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简介
中共凤台县委员会凤台县人民政府
(2011 年 10 月)
凤台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是淮南市唯一的地级市。
是皖西北地区唯一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的县。
62万,面积893平方公里(不含毛集实验区),1个省级
开发区、16个乡镇,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
全国水利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民族民间歌舞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鼓灯)、民族法律
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蔬菜产业化生产十强县、首届
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省首批文明县城、全省拥军拥民模范城市等荣誉。
标题。
凤台县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
216天,平均气温15.1摄氏度。
河流众多,有焦港湖、城北湖、花家湖、鸡沟湖等。
西淝河、永兴河、慈淮河等河流穿境而过,可直达长江、长江中下游。
怀福铁路纵贯境内东西,设有丰台、贵集、张集站。
京九站与阜阳站距离仅100公里,102、203、308省道交汇于
县城内有合徐高速、介甫浜高速、合怀甫高速可达。
飞罗港机场距离这里有100多公里。
凤台县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
凤台县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磷矿、紫砂泥、耐火粘土、石灰石和
白云岩等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储量较大,属两淮煤田。

中部地区已探明储量120亿吨,可采储量100亿吨。
成为安徽“火电三峡”重要基地和我国第一个深井煤矿基地。
凤台素有“不是江南凤台,但胜过江南”之称,盛产小麦,
水稻、花生、大豆、棉花和四大鱼虾蟹鳜鱼甲鱼,
农副产品品种齐全;创建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
25个示范基地、26个科技示范园区、255个专业合作社、
“糯米国家地理标志”申报成功,水稻机械化种植工作稳步推进。
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机插示范县”。
煤炭、化工、机械、船舶、铸造、食品、酿造、粮食加工
拥有20多个门类、1000多种产品的新型工业体系。
天然气项目纳入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范围,杨村煤矿开工建设。
海螺水泥粉磨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码头通廊建设加快推进。
煤矸石电厂目前已进入运行调试阶段。
凤台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古称洲来,又称下蔡,清雍正十年(1732年)置县。
南唐茂仙古洞、西汉道观青天宫与现代碑刻交相辉映
郢被誉为“淮河胜境”;峡山口两峰对峙,一江流经,
黑龙潭被誉为长怀第一峡,峭壁深渊,水光潋滟,美不胜收。
廉: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凤台,比如战国时期的少臣甘罗,以及周
历史名人戴笠等都诞生在这里;千年银杏树,战国活化石,
廉颇将军墓驰名中外,凤台县是“中国花鼓灯艺术之乡”。
灯笼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东方芭蕾”。
凤台县社会事业稳步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如火如荼实施。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深化
改革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医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建设一支
健全人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按照“搬出去、安家落户、致富”的原则,整治采煤沉陷区群
统筹协调移民安置和综合管理,促进集中统一、开发式安置
移动。
“十二五”时期是丰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
这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奋力实现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丰台将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崛起进程,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建设“两型”
以城市为重点,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目标,扩大开放和科技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大力实施产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转型发展,开放发展
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努力成为全省综合实力
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
人民富足安康,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独特,社会文明和谐。
现代化的新丰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根据。
(马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