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一根“接力棒”改变了中国
这40年
亿万青年学子通过高考走进了另一种人生。
高考制度下
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
高考状元
每年各省高考分数公布后,
会上还公布了各地文理科考试优秀考生名单。
他一时风头正盛,瞬间成了“成功人士”。
然而,这位被大众熟知的高考“状元”如今怎么样了呢?
“顶尖学者”这个标签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我想和大家聊聊那些斗志昂扬的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毕竟是少数,一个省就一两个,那么你心目中的高考状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人相信,高考状元将来也会成为“职场状元”、“行业状元”、“人生状元”……学术要举世瞩目,商人要富甲一方,总之想要登上人生巅峰,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父母”,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对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3300名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成为了行业领袖、100名社会活动家、100名企业家和100名艺术家。除了科学家在校期间普遍成绩优异,且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外,其他人的成就与其学校教育之间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005年陕西省理科状元冯育宁,如果没有人跟他提起,多年后他可能都忘了自己是高考状元。但他一夜成名,考上清华后,就把自己置身于两三千人之中。如果放手,你就会跟其他人一样。如果科举得了状元,考上清华,压力是巨大的。
博士毕业后,他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定居西安,最大的原因是西安和北京的房价比大约是1:10。不过离开北京后,他从未后悔过,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2006年内蒙古理科高考状元石悦,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到北京大学攻读城乡规划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拥有100多万粉丝的游戏女主播。十一年过去了,如今她在网络上有了更知名的名字——“奴流”,早已不是当年的高考状元。
在石悦看来,高考状元的称号只能代表曾经的荣耀,并不能说明或定义一个人的能力和真正适合的职业。她还记得大学导师对她说的话:“人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决定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跟着自己的灵感和直觉走就好……”
这也让她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做出了一些别人认为“疯狂”的人生决定。人生不应该给自己设限,这是石悦在多年的学习成长中亲身体验到的,这是高考状元无法给你的经验。
周杰人是浙江杭州人,2005年她以659分的成绩成为萧山区文科高考状元,位列当年浙江省第四名。面对众多名校抛出的橄榄枝,周杰人选择了清华大学新闻系,进入新华社工作了6年,2015年突然辞去令人羡慕的职位,加入一家健康科技创业公司担任合伙人。
“高考状元并没有让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轻松,高考状元只是别人谈资,我的自信和今天取得的成绩,跟高考状元关系不大,不管有没有高考状元,我都会很开心的。第一,我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高考已经过去了快12年,如今的周杰人已经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新事业和家庭生活上。“每天上班很忙,但这是我选择的职业,身边的同事个个年轻优秀,和他们一起工作我很开心。我平时会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最近看得最多的是医学健康和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我希望做一个更好的妈妈,给我的孩子一个自由的童年和一个美好的未来。”
王国燕是1992年贵州省高考文科状元,高中时曾因作文得过奖,但工作后却很少和文字打交道。虽然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但现在从事证券行业。她从来不提自己是高考状元这件事。她知道同事偶尔会在客户面前提起,但她都一笑置之。
王国燕认为,这只是高中时期的成绩,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工资从500元慢慢涨到“高于北京平均工资水平”,还加班加点,感觉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闲暇之余也喜欢旅游,这就是一个高考状元的日常生活,和别人没什么区别。
高考对于王国燕来说,绝对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在那个年代,从县城走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唯一的途径就是高考。但她并不认为“高考状元”这个称号只是一种身份,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只是一种荣誉而已。“我不认为,无论过去取得什么成绩,以后都要比别人优秀。”王国燕说,高考状元只是某一阶段的成绩而已。
高考状元确实是能力的代表,他们曾经一夜成名,频频出现在荧屏上,但最终却没能如大众期待的那样继续“优秀”,而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的人生。本质不在于你是否是高考状元,而是你是否失去了童年最有想象力、最真实的自我。那些意气风发的高考状元,在几年后并没有过上你想象中的光鲜亮丽的生活。和大多数人一样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被车子、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这不是失败,而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很多人简单以为高考状元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高考之后考上高等学府,然后事业腾飞,什么事都能干。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不被教育,考上高等学府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为状元,对于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来说,通过教育和学习认识自己更加可贵。
一个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己探索、学习一门喜欢的科目,开拓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自我。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你的人生就摆脱了被他人控制的恐惧,走上了自我成长的道路。
对高考状元的盲目崇拜和崇拜,就像是束缚着他们的枷锁。高考状元就应该成为职场上的成功人士吗?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是靠一个名次就能判断成功,还是靠一个很小的概率的身份就能判断成功?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意义何在?不要迷信成绩,创造力才是最可贵的品质。不管你是不是高考状元,在人生的每一步,做好自己长远的人生和职业规划,把奋斗变成成功。养成终身习惯,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谁说高考状元就一定会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谁说高考落榜的人就一定是失败者?人生的路有很多条,高考只是其中一条。高考状元也是普通人,虽然高考曾经让他们名声大噪,但并不代表成为高考状元之后就一定能成为人生赢家,他们能否无视身上的标签,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高考经历和公布成绩的那一刻,我还有一些记忆,但那是因为我经历的不多,至于我的父母和很多老人,我问过他们,不管当时他们有多开心,多沮丧,他们都说当年觉得高考极其重要,但现在他们早就忘记了当时的感受。
高考状元的称号只给个人带来短期利益,长远意义不大,舆论不要过度神话高考状元,任何经验都不能照搬粘贴,个人的努力永远比光鲜的标签更重要,要更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