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微谈 第58期
作者 | 张德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今天想讲的是《一出好戏》。故事简单来说就是:
公司全体员工出海进行团建,途中马进(黄渤饰)收到彩票中头奖的消息,六千万。就在马进欣喜若狂,认为自己的转机之日终于到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巨浪将一切都打碎了。当他们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座荒岛上,与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
以封闭的岛屿为背景,失去了规则、阶级、财富的她们,展现出一幅展现人性各个方面的浮世绘。
一场海难,岛外的资源全部被毁灭,公司里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被全部毁灭——丛林法则开始发挥作用。
从流落荒岛到最终回归外界,资源与社会关系经历了四次重大转变;同时,电影中的人物也有五次选择角色的机会。
这五种选择角色的机会,其实也是选择人生角色的五种方式:
从新人到老手,每个人都会在不同阶段遇到角色选择问题,因为在一个封闭空间(职场)里,资源或关系的重构。处理得好,升职加薪;处理不好,好的话郁闷失落,坏的话可能就直接离开公司了。
接下来刀叔将以电影中人物的五种角色选择为主线,和大家一起思考在资源、关系重构的时候,不同的角色选择方案,以及对应的角色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首次角色选择
①.策划者:观察形势,利用杠杆点,撬动已有的资源与关系,并推动其重建,从而寻找实现目标的机会的人。
典型人物有《权力的游戏》中的小指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琅琊榜》中的梅长苏等。
② 对象:平时按惯性生活、工作的人,一旦遇到重大变化,则通过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去适应新的环境。
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出好戏》里的人物。
马进和同伴们乘船旅行,巨浪袭来,原有的资源分配和关系模式被打破,流落荒岛后,岛上资源无差别开放给所有人,世界由此诞生。
这是资源和社会关系的第一次重大变化,而导致局势变化的杠杆点A就是这个巨大的波浪。
职场启示1: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像你我这样的凡人可能没有机会成为规划师。在大多数情况下,确保自己成为一名积极的参与者是迈向成功的一大步。
大家别笑马进妄想划着舢板回岸,至少他证明了这个办法不可行——而这也是不久的将来珊珊向他求婚的起点。
所谓“积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永远记住,你无法消除不确定性,但你可以选择与它共存。
毕竟谁也不知道升职加薪和公司破产哪个会先来,积极稳定的业绩表现将帮助你最大程度地提高生存的机会。
第二次角色选择
① 技能型重构者:通过自身知识或技能获得对资源的控制和使用能力,随着资源的积累和追随者的增多,对资源和社会关系的控制能力也随之增强。
典型人物,影片中的小王。
②资源型重构者:在技能体系之外,寻找增量资源和生产资料作为基础,重构既有生产关系。
典型人物,影片中的张先生。
在荒岛求生的过程中,小王凭借着自己在生存方面的技能,很快确立了自己在这个新团体中的领袖地位。而张先生在岛上找到了一艘资源丰富、生产工具(渔网)丰富的船,在占领了这艘旧船之后,最终带领一半人员离开了小王的组织。
这是资源与社会关系的第二次重大变化,而促成这一局面变化的杠杆点B,就是张先生找到的那艘旧船。
职场启示2:如何成功突围混乱局面?
当一家新公司开拓一个新市场,一家成熟公司拓展一项新业务,或者有人空降一家公司担任高管或领导一个部门时——在老板确定组织架构和资源到位之前,总会有一个没有领导者和规则的过渡期。
这种情况的坏处是方向不明确,好处是机会多,这时候往往需要你扮演“技能型重构者”与“资源型重构者”的双重角色。
所谓双重角色包括:
第三次角色选择
①.价值体系(贸易和货币体系)的建设者: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往往也是资源和关系的重建者。
价值体系建构者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群体建立一套价值判断标准和合作方式,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典型人物,影片中的张先生。
②.价值体系(交易体系)参与者:寻找拥有强大资源与关系重构能力的领袖,尽早加入其中,参与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利益分配。

典型的人物,包括影片中陆续加入张先生团队的那些人。
③.价值体系(贸易体系)反对者:未能及时认识到资源配置和协调方式的变化,仍固守旧的方式,同时对强大的新体系抱有敌意,一旦有机会就会与之对抗、摧毁。
典型人物,影片中的小王和他的追随者。
价值体系构建者的例子几乎随处可见:
比尔盖茨重新定义了计算机,导致IBM彻底失去了个人电脑市场;
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并通过“无键盘+互联网设计+全球供应链和生产一体化”击败了巨头诺基亚。
空降进来的高管通过建立新的工作体系和KPI体系,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让公司扭亏为盈,朝着期望的方向前进。
在建立新的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参与者加入的时间、投入的资源多少,也会对后续的收益和产出产生巨大的影响。
典型的例子是,谷歌推出Android系统后,通过“开源+底层Linux系统+开放手机联盟(OHA)”的方式,为众多手机厂商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协作和生产方式,积极跟进的三星、华为、小米等均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错过时间窗口的锤子手机,无论怎么投入、怎么冲击,最终都会被排除在主流机型之外。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HTC在2008年9月生产了全球第一款安卓手机HTC G1,但最终在参与者加入的2017年9月,将核心手机业务低价出售给了谷歌。我们早就可以获胜了。
作为反对者,有人主观上保守,有人拒绝改变,有人客观上跟不上新体制建设的步伐;但结果不会有太大差别——都将被新体制压垮。
职场启示录3:如何预防职场剧变?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户和投资者都极度没有耐心的时代。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如果你的产品不受用户喜欢,公司就会破产;
你所从事的业务线不受老板待见,你所在部门可能会被裁撤;
如果你被公司抛弃了,第二天你可能就得收拾行李走人,同事们也得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
理性的职业选择,就是将自己确立为“价值体系参与者”,并寻找机会成为“价值体系建设者”。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
第四次角色选择
①.现有价值体系(贸易、价格体系)的管理者:价值体系建立之后,应建立奖惩制度,通过各种手段维持体系的平稳运行,不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典型人物,影片中的张先生。
②现有价值体系(贸易与价格体系)的参与者:通过加入价值体系获得利益后,开始定居,成为既得利益者,并相信这个体系会永远存在下去。
典型的人物,包括影片中陆续加入张先生团队的那些人。
③现有价值体系(贸易与价格体系)的重建者:通过主观努力或者客观运气等方式获取大量资源,然后以此为基础加入现有价值体系,攀升至体系顶端,进而重建现有价值体系的结构。
典型人物有片中的马进、小星等。
影片中,马进与小星获取了大量从天而降的海鱼,一方面招募小王的对手队伍,另一方面通过交易打入张氏集团。
在这个过程中,马进有意识地利用可再生的海洋鱼类资源,不断换取岛上的手机等不可再生资源,最终打败了当初价值体系的制定者张先生。
为了把表演发挥到极致,小星甚至只用一部手机,上传了张先生女儿唱歌的视频,就换取了张先生的认输和一栋43层高的建筑。
而在这个过程中,马进通过收集手机等不可再生资源物品,实际上打败了扑克牌作为一般等价物,重新定义了荒岛上人们贸易的价格体系。
同时,他通过聚光灯演讲,树立起他本人并不相信的“逃离荒岛”梦想,确立了其精神领袖的地位。
这一部分,发生了第三、第四次资源与社会关系的大变化,导致了杠杆点C处的局势变化,无数海鱼神奇地从天而降,马进和小星“一夜暴富”;
进一步引发局势变化的杠杆点D,是马进的讲话成为焦点,以及小星发电技术革命的出现。
职场启示四:如何打破发展僵局、死锁?
如果给公司业务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分别画一条曲线的话,我相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平台期。
有时候两条曲线的平台期会重叠,这是今年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伙人都遇到的问题;
有时公司业务在往上走,你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这往往是因为你自身的认知或技能上的短板暴露出来(不要说因为换了新老板,一切都不顺利,这不是你的错,问题在于,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必须能与任何类型的老板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最推荐的角色选择方式是成为“现有价值体系的参与者”。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第五角色选择
①.存量消费者:安于现有的资源、关系体系,害怕改变,排斥体系外的世界。典型人物一,影片中的张先生。
当新世界出现时,他们选择封闭真相,修复旧制度,典型人物有马进(变身前)、小星。

②、渐进式开拓者:当面临两难选择时,能够突破既有资源、关系体系的桎梏,投身于渐进式新资源体系中。
典型人物,影片中的马进(杉杉求婚后改变的马进)。
影片中,荒岛是每个人的现有世界,驶过的游轮代表着外部的增量世界。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资源是有限的,生活中各种可能性的组合也是有限的。
每个人的最终结局要么是资源耗尽而死,要么是岛上无聊和精神退化而死。
股票代表着已知和确定性——即使这种确定性意味着你只是一块被冻成冰淇淋形状的屎——毕竟确定性带来内心的平静。
外面的世界意味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极其丰富的生命可能性。
珊珊的求婚是一个偶然事件,马进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偶然。
有时候成为渐进式先驱者并不是你有意识、自愿选择的结果。更糟糕的是,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后,你的物质生活可能不会变得更好。但有一点是,你的生存和晋升机会将大大增加。
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三打白骨精的职场启示,对这种情况有非常生动的描述:
这个四维空间是你建造的吗?你说你来自大海。大海是你建造的吗?那么,这个四维空间对你或你的建造者来说,像海洋一样吗?
这只是一滩水。海水已经干涸。
为什么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聚集了这么多的宇宙飞船,或者墓地?
当海水干涸的时候,鱼儿就会聚集在水坑里;当水坑也干涸的时候,鱼儿就会消失。
所有的鱼都在这里吗?
海水干涸后的鱼儿已经不在这里了。
抱歉,这令人困惑。
海水干涸后的鱼群在海水干涸之前就来到陆地上,从一座黑暗的森林游到另一座黑暗的森林。[2]
大量传统行业公司,包括很多金融机构,都是典型的股票消费者。
依靠牌照优势和已有客户规模优势,继续沿着传统路径运营,最终不仅失去了增长的机会,也失去了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生存机会。
相反,汇添富基金、天弘基金、华泰证券、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现有市场之外,积极开拓增量个人市场,多年来各自获得了一张通往增量新世界的门票。
做“水坑里的鱼”,还是“陆地上行走的鱼”,全在于一念之间。
顺便说一句,“路怒症”患者其实也是存量消费者三打白骨精的职场启示,在行车过程中,“行车时间”和“行车舒适度”是司机们的存量目标或乐趣来源,而因为车子、车速慢、急刹车等各种原因,双方就会发生争吵、咒骂,甚至打架。
电影《荒野故事》的六个故事中,其中有一个讲的就是这个事件,最后两辆车的司机都被烧死在车内,看看你生活中的增量目标:以好心情开始一天的工作,准时参加重要的面试,安全回到家……相信我,这是选择做增量先锋的时候,你会更喜欢那个时间和地点的自己。
职场启示5:两选一的选择题,如何作答?
永远选择做“增量先锋”,寻找和开发增量(对象可以是市场、用户、人生价值等)的过程,其实就是完善自己人生格局的过程。
我们平常说的“看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深”,都只是渐进式开发的通俗说法。
一个好的“渐进式开拓者”会尽力保证自己的决策空间足够宽阔,以避免把车开进狭窄的小巷。
因为一旦开车进去,你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前进,要么后退。然后,一连串的坏多米诺骨牌就会一块一块地倒下。
记得《黑镜》里有一集:
① 一名青少年在电脑被黑客入侵后,登录某网站观看了一部“不适合儿童观看、在道德或法律上都不当”的电影,并进行自慰。
② 如果接到匿名电话,又不想自己的秘密被泄露,就去某个地方与快递员见面(如果选择无视威胁,就可以避免是否去那个地方的选择)
③ 和快递员见面后,要求你送一个蛋糕到酒店的一个房间里(如果此时选择放弃任务,可以避免是否给陌生人送蛋糕的选择)
④在酒店遇见男子后,两人被要求一起抢劫银行(此时通过权衡后果,可以避免是否实施违法行为的选择)
⑤ 完成任务后,你会被要求进入一片森林,与另一名受到威胁的人进行战斗(如果此时选择投降,则可以避免是否实施违法行为的选择)
…
从上面《黑镜》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主角最终之所以会走进死胡同,是因为在每一个选择点,他都陷入了恐惧的想法中,躲藏,逃避既有的事件,忘记了在更大的增量环境中,还有爱着他的母亲,暗恋着他的女同事,以及正在眼前缓缓展开的精彩人生。
相反,男孩不断地根据外部问题回答两个选项之间的选择题,最终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可选的处理方式有:
所以,这一节最大的启示就是:解决二元选择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永远不要遇到它。正如查理·芒格所说,“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永远不会去那里”。
至此,神秘的职场角色选择模型的全貌即将浮现。事不宜迟,下面是图片:
祝大家观影愉快。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