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办好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就要善于用观念文化、行为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等点点滴滴滋养师生心灵,从而激发生命活力,提高生命质量。近年来,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紧紧围绕“德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滋养校、特色彰显校”的办学目标,通过建设激发师生活力、提高大家生命质量的校园文化,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思想素养和业务能力,构筑了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也加快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步伐。 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文明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
1. 聚焦“立德立校”
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开展师德讲座、演讲等形式,引导教师自觉恪守师德师风,增强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领导带领教职工自觉遵守《凤台小学教师规范办学行为十条禁令》,未发生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协调配合、顾全大局、团结务实,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工作执行力。学校相继涌现出以郭海霞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无私奉献的模范人物。 学校多次被评为区“依法治校示范单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十余名教师受到省、市、区的表彰。
2.把握“质量强校”立足点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抓住全市参加全国县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的契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在很短的时间内,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一级标准,为学生配备了全新的课桌椅,更换了老化的投影教学设备,所有教室都使用上了电子白板。加强学校少年宫建设,新建音乐室、合唱室、美术教室、心理咨询中心、书画室等,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展了新的平台。
加强教学管理。学校领导以身作则,深入一线带班、协助班主任工作;组织召开“家校携手,为孩子幸福未来奠定基础”主题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家长交流科学教育孩子的经验做法,使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近年来,丰台小学在全区开展的六年级教学质量评估中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一直名列前茅。

重视艺术教育。在晋城市中小学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笋尖》《我要飞》《传承》等舞蹈均获一等奖,并多次应邀参加晋城市少儿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学校“花儿”合唱团表演的《太阳出来了》《蓝色的夜蓝色的梦》《当我想起你的时候》获市一等奖。学校舞蹈、合唱节目多次被推荐参加山西省中小学艺术节,合唱《蓝色的夜蓝色的梦》在山西省中小学艺术节现场展演中获一等奖。 丰台小学每年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局、市团市委、市教育局组织的“童心向党、歌唱中国梦”主题教育“晋城市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报山西省文明办、中央文明办展演。
3. 聚焦“学校文化建设”重点
近年来,丰台小学十分注重培育优质的校园文化,使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师生养成自觉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影响着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
——建设文化艺术长廊。学校利用校园北侧原有的100米长围墙,建设了100米长的“校园文化艺术长廊”,不仅为弘扬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为各班级提供了展示的窗口,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长廊建成后,家长在接送孩子时总会关注孩子所在班级的活动情况,看看长廊里有没有孩子的才艺展示。
——开展班级文化评比。各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布置、征集、编辑稿件,展示班级寄语、手工、名言佳作、优秀作文等。学校还继续开展班级每月一次、教师每月一次的“品德讲座”。学生每周可在计算机室、美术室等活动室开展实践活动。学校不仅开放阅览室供幼儿使用,还在各班设立图书角,供学生自由阅读。

——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学校尝试制作并使用《家校沟通成长记录手册》,其中包含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帮助同学、尊重家长等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等内容,让家长与老师经常沟通,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进步,让家长参与教育实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融合,形成更好的教育合力。
4.把握“特色办学”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学校文化。学校兴建的“校园文化艺术长廊”吸引了无数家长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2014年6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闵振寰一行莅临丰台小学,调研学校文化建设情况,高度评价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二是加强家校合作。为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更好地对接,学校尝试开展“故事妈妈·阳光爸爸”志愿者小组活动,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作为“故事妈妈·阳光爸爸”讲座时间,每个班级每周提名一至两名家长参加。这项活动吸引了不少家长参与,孩子们每周都期盼着这个家长示范课,家长们也乐于参与,让孩子们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微信公众号、教师博客圈、“优看人人通”空间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化校园。学校微信公众号和人人通平台设有学校首页、校园新闻、学生风采、家校互动、教育资源、星火炬等栏目。学校领导和十余名骨干教师担任管理员,各栏目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及时更新内容。实现了教学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资源在校园内的共享,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我们将带领全校教师继续用虔诚耕耘教育沃土,用爱心播撒心灵阳光,让孩子们真正享受童年的纯真与快乐,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所蕴含的尊严与幸福,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师生幸福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