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险 第 17 集
1.你无法打败的敌人就是你的朋友。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曾说过:“不能打败的敌人就是朋友。”二战期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和国家安全,在外交政策上都采取了一些绥靖措施。
职场上也是如此,能力比我们强的人大有人在,这种敌对关系势必会产生矛盾冲突,与其打架斗殴,不如“化敌为友”,转移敌人的斗争目标,也是规避他们锋芒的好办法。
朋友之间的这种博弈关系,其实是一种暂时的“合作”关系,如果某种层面上存在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那么就有友谊的可能。
职场上人人都想升职,你和你的敌人可能有共同的敌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天下。
树敌太多,就会陷入困境。针锋相对只会两败俱伤。
《潜伏》第17集,余则成成功逮捕季伟民,晋升为中校。队长李亚与局长陆乔山发生矛盾,但李亚在袁培林案件中技不如人,退出与陆乔山争夺副站长一职,陆乔山成为最有可能的人选。站长到总部开会,陆乔山担任代理站长处理事务。
但李亚并不想让陆巧珊因此而得到好处潜伏中的职场智慧,余则成看中此时正是利用李亚除掉陆巧珊的最佳时机,李亚想和余则成做“朋友”以除掉陆巧珊,而余则成也想和李亚“化敌为友”,达成“战略同盟”。
天津站内耗加剧。
在职场上,要学会互相欣赏、互相称赞,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不要记仇,及时化解矛盾,避免产生误会、互相猜疑,被人利用,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确立共同目标。

颇为讽刺的是,被余则成算计的陆乔山,在临走前,还对余则成说:我们是朋友。
《伪装者》是一部职场策略剧,余则成巧妙利用几个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消灭了竞争对手,还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朋友”。
阴险 第 22 集
2.一个人的信任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职场中潜意识的小细节,可能会毁掉同事和领导的信任,比如你向同事借钱潜伏中的职场智慧,然后忘了,同事就会认为你不值得信任。
工作中很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小细节,比如贪图蝇头小利、图小利,都会很快给同事、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你和老板闹矛盾,这对你未来的前途影响最大。你可能在工作中不再得到支持和信任,很难升职。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也许你的老板在业务上不如你有能力,但他能担任这个职位至少说明他们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
《卧底》第22集,余则成在贪污腐败方面帮了吴站长不少忙,吴站长的妻子想让余则成帮忙转移财产,吴站长终于说出了对余则成的真实态度,那就是不是完全信任他,而且信任是有限的。
团队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同事和领导。信任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有威胁。让一个人值得信任的唯一方法就是信任他人;让一个人不值得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信任他们。

3、正确认识自己在职场中的影响力,这不仅仅意味着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几乎所有职场人士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能力差、业绩差的同事总能得到重用和提拔?而像我这样忠诚勤奋的人却总是被忽视。当公司一起采取行动时,我总是被忽视。我很难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表达了意见,也总是被忽视。
其实这就是职场影响力,也叫职场权力,它体现了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受重视程度。
在现代职场中,也许你的同事在业务上不如你有能力,但他能够得到晋升,至少说明他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比如管理能力。
看一个人在职场上有多大的影响力,主要看他拥有多少可用的资源,是否受到领导的重视,以及他的职位距离公司权力中心有多远。
在《隐者》第22集中,李亚吐露内心的苦涩,他是一个下班不回家、不顾妻儿、不贪财不贪色、任劳任怨的骨干。连吴站长都说李亚其实是个很勤奋很能干的人。但吴站长为什么不能重用他,提拔他做副站长,却选择了陆乔山呢?
这主要是因为陆乔山手里有郑洁民主任的资源,而郑洁民主任又是军管会权力中心最接近的人,用余则成的话来说,这就是任人唯亲。
像李亚这样的职场配角,在工作中容易失去目标感和成就感,逐渐失去职场竞争力,在面临裁员潮时,往往最先被牺牲的就是他们。职场元老是领导赏识、同事尊重、团队焦点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受到很多人的追随,响应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