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黄金法则:愉悦工作,强大自己,实现价值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8-08 浏览:
这几年,我琢磨出让自己上班变舒服的5条黄金法则,与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条黄金法则:打工是花老板的钱,练自己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懂得适当地拒绝别人,是职场乃至生活中的必备技能。第五条黄金法则:思维要变:把“我不会”变成“我要学”。

工作就是塑造自己。

上周有同事问我:别人上班都感觉像要进坟墓一样,你为什么却精神抖擞?

我开玩笑说:开开心心地赚钱总比愁眉苦脸要好。

职场上有许多你不喜欢的坏事和人。带着怨恨和仇恨工作只会对你有害无益。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总结出了5条让自己在工作中感到舒适的黄金法则,我想与你们分享。

01

第一条黄金法则:工作就是花老板的钱来磨练自己的能力。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表示:自己曾在方正、雅虎工作过,但其实并不怎么管用,只是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了学费。

想到自己为了老板、为了公司这么辛苦地工作,心里自然就感到痛苦和难过。

如果你能转变心态,老板给你交学费,你自己练技能,这样你就会越来越强。

王来春21岁的时候就来到富士康工作。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需要加班,很多女工叫苦不迭,但王来春从不抱怨,总是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她在各个岗位上轮岗,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对于工厂培训来说,内容一般都是管理员工,提高工作质量等,大多数人会觉得很枯燥、很厌烦。

其中蕴含的管理逻辑却让王来春着迷。

工作十余年后,她曾三次升职。

随后,王来春从富士康辞职,创办了立讯精密,并登上了中国富豪榜。

在职场上,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道理:你学到的东西首先是属于你自己的,其次才是属于公司的。

看不清这个道理的人,整天抱怨,稍有事就骂领导,怪单位。

看清事物的人会利用公司的所有资源来增强自己。

他们知道工作不只是为了赚取薪水,更是为了自我增值。

事实上,后者往往更为重要。

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在单位可以研究公司的管理架构,向同事学习专业知识……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

我们为什么不能拿老板的钱,剥削公司的资源呢?

02

第二条黄金法则:拒绝接受业务时要有礼貌。任何胆敢让你难堪的同事都不是好同事。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分析,列出了一个人失败的九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害怕被拒绝”。

职场上好人太多了,别人有难时职场黄金法则,他们伸出援手;别人有求必应,他们总是不离不弃。

他们皮薄心软,生活又苦又累。

我工作这么多年,在哪个单位都遇到过这样的“好人”同事。

有个女孩是文案写手,她和朋友约好周末出去看电影、吃饭。

但有同事一直要求她帮忙修改绩效报告,她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在周末在家熬夜加班修改报告。

最后,一方面我的朋友因为我失约而心情不好,另一方面那位同事也抱怨我做的更改有些问题。

还有PPT高手,制作出来的PPT让人赏心悦目。

很多人都盯上了他,有的厚颜无耻地找他做策划案,说全公司就他一个人能做好;还有的打感情牌,向他求助。

一边要处理自己的工作,一边还要帮助别人完成他们布置的PPT,最后累得精疲力尽。

你让他们说不。

他们会说:对同事残忍是件很难的事。

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那些为了修改你的绩效报告、为了给你做PPT而刁难你的同事,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感受。

职场上最累的人,就是那些不懂得说“不”的人。

不想为难别人,最后只会为难自己。

在综艺节目《撩人心弦的报价》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拒单”。

简单来说,懂得恰当地拒绝别人,是职场乃至生活中的一项必备技能。

帮忙是恩惠,不帮忙是义务。不要责怪自己漠不关心。要责怪同事不体谅。

03

第三条黄金法则:永远要脸皮厚、意志坚强,因为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我曾经读过一个关于美国著名企业家查尔斯汉纳尔的故事。

他高薪聘请了哈佛大学的高材生索菲亚,她能力很强,很受他的器重。

在一次重要活动中,索菲亚曾紧急起草了一份演讲稿。

让她吃惊的是,哈奈尔随后的演讲与她所写的截然不同。

正当她疑惑不解时,刚刚结束演讲的哈尼尔将稿子扔到了她面前,严肃的说道:“下次请写得工整一些。”

索菲亚的脸瞬间就红了,心里很委屈,毕竟这是一篇紧急演讲稿,短时间内写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她一怒之下,连招呼都没打,转身就走开了。

第二天早上,她收到了公司的通知:你被解雇了。

如果你是索菲亚,你会怎么做?

我一定会先向我的领导道歉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职场很冷漠,没有人能给你提供感情价值,再多的委屈,也只能自己承受。

我在报社工作的时候,经常受到上级的责骂。

我满怀热情地写了一篇很好的新闻稿,但他却挑出几个错别字并责骂我。

我以为自己想到了一个很新颖的办法,但他却嘲笑我说这是胡说八道。

你做错了事,就会被骂;你没做错事,也会被骂;有时甚至不是你的错,也会被骂。

这是大人的事,如果你开始在意,就会发现每件事里都藏着委屈。

如果一直陷入负能量的泥潭,只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真正强大的人从来不会关注自己遭受了多少不公,而只关心自己创造了多少价值。

04

第四条黄金法则:保持核心稳定,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最近重看了日剧《奇妙的世界》,其中有一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银行上班的男主角,有一天发现,只要别人对他有任何评价,他的身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标签。

部门会议上,他刚刚否决了同事的意见,下一秒,一张“冷血败类”的标签就贴到了他的身上。

其他人也有负面标签:“自恋者”“自以为是”……

因为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他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

为了获得下属的好感,他什么事都亲自动手,甚至包庇、保护员工免受假账的侵害;

由于担心同事认为他冷血,他批准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融资。

但结果如何?

男主角最终被银行高层判定为管理不善,并被解雇。

他身上的所有标签都变成了“不称职的同事”、“容易上当的傻瓜”、“一事无成的人”……

职场黄金法则_职场里的法则_职场黄金法则四条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是这样的:

你待人热情,几句话就能让上司高兴。但有些同事却说你闲话职场黄金法则,说你不务实,只会阿谀奉承。从此以后,你变得胆小怕事,不敢说话。

你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把项目搞砸了,同事们也对你冷言冷语,嘲笑你靠运气走到这个职位,你不敢再担当重任。

无论你到哪个单位,身边都难免会有一群爱八卦的人,他们觉得取笑同事很有趣,八卦是一种消遣。

你越关注别人的言辞,​​你用于提升自己能力的精力就越少。

《权力的游戏》里有一句话:狮子永远不会关心绵羊的想法。

与其被一群坏人逼疯,不如好好的瞧不起他们,看不起他们,这才是强者的心态。

05

第五条黄金法则:改变你的心态:将“我不能”改为“我想学”。

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的领导现在给你一个任务,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你一个个抱怨、叹息,说,为什么又给我这个烫手山芋。

我还是充满干劲去漂亮地完成它。

这两种思维模式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受害者思维”和“控制者思维”。

前者遇到困难就退缩,只会抱怨;后者面对挑战,会拼死一搏。

A公司的创意总监@王强 畅谈自己的成长经历。

毕业后,他加入了一家影视公司,主营业务是为政府机构制作宣传片。

影片的风格稳定,且有一定的模式。

他和其他几名新员工很快就熟悉了这项工作。

有一天,公司接到一个订单,帮一家公司设计一部创意片。

这让几位文案撰稿人感到困惑。

因为通常的三管齐下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所以这种类型的电影需要创意和新颖性,这两项要求非常高。

多数员工抱怨,指责业务部门随意承接业务。

王强心里只想着怎么写出一个好的剧本,他做了两件事:

1.他找到了该公司过去的电影并研究他们喜欢什么风格。

第二,他在网上搜索各种创意影片,逐帧观看,既借鉴其中的创意,又从中学习。

他用了五天时间写出了三版创意方案,让老板和客户都满意。

半年后,他直接晋升为组长。

后来他在一次员工培训上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怎样才能和别人拉开差距呢?遇到问题,别人想的是退,你想的是进,自然就能把别人甩在后面。”

遇见山,不要哭山有多高;遇见河,不要抱怨水有多深。只要在山间开辟一条路,在水上架起一座桥。

把“我做不到”变成“我会尽力”,把“我不会做”变成“我能学会”。当一个人能克服困难,承担起大事时,他就成长了。

《跳跃》作者古典哲学家提出了职场“三叶草”模型。

也就是说,每个人除了沿着职级、薪资的框架往上爬之外,还可以不断驱动自身的成长,把工作当成一件有激励作用的事情。

为什么要做这个模型?

因为他也观察到,“太多人,年纪轻轻,就没有活力,白天打卡上班,随便干活;晚上熬夜看视频。”

正如许倬云先生所言:工作就是雕刻自己。

少花点精力在坏事、坏人身上,多关注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你就不会那么讨厌自己的工作了。

点赞并和朋友们分享。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