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合肥东部发展成绩斐然。合肥瑶海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环境提升”三大行动,首次跻身“赛迪百强区”行列,位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59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84位,被评为国家级“家校社区共育”实践区,成为省质量强区、省级健康区……
其中,三大行动之一的城市更新合肥凤台路,为瑶海精彩蜕变提供了动力和新空间合肥凤台路,也为新的一年瑶海精彩蜕变带来了新动能、新机遇。
城市更新为行业新未来奠定基础
2024年1月1日,中国(合肥)原创服装设计基地正式开园。这是瑶海区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的重要代表。近年来,瑶海区采取保护传承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的更新方式,长江180艺术街、二号门·幸福街、车桥新界、十步里、中国(合肥)原创服装设计基地“五朵金花”逐渐绽放,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中国互联网谷。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更新带来的新产业空间,创造更美好的产业未来。在曾经“从0到1”的瑶海产业空间——中国互联网谷,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5.2%,增速全市最快,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省前三,科技创新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从1到100”的加速,凸显了瑶海产业的后发优势。

合肥东部新区,去年收回土地1676亩,累计释放土地2935亩,新的一年,瑶海新兴产业发展将有更大空间、更大潜力。
城市更新改善民生
“这里的办学条件不仅让孩子们受益,能在这里工作也是一种福气。”板桥里幼儿园园长王燕对宫大塘的变化感触颇深。宫大塘片区曾是合肥市二环内最大的综合城中村。如今,丰台路、白龙路、青龙路已建成通车,少儿艺术学校双龙分校、板桥里幼儿园、嘉善路幼儿园已正式招生,安置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幸福生活即将到来。
隆兴家园安置点。图片由瑶海区委宣传部提供
一年来,瑶海区征迁面积再次突破百万,拆迁面积由主城区的近一半降至四分之一,建成13个复建点、总面积223万平方米,安置面积157万平方米,5.15万人搬进新居。
2023年,特大城市将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作为老城区,肩负“重任”的瑶海,已为辖区内剩余41个城中村安排了三年规划,新一年,12个老旧小区改造、51个搬迁项目被列入重大建设计划。
城市更新,提高发展质量
东部路网建设中,上班族最有发言权,如今,郎溪路高架、玉溪路高架、北二环高架组成的快速路网,缩短了上班族的通勤时间,降低了上班成本。
在瑶海,“一环两横两纵”快速路网和“五横八纵”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全市最密集的地铁分布换乘设置、15分钟交通圈全面构建,城市更新中的路网更新让瑶海成为东部交通枢纽。
郎溪路高架夜景。图片由瑶海区委宣传部提供
曾经的工业重镇合肥瑶海,迈出城市更新关键一步,进入城市更新新境界:盘活城市空间、构建产业生态、再生人文记忆、推进发展活力。新的一年,瑶海区将追求速度与品质,以品质提升气质。以城市更新为依托的城市转型,让城市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旧城改造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陈洁 关堂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