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策略,就是“以险为利,以迂为直”。具体来说,就是用一种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竞争对手视野之外的广阔空间里运筹帷幄,最终形成对方无法比拟的压倒性优势,最终出其不意,击败对手。我们可以把这个策略运用在职场上,让自己在卑微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最终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实施:
1. 不要与老板争功劳,而要与他争劳力
大部分领导者都是“有野心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主要追求“立功”等精神层面的满足(自我实现层面)。一个聪明的下属,要懂得“顺应上级需求”职场孙子兵法,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上级,而多做一些琐碎的行政工作。要记住“泰山起于毫末”。书生萧何以“多做少说”超越了当时风头正劲的韩信、彭越等诸侯,成为刘邦手下第一功臣,稳坐皇位,成为“仅次于皇帝,凌驾于众人之上”的宰相。

2. 不要与同辈争宠,而要与同辈争权
前面说过,“后宫亲信争宠”题材的电视剧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职场斗争等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剧情。“后妃”再怎么心机,其实也不比“皇帝”更心机,只有真正的谋士,才善于“俘获皇帝的心”。所以,与其像别人一样毫无技巧地讨功受宠,不如隐蔽地等待,慢慢营造出上位者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局面。卫子夫之所以能从卑微的侍女一跃成为汉武帝的皇后,不仅是因为她歌功颂德,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哥哥叫卫青职场孙子兵法,是位能“灭匈奴”的名将。
3. 与下属争的不是利益,而是权力
底层民众一般思维比较单纯,相信“眼见为实”,更注重眼前利益。因此,作为明智的领导者,要学会先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获得民众的支持。再以民心,通过生死来决定自己的“赏罚之力”。伟人说: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现。商鞅通过“树木以树人以树人”获得了驱狼打虎的“赏罚之力”,并笼络了大批“傻瓜”来扩张领土,最终奠定了秦帝国的霸权。
“打”与“不打”是兵法的根本问题,“为何而战”与“怎样打”则是兵法的主要内容,只有多加思考这两点,才能体会到军事智慧的深刻。
(想要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欢迎搜索关注今日头条:“谋略与兵法”,有疑问也欢迎私信我。没有谋略与兵法,如何从容应对愈加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