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上,摆放着被烧得只剩下车架的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和摩托车。两辆“逃难”的电动车虽然没有完全烧毁,但电动车的一侧外观已被高温彻底烧变形……7月23日上午9点左右,山西晚报记者在晋城市秀水园小区40号楼门前看到这一幕。眼前的一幕,无声地向路人诉说着8天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火灾。
午夜恐怖
“快,快,穿好衣服下楼,楼下着火了……”虽然已经过去8天了,但家住40号楼的常女士回忆起那晚的“惊恐时刻”,仍心有余悸。
7月16日凌晨0点40分左右,晋城市凤台西街道秀水园社区40号楼2单元的居民被一阵紧急呼叫声惊醒,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都本能地跑到了楼下。
此时,大楼入口处,消防员正在疏散人群,并使用管道灭火。
幸亏救援及时,20分钟后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天亮后,小区居民看到,电动车被烧得只剩骨架,2单元从下到上被熏黑。消防部门现场勘察后,初步判断起火原因是2单元302房间居民私自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从而引发火灾并引燃周边可燃物。
40号楼位于小区西侧,紧邻市区西环路东侧。西环路金城手外科医院值班护士小丽说,当晚她在医院一楼急诊科值班,听到有人喊“着火了”,便出院查看,只见40号楼冒出滚滚浓烟。虽然已是深夜,但黑烟仍清晰可见。“当时很吓人,就像一头猛兽从屋顶冲出来。”小丽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外墙全被烧黑了,我一晚上没睡觉,这是我第一次离火这么近。”火灾当天凌晨4点半,家住秀水园小区的冯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损失惨重
火灾发生后,秀水园社区初步估计,火灾共烧毁电动三轮摩托车1辆、电动二轮摩托车9辆、摩托车1辆,另有2辆电动车外壳因火灾略有变形。
电动车受损严重,附近几户居民也未能幸免。2单元403室的厨房玻璃被震碎,窗户变形。“听说503室受损最严重,因为房子刚装修,窗户是开着的,所以屋里刚贴的墙纸就被毁了。”一位居民说。
2单元19楼的住户虽然没有财产损失,但厨房也被浓烟熏黑。“一大早听到楼下有响声,就打开窗户往下看,一股热气把我往后推了推,”住在19楼的李先生说。“当时很害怕,一楼起火,烧到了19楼。”
据消防人员介绍,火灾发生后,有五六名居民报警,最先发现火灾的并不是40号楼的居民,而是40号楼前面的24号楼的居民。
凌晨0点40分左右,24号楼一名住户在客厅看到这一情况,大声喊叫。40号楼3单元5楼一名住户听到喊叫声,下楼查看情况并及时报警。据该住户介绍,当时只有一辆电动车着火,并迅速引燃了周围的车辆,火势蔓延很快。

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仅用20分钟就迅速控制了火势,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充电桩被废弃
秀水园小区40栋302室的租客是一位租住于此的私人业主,平时经营小吃生意,以电动车为主要代步工具。这名租客每天都会从三楼的家里拖一根电线到楼下给自己的电动车充电,他充电用的电线都是由不同颜色的电线连接起来的。
据保安介绍,该住户的充电线只有1.5平方毫米,起火原因可能是电线负荷过大,302房间的地面也因电线起火留下一道黑痕。
7月23日,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发现,在距离起火的40号楼2单元门口不到3米的篮球场内,一排排排列着32个充电桩,其中40号楼西侧车棚内有10个充电桩,北侧公共卫生间附近有20个充电桩。也就是说,仅40号楼周边就有62个充电桩,电动车只要扫码就能充电,十分便捷。
据了解,2015年,为方便居民充电,秀水园社区物业在40号楼停车棚内安装了充电设备,可同时为10辆电动车充电。今年6月,社区又新增充电插座200余个。在安装充电桩的同时,多次组织保安清理上层非法拉拽的充电电缆,但收效甚微。
“居民根本不配合,认为自己私接的电可能便宜,而充电桩收费却很贵。其实,普通电动车一块钱,充电七个小时,就能充满电。”秀水园社区物业负责人说。
私拉充电线难以杜绝
“昨天我下楼亲眼看到邻居给电动车充电时火花四溅,就像电焊一样,不一会儿就冒出黑烟。要不是他及时打电话让家里的老婆断电,他拖着给电动车充电的电线就要着火了。更可怕的是,电线顺着燃气管道被拖下来进屋里了。”7月18日,一名晋城市市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条消息。
令人震惊的火灾事故仍萦绕在我们耳边,电动车私自接线、违规充电现象为何如此难以杜绝?
在走访调查晋城市多个小区后发现,一些老旧小区,居民私自拉、接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新建小区,虽然统一设置了充电桩,电动车充电管理也比较规范,但依然存在电动车用户私自拉电线充电的情况。
在华沙观园、凤鸣等多个小区,私自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华夏观园小区,只有两栋居民楼,但从不同楼层到一楼却有42条“飞线”。 “华夏观园是一个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大家给电动车充电的方式各有不同,方便就怎么方便。”一位业主说,小区没有集中固定的充电区,大家给电动车充电都要从窗户拉一根线到楼下。
在凤鸣小区,有的居民直接从自家阳台拉出电线,接上插座,有的插座悬空,有的直接放在地上。“很多车主下午下班后,把电动车停好,然后直接插在插座上充电,一充就是一晚上。”一位车主说。
相较于老旧小区,晋城市一些新建居住区在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上相对规范。
在金霞西苑小区7号楼与9号楼之间的空地上,摆放着一排可通过刷卡充电的智能充电桩。在小区门上,物业公司还贴出了关于电动车合理充电的宣传海报。“小区目前安装有7个智能充电桩,可以同时为70辆电动车充电。”小区物业负责人说,根据需要,物业计划在小区安装70个智能充电桩,基本覆盖整个小区。“充电桩的安装工作已经开始,全部安装好后,基本可以满足小区所有业主的充电需求。”
在汇邦现代城,物业经理杨女士介绍,汇邦现代城目前已有10个智能充电桩,可同时为100辆电动车充电。同时,为了防止住户私自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小区物业还派出保安人员实时巡逻,还明确禁止住户将电动车推入楼道充电。
在文峰园小区凤台西街秀水苑小区,并不存在私自接电动车充电的现象。“小区虽然没有充电桩,但有专门的电动车停车棚,有42个充电插座,供居民使用。”文峰园物业工作人员范女士说,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凤台西街秀水苑小区,所以文峰园非常重视电动车充电问题。
最让人吃惊的是,“飞线充电”现象在秀水园并未完全消失。7月23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在秀水园小区随机调查发现,虽然8号楼、10号楼门前安装了智能充电插座,但8号楼门前只有一辆电动车在充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颜六色的电线从不同楼层拉到地面,地上、树篱上的插座要么用塑料袋包着,要么放在空矿泉水瓶里,有的插座挂在阳台下的墙上,还有好几个插座从楼上拉下来。
消除“飞线充电”需各方努力
火灾发生当天7月16日下午,晋城市召开“7.16”秀水园小区电动车火灾事故警示教育会。晋城市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市区镇办事处、社区、重点企业、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事故警示教育会。
教育会上,消防救援支队城区大队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隐患积累的必然结果。各物业小区要针对此次事件进行自我反思,对小区内电动车、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晋城市城市消防救援大队参谋刘杰介绍,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1万余起,较前5年增长33%,2013年以来,全国因电动车火灾死亡人数已达233人。
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为何很多居民仍会使用“飞线充电”?究其原因,首先是居民安全意识淡薄,抱有侥幸心理,加之物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的缺失以及“懒政”思维,让“飞线充电”成为很多居民的无奈之举。
在凤鸣社区53号楼,楼口和公共走道上停放着十几辆电动车,居民只能侧身通过才能进出。
其实,小区有两处车棚,46号楼旁边的车棚里安装了一个有10个充电插座的投币式智能充电桩,但无法使用。据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后来充电桩因为不时跳闸断电,所以无法使用。
类似的“尴尬”并非凤鸣社区独有。
调查发现,晋城市部分社区根本没有公共充电设备;有的社区虽然安装了公共充电设备,但无法正常使用,纯属摆设;有的公共充电设施收费过高,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
为此,相关部门和社区物业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合理规划充电区域,设置充电设施,合理收取费用,为居民在公共区域安全充电创造条件,共同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随着各社区充电设备的覆盖,物业管理部门要根据现有充电设备的设置状况,坚决彻底杜绝“飞线充电”,彻底消除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
撰文:山西晚报记者 李继毅
通讯员:常敏莉 尹素萍 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