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今年以来,凤台县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对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狠抓选拔、移交、管理、保障“四个环节”,持续做好第八批、第九批选派干部轮岗工作,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注重因地制宜,在干部选拔上走在前列,加强组织管控。凤台县印发《关于干部选拔轮岗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工作要求和选拔任用标准,采取“个人推荐+组织推荐”的方式,80个县级单位积极响应,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推荐初步人选。县选拔办严格审核把关,综合考虑身体状况、年龄、专业、经验等因素择优录用。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先定村、后定人员”的基本原则,结合县实际情况,对选派的村进行调查,通过“自下而上提要求、自上而下派队员”,重点选派集体经济薄弱、基层治理压力较大的村工作力量。严格规范程序。按照“人岗匹配、科学设置、优化结构、统筹布局”的原则,通过分析研判,将不同类型的村派驻到工作岗位,把组织需要、岗位要求与干部选拔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实现供需对接、人岗匹配凤台,全县43个贫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红色村第九批选派干部已全部到村任职。
注重协调衔接,用好驻村交接“明棋”。建立“三张交接清单”,明确“权责分明”的交接范围,确立“基础台账、固定资产、重要工作”三个方面的交接内容。全面梳理、梳理三年来各项乡村振兴项目、固定资产、结余资金、文件资料、遗留问题等,逐项登记确认,实行签字制,确保驻村交接工作“明交明接”凤台,“明接明收”。通过讨论交流构建凝聚力。通过召开第八批选派驻村干部欢送会和第九批选派驻村干部座谈会,组织村两委、新老村干部、老党员、老党员代表交流座谈,帮助新一批选派驻村干部尽快熟悉村情、了解村情民情,加强与村两委、干部的协调配合,推动选派驻村干部成为自己的家人、知己、引路人。开设“教书育人、带头人”班,利用1月份“带头”时间组织老干部带新干,从加强组织、发展产业、优化治理、提升文化、促进振兴等5个方面开展走访调研100余次,实现新老无缝交接,确保帮扶不间断、项目不间断、工作不间断。截至目前,第九批选派干部已走访5000多户,收集问题150余个。

注重压实责任,把科学管理作为“重头戏”。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实行选派干部日常考勤、请假管理制度,将乡镇党委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县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干部现场管理融为一体。县委组织部会同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结合驻村干部自身管理,定期开展驻村巡视、安全教育、谈心谈话、服务管理等工作。轮岗以来,共开展谈心谈话230余次。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研究制定驻村工作六项任务清单,明确重点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在丰台先锋微信公众号发布6期《选拔工作新形势》专栏,宣传37个工作队勇于担当、工作作风。各乡镇要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选拔干部管理工作,配合县选拔办通过不定期电话核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选拔干部驻村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并将定期检查结果作为选拔干部年度、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截至7月底,县选拔办在43个选拔村开展1轮现场督导工作,出具2份督导报告。
注重关心关爱,下好激励与保护的“关爱棋”。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充分了解选派干部驻村工作情况,切实落实驻村干部吃住行、定期体检、人身意外险等保障措施。单位要做好帮扶工作,加强选派干部的后续管理,认真落实生活补助、交通费等相关福利,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加大关心关爱。派出单位要定期听取选派干部的汇报,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等状况,协调解决选派干部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做到“一人选派、单位支持、人人负责”。积极开展“暑期降温”活动,送清凉慰问包和帮扶政策,提醒暑期上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强成果应用。坚持把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考察选拔干部的“试金石”,建立选拔干部进村档案,对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选拔干部加大重点跟踪培养力度,推动使用。积极开展评优表彰申报工作。全县6名选拔干部被评为全省第八批选拔帮扶干部典型。召开表彰大会,鼓励第九批选拔干部在学习和思考中找差距,在互相比对、互相学习中进步,争当先进,形成互相学习、互相追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