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视点报道(记者王胜智),记者近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煤矿塌陷区采访时发现,部分煤炭企业违反土地政策,未依法提前对塌陷区居民进行搬迁安置,未依法征用2万多亩塌陷耕地,导致凤台县大量失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汛期到来,塌陷区数万群众身处危房,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
良田塌陷千疮百孔,农业生产被毁
5月中旬,正是水稻插秧季节,但凤台县张集镇大公村村民却忧心忡忡。“我们村因为张集煤矿采煤,稻田大部分都塌陷了,少数还能耕种的稻田也被塌陷破坏,水渠堵塞,电灌站报废,稻田灌溉不了,根本没法插秧。”50多岁的村民李世昌焦急地告诉记者,“如果错过了插秧季节,今年就没收成啦!”
据大公村村民介绍,从2004年起,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张集煤矿就对该村的土地和公共设施进行测量,并表示要征用。该矿不搬迁村民就采煤,村里大部分耕地塌陷、淹没在水中。塌陷成湖的土地,煤矿不征用,村民拿不到征地补偿,每年只给每亩青苗1200元的补偿费。
由于地面沉降,村民的房屋有的倒塌,有的墙体断裂、错位。煤矿曾承诺帮助搬迁,但始终没有兑现。记者在大贡村村民高昆家看到,他家的三间砖房墙体处处开裂,要用木棍支撑才不会倒塌。厨房的墙体倾斜,随时可能倒塌。
“因为地面下沉安徽凤台张集镇,一下雨整个房子就被水淹了,房子都快要塌了,煤矿还没给我们找地方安置,他们整天都在地里挖煤,房子说不定哪天就被挖塌了。现在汛期到了安徽凤台张集镇,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塌,我们整天提心吊胆的。”高坤说。
一些房屋损毁严重,村民只能寄托亲朋好友,或租房居住。村民高家武告诉记者:“我家的房子快要倒塌了,只好到张集镇租房居住,每月租金300元。现在我们的耕地都成了一堆水坑,什么都种不出来,矿方给的每亩1200元的补偿款,根本不够我们的生活。”
农民利益受侵害、生命受到威胁
记者驱车穿过张集镇乡村,看到大片农田被水淹没,用煤矸石铺成的道路坑坑洼洼,沿途的电线杆都沉入水中,只露出半截。有的村庄已经被水淹没,有的村庄被水包围,很多村民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张集镇镇长张宏胜告诉记者,全镇11个行政村均出现采煤塌陷,7000多户村民房屋出现危房。部分村民租房、搭建临时住房、投靠亲友,但仍有6256户未能搬迁到位。汛期到来,一遇大雨,房屋难免被淹,甚至倒塌,村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张集镇4所小学原有900余名学生,因校舍下沉,不得不搭建板房作为教室,但板房冬天冷、夏天热,严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导致学生流失,目前仅剩400余名学生。
记者到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张集矿采访,被保安挡在外面,保安当着记者的面打电话联系矿办主任,矿办主任以“领导不在家”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非法企业无人管,农民疾苦难以解决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法规处负责人介绍,200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煤矿开采沉陷地复垦搬迁的意见》规定,因采煤造成集体土地沉陷的,煤炭企业应当提前半年将可能产生地面沉陷的情况告知县(区)人民政府,并会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现状进行现场踏勘,统计地上附着物。待煤矿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平息后,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煤炭企业确定沉陷地复垦面积和征用面积,沉陷深度1.5米以上的应当征用。沉陷区村庄搬迁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在地面沉陷前完成,并给予补偿。
凤台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彦春介绍,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张集矿、国投煤投新集煤矿未执行相关规定,违法开采造成张集、新集、顾桥、贵集、刘集等5个乡镇大面积地面塌陷,需搬迁群众3.8万余人,截至目前,仍有3万余人尚未搬迁完毕。
刘彦春说,随着张集北矿、顾桥北矿、丁集矿等矿业企业的建成投产,塌陷面积逐年扩大,预计到2010年,全县塌陷面积将超过3万亩,加上建设用地将超过7万亩,5万农民将失去土地。
凤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红丽说,针对煤炭企业非法开采,侵害塌陷区群众利益等问题,人大代表已多次向淮南市、安徽省人大提交议案,但至今未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