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映的喜剧电影《年会停不下来!》一炮走红!该片凭借对职场生态的犀利讽刺,成为2024年的第一匹黑马电影,目前豆瓣8.2分的高分,票房也强势回归线下,且截止1月17日,已经突破8亿元。
不少观众感叹,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真正搞笑的国产喜剧,之所以搞笑中国职场 电影,是因为电影里的一切似乎都似曾相识,然而《年会不能停!》在表达了无数打工者心声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深思,除了笑料之外。
高密度“行话”精准击中工作者痛点
《年会停不下来!》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正在“裁员”的大型集团,集团标准件厂采购科长庄正志花30万元贿赂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希望将自己调到总部。阴差阳错,厂里高级钳工胡建林(大鹏饰)填写了参加集团年会的报名表,却在醉酒后被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误认为是“调职”人选。胡建林被“提拔”到总部,开始了一段荒诞却又现实的职场旅程。
在群里,胡建林与环境格格不入,各种笑话层出不穷,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职场“行话”的高密度,如“打通底层逻辑”“组合拳”“对齐粒度”“形成闭环”等说辞,听起来既亲切又制造了不少笑料。再如“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关键问题”,将“广进计划”中的“裁员”美化为“裁员”等意义不明确的“无稽之谈”,“广进,财源广进”等谐音双关语,同样让人捧腹大笑,也让人心酸不已。
电影《年会停不下来!》剧照。图片由摄制组供图
此外,在喜剧的掩护下,还暗藏着各种职场怪象:买卖官职、利益输送、权力斗争、内斗排挤、经验不足、头脑混乱的领导、遭受歧视的外包大厂、习惯于妥协的基层员工……整部将近120分钟的电影,精准的表达触动了“劳动人民”的心灵,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掌声无数。

面对职场的种种,用幽默的方式表达痛苦
众所周知,职场喜剧在电影市场上并不多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拍起来比较难。每个人对工作都有切身的体验,但如果以悬置的方式拍,很难让人产生共鸣,要想搞笑就更难了。
因此,近年来,不少职场电影纷纷转向“爱情”与“励志”题材,《升职记》是前者的代表,《中国合伙人》则是后者的典型。影片没有深入探讨具体的职业或职场场景,而是以爱情线为中心,被指是“披着职场剧外衣的爱情故事”,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比之下,《年会停不下来!》是一部勇敢而直白的电影,展现了公司里神秘的高层、明争暗斗的中层、工作底层和最惨的外包。“工人”和“工厂”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元素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大鹏饰演的胡建林从“工人”到“打工者”的角色转变,揭示了职场生态的巨大变化。
电影《年会停不下来!》剧照。图片由摄制组供图
更为可贵的是,《年会停不下来!》的讽刺并非针对任何一个人或群体,而是反思压迫性的权力结构,向往平等、相互尊重的健康职场文化,导演董润年坦言,“戳中打工者的情感痛点”是拍摄《年会停不下来!》的目的之一!
“我觉得喜剧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越是害怕的东西,越适合用喜剧来呈现。用喜剧把痛苦驱散之后,再看它的时候,心里的痛苦就消失了,恐惧也没有那么强烈了。”董润年希望观众能从这部电影中得到一些温暖和力量。
荒诞之余,更引发人们的深思:“劳动人民”该如何对待自己?

正如导演所料,《年会停不下来!》确实表达了许多打工者的辛酸。凭借对职场生态的尖锐讽刺,影片的票房一路逆袭,成为2024年的第一匹黑马。同时,影片通过这部荒诞喜剧,也在爆笑之外引发深刻思考——在职场文化中,打工者该如何自处?
比如影片在全国路演时,就有不少年轻观众表示,影片给他们上了一堂职场课,未来工作中可能会用到,董润年对于这样的反馈有些意外中国职场 电影,并反复提醒观众,千万不要把电影当成职场教科书。
电影《年会停不下来!》海报。图片由摄制组提供
“电影这样拍,是为了喜剧效果,其实我们想表达的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观念:当你用心去努力,真诚去面对自己的内心,你就有机会把事情做好,做好,你的作品才有机会被看到。”
正如《年会停不下来!》片尾的年会,在《我的未来不是梦》和《工人们的歌》串烧之后,最终走向正义战胜黑暗、努力得到回报的结局,呼应了90年代工厂年会的初衷。
这也展现了一个健康的职场生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职场就会越来越好。正如董润年所说,“生活可以越来越好,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这个价值观值得我们所有人重建信心。”
上图为电影《年会停不下来!》剧照。图片由摄制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