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这里多的是凡尔赛,但凡尔赛有时也很有用。比如我辞职一个多月,面试了21家公司,面试了67次,拿了6个offer,经历了N轮首轮,从备胎升为正式员工,薪资谈判失败,锁了HC,刷了KPI……offer从40万涨到70万。看到很多之前跟我一样的品友,开了这个帖子交流面试经验,吸引了500多人一起交流。有用的话很多。
与大佬互动
有人说,美团的王慧文经常谈工作,所以在王慧文退休的时候,大家就在知言社区为他设立了祝福帖,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上千位老板留言。
职场社交进入上升期,脉脉或将进一步扩张
职业指南、温馨互动、老板翻牌……这些内容,都成为了智言的日常。
脉脉CEO林帆曾在采访中透露,智言日常生活DAU(日活跃用户)占整个脉脉DAU不到10%。
其实纵观整个平台,我们会发现,早在成立之初脉脉职场怎么样,我们就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功能,把我们的发展版块划分的很好。如果说智言是中国职场人士热衷发声的地方,那么世铭则是中国职场人士互利共赢的俱乐部。因为在实名区脉脉职场怎么样,你不仅可以在这里和职场人士建立联系,还可以在这里分享经验、做内部引荐。实名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立利益关系的双方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事实上,中国职场社交网络一直不温不火。脉脉坚持了七年,如今凭借社交优势开始做招聘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日,林帆在专访中表示:今年脉脉招聘收入增长了300%;平台上新经济领域头部企业的活跃用户增长了200%-300%。未来,社交招聘模式将取代传统招聘网模式。
那么,作为职场社交平台,员工与企业的矛盾会不会因此而加剧呢?关键有几点。
1. 正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的共识,所有平台都一样
网络是表达自我观点、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网民在任何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网络言论,都应遵守法律底线,这是每个平台发言人的义务和责任。

二、理性沟通,解决问题
面对网友的批评,相关企业一味逃避责任、推卸责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站在受众的道德和利益点上,合理沟通,实事求是,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3. 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共同维护职场社会生态
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职场社交永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各种各样的知识,职场人学习也是一个过程。但只要是事,就有两面性,对与错,对与错,对与错。如果此时深陷其中,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大家应该互相保护,而不是把水搅浑。毕竟内循环已经很严重了,职场人需要一个空间,可以倾诉,互相取暖。
关键是要明白,无论是普通同事,还是亲密小圈子的成员,我们都要把握好沟通的度。过度依赖小圈子带来的安全感,可能会让你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阻碍进步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之负责。毕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此刻无意说出口的话,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