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工作30年,那我们一生中在职场上度过的时间将超过6万小时。职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然而工作中的烦恼也不少。近些年,在疫情反复的环境下,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对于在危机中奋力前行的职场人来说,拥有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通过建立内外调节机制来与焦虑和解,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大多数职场人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数据显示,超七成职场人感到工作焦虑,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85%的年轻人面临加班焦虑、61%面临升职焦虑、57%面临消费焦虑。此外,35岁左右的职场人面临着三重职场压力——职场停滞、年龄恐慌、生活无力感。
工作压力太大
工作压力大无疑是从基层员工到公司高管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问题。繁重的工作量、繁重的岗位责任、高绩效指标等,都会给人带来无尽的压力。如果长期如此,我们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易怒等负面情绪,以及头痛、头晕、失眠、疲劳等身体症状。
难以融入群体
工作之初,你是否过于紧张人际关系?同事们谈笑风生时,你是否难以融入?同事提出聚餐,你的第一反应是“我该如何拒绝?”你希望自己在团队中能更开放、更积极,却不知道该如何做?
经历过职场暴力
曾有一位客户咨询志梦,称上司对她给出的解决方案从不满意,甚至还会用过激的言辞批评她。这让她经常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甚至出现胃痛、失眠等身体症状。其他朋友可能会遭遇“职场冷暴力”,上司或同事似乎故意孤立自己,却不解释原因。这种职场精神暴力可能带来持续的负面情绪,甚至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运用心理健康护理保障身心健康
劳逸结合,紧与松要有平衡:职场人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遇到让自己头疼心烦的难题,也会遇到繁琐无休的琐事。但我们要做的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承受力,把握机遇,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会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在各种事件中基本保持心理平衡。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生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及时为其留出余地。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休息和“喘息”,尽量让精神紧绷的琴弦有机会放松。不要因事业上的挫折而耿耿于怀,更不要为了根本无法拓展和实现的“宏伟目标”而拼命工作或精疲力竭。
身心机能的平衡运用:在工作中,如果能“平衡”地运用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将受益匪浅。“平衡”是多方面的,如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左脑(抽象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的平衡;大脑神经中枢的平衡;站、坐、走的平衡;用眼与用耳的平衡等等。这样能使生理和心理机能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身心健康。每个脑力劳动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把保健与工作结合起来。
心理调节,升华情绪:工作、生活中烦恼难免,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果强行把悲伤和痛苦堆积在心里,显然是不合适的。心情不好时,应尽量想办法“发泄”或转移注意力,比如和亲密的朋友倾诉,或出去散步、看电影、电视等。遇到大的委屈或不幸时,不妨痛哭一场。心理学家指出,痛哭也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措施,可以发泄和转移负面情绪,哭过之后心情自然会好起来。遇到困难时要看到光明的一面,失败时要看看自己的成绩,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克服困难,走出逆境。
注重交流,多交朋友:虽然现实中,工作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让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工作和职场人事关系上,但我们不能轻易妥协于这种压力带来的无聊感。我们应该主动走出自己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小圈子,多交一些能说点道理的好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忽视。作为脑力劳动者,我们也应该乐于沟通,相互理解,在交流中表达和交换思想感情,取悦他人,取悦自己。
兴趣爱好,扬长避短:现代白领的爱好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转移大脑的“兴奋焦点”,有效地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从而消除疲劳,让你走出紧张、枯燥、乏味的圈子,进入充满情趣的境界。兴趣爱好的内容广泛,如音乐、棋类、书画、养鸟养鱼、花卉盆景、音乐舞蹈、旅游垂钓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情况进行选择,扬长避短,进行适当的投入,最好养成缓解紧张情绪的习惯。
运动养身:对于经常伏案工作的白领来说,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很重要。这是因为运动能有效增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充分发挥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延缓大脑衰老。每天可以安排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目的是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心理咨询,健康之师:如果遭遇心理危机,自己排解不开,不妨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可直接咨询心理医生,也可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被誉为“温柔的心灵按摩”,通过心理医生的劝说、启发、安慰和教育,使人的认知、情绪、意志、态度、行为等发生良性转化,增强信心,从而保持身心健康。知梦()为每一位有需要的职场人挖出了这样一个“心理树洞”——心理告白服务。即时1V1语音通话沟通,在线提供温馨陪伴,让来访者可以安全自信地表达自己,向倾听者宣泄情绪。与专业级的心理治疗服务不同,告白服务更多的是“倾听”,而非治疗。通过正确的引导,“排泄”压力和负面情绪,是疫情期间心理亚健康人群的最佳选择。

职场心理咨询服务:职场心理健康很重要,但常常被忽视!
职场“健康心理”案例分析
例子:
参加工作后,小丽一直担任总经理助理一职,由于她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做事认真细心,深受老板和同事的赏识,工作很愉快。然而,近半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经常要加班。再加上小丽还在读人力资源硕士学位,所以她感觉很难兼顾工作和学习,每天都很累。尤其是最近一个月,小丽感觉自己对工作没有兴趣职场心理健康培训,心烦意乱,每天不想上班,早上不想起床,晚上下班前就想下班逃离办公室,每天都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对处理日常工作感到厌倦。 小丽心里很痛苦,一直想请假调整一下状态,但是公司事情太多职场心理健康培训,不能请假。小丽觉得自己承受不住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是不是就应该辞职?但是朋友都觉得现在的公司待遇好,培训机会多,发展前景也比较好,现在辞职太可惜了。小丽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如果继续留下来,工作量那么大,每天还要想办法应付,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她心里有些不舍,朋友的话也很有道理。无奈的她觉得自己心理上有些问题,不得不寻求职场心理咨询的帮助。
分析:
如今职场上有一句流行语叫“压力山大”,很多人都经常说这句话。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点幽默,但确实是如今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如今生活节奏快,升学、职场竞争激烈,生活中感到压力是正常的,但长时间过大的压力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一份亚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万多人中,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和生理)的人约占被调查人群的73.6%。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如果身心疲惫,又不注重职场健康心理调节,学会减压,就会在身心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心理上具体表现为:精力不济、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激动、焦虑、紧张、容易受惊等,生理上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痛等。为此,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对工作的影响。
在职场中,由于工作需要,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职场一员,你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