为许克臻在表演。
推戏又称“四句推子”,主要由:表演——花鼓灯,唱腔——扬琴,加上流行于淮北平原的民间舞蹈组成。唱腔原为五声音阶,委婉抒情,流畅明亮;对白用本地方言发音;曲调圆滑柔和,唱词朴实。擅长表演生活小剧,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幸福的追求,展现了淮河沿岸人民的礼仪风俗和勤劳勇敢的精神,体现了淮河沿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06年,推戏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线长针密,我含泪绣红旗。绣着红旗,泪水随针线而去。是喜多于悲……”近日,在八公山区八公山镇文化站,淮南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弘扬戏剧)代表性传承人许克珍正在教村民唱《绣红旗》。在八公山区“送戏剧进万村”惠民项目中,她受八公山镇文化站站长丁梅邀请,带着演出团队在当地举办八公山镇弘扬戏剧研习班,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往往还没开始上课,文化站培训室就已经坐满了前来听课的村民。 “春节前,这些学生第一次登台表演,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很高兴。”许克臻笑着说。

图为许克臻在表演。
师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剧代表性传承人、“推剧皇后”杨敏的许克珍,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表演团队到各地演出,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推剧的魅力。她说:“推剧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继续做下去,传承发展,普及提高,让更多的人了解推剧、爱上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