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广角》报道,青岛平度“3·21”火灾事件今天进入第五天。本月21日凌晨2点左右,山东省平度市凤台街道杜家疃村一处农田里一顶帐篷起火,造成当地4名农民1人死亡,3人不同程度受伤。公安机关初步调查,疑似纵火。据了解,目前该案由山东省公安厅、青岛市公安局负责侦办,相关侦查工作正在全力展开。
不少村民认为,此次火灾与当地征地有关,就在昨日,当地街道办事处对村民质疑征地申请材料造假一事作出了回应,并表示将展开调查。
3月22日,平度警方发布消息称,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发现该案存在故意纵火嫌疑。平度公安局副政委石德新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案件正在全力侦办中:
石德新:现在我们正在配合省公安厅、青岛市公安局全力侦破此案,不惜一切代价,用尽一切办法、一切手段,把这起纵火案侦破。
采访中,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平度市凤台街道杜家疃村,直到去年10月,开发商立起施工围栏,准备施工时,他们才知道这120多亩土地已经出让。但村民们都认为,这块土地其实是基本农田:
村民:以前是基本农田保护区,但是牌子被偷了,06年改成政府筹备用地,但是没有办手续,我们去查过了。
基本农田是指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永久保护的农田,改变其性质需经国务院批准。平度市国土资源局征地科科长袁彦斌明确否认了村民的说法。他表示,被征收的120多亩土地,在征收前都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般农田:

袁延斌:国家转用建设用地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个规划是由平度市政府制定,经青岛市、山东省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实施。
袁彦斌称,杜家疃村所有农田中,没有基本农田,当地国土部门对村民提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并不知情:
袁彦斌:杜家疃村没有基本农田,除了基本农田保护区,我们没有立其他任何标志。
事件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在2006年、2007年改变征收土地性质时,是否存在申请材料造假的情况。2002年至2007年在杜家疃村担任办事员的村民李荣茂昨天再次向媒体举报,称2006年该村改变征收土地性质时,曾伪造村民签名、按指纹,申请材料造假。
李荣茂:这个我是亲眼看到的,我当时在那儿开会,征地合同是空白的,村民意见调查表是空白的,其他一些要上报的材料也是空白的。管理所站长把会计派到那儿去,一个人负责一个村的填表。站长说:“不要用一个笔迹,容易被发现,要改笔迹,签字按手印,用这些手指,同时盖上墨汁,按成圆圈,不被发现。这都是管理所亲自批示的。所以我说他是伪造,因为我们村民从来没有签字按手印。”
当地丰台街道办事处昨日对此说法作出回应,该办事处副主任曹英杰称,当时村委会、村党支部要求提交的相关材料均按规定提交,他们将对村民的疑虑进行核实和调查:

曹英杰:我们当时的流程是这样的,街道按照国土部门的要求,指导村委会按要求开相关会议,然后把需要的各项材料报上去。因为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有没有假签名、假指纹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记者:下一步核查工作如何进行?如何核查?
曹英杰:这个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调查核实才能给你答复。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俊表示平度市凤台街道杜家疃村,只有明确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才能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此次事件涉及的征地补偿标准等其他问题。目前,辨别材料真伪还不是太难:
唐骏:我觉得这个事情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难办,应该很容易查,文件都在,你说签了,他说没签,拿出来一查就行,技术上应该很容易,不是什么难事。
据本报记者了解,青岛市将派出工作组赴平度就“3·21”纵火事件及群众反映的相关土地问题展开调查,山东省纪委等相关部门也将介入调查。(记者刘华东、王伟、王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