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香港金融夫妇”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获取《普通人赚取百万资产的秘密》PDF版本
这是我的第 616 条原创笔记
文▏香港金融英雄
图▏香港金融英雄
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一直是很多人的通病职场人际关系处理,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朋友、同学跟我们分享一些职场人际沟通方面的困惑。
在职场中,我们似乎总会碰到一些无法沟通、难以协作的同事,他们之间争吵不休,关系开始破裂,导致职场内部产生摩擦。
但麻烦的是职场人际关系处理,这些人可能是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的客户,你天天都见到他们,关系太差就尴尬了。
那么,职场沟通有没有什么技巧呢?
其实,在我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我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时,一直秉承三种沟通逻辑,即:小事讲是非、中事讲诚信、大事用智慧。
为琐事争吵
你会在工作场所遇到许多不同的人。
你不知道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你的形象其实是你自己塑造的。尤其是刚进入职场,刚进一家公司,这个时候大家对你还不熟悉,所以你要“争”。但你不必事事争,只要小事争就行。
“打”其实是为了“不打”。刚进公司的时候,如果你不表现出一点点实力,很多人都会把你当成好人。我在职场上见过一些老员工,喜欢欺负新员工。他们还会命令新员工做不需要他们做的事情。
所以当你一开始“打架”的时候,其实是在告诉同事,你不是软柿子,你有自己的底线。如果你这样做了,很多人跟你交往的时候,界限感就会更强。

但毕竟这是职场,大家需要团结协作,所以一进公司,就需要为一些小事、不重要的事情争个你死我活,这样既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又能让别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也能最大程度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很多善良的人,却常常在职场上遭受欺凌、消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没能把握住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你需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掌握人际关系的界限,才能在职场上保持独立。你才能更快乐地完成工作,更好地服务客户。
但如果要求和内容不合理,你就应该拒绝,从一开始就争取你的权利。
2
做中国事要诚实
在职场上,很多人觉得坦诚相待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公司没有机会彼此坦诚相待,那么这个公司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
不过,诚实并不需要应用到职场的所有方面。其实很多小事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太过诚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对我来说,在中级活动中,我会遵循诚实的原则。
职场中层级的事件,基本都算重要事务,这时候会涉及到工作计划、执行、预算、策划、利益分配等具体问题,如果双方不知道对方的底线和想法,就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我讲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发现很多团队在合作过程中,都不敢面对利润分配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坦诚,但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比较内敛,不太敢谈钱,所以工作做完之后,经常会出现利润分配之后双方都不满意的情况。
比如我们曾经跟一个朋友合作过一个项目,合作过程中大家都很积极,工作完成后双方都很满意,但最后到了盈利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小小的不愉快。
虽然朋友一开始说是帮我们,我们也找他报个价,但不知道他是不好意思谈钱,还是帮了我们之后不好意思再要钱,所以一直没正面回应,我们只好自己报了价。
报价之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朋友有些不满意,有些失望,所以这时候我们就猜想他应该要求更多,就报了更高的价格,朋友这才满意很多。
我们从事金融行业,每天都和钱打交道,我们不太在乎钱,我们更在乎花掉的钱能带来多少回报,只要回报合理,花多少钱都值得。
但很多人在谈钱的时候,就比较“害羞”,谈不上坦诚。因此,很多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比较满意,但一谈到钱,就经常发生矛盾。这也是我说的,在中型活动中,一定要足够坦诚,双方都要把自己的要求和需要说清楚。这样,合作过程才能更顺利、更高效。
其实我们这些年和很多客户打过交道,我深知在重要的事情上讲诚信往往会有奇效。不要隐瞒,不要吹嘘,能做的尽量做,诚实的讲出自己的条件,会让对方更加欣赏你。
3
用智慧做大事
并不是所有的职场沟通都能用前两种逻辑来解决,所以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我们也希望借用你个人的“智慧”。
比如,在会议上,你有一个不同的建议,但如果你的领导期望你给予积极的赞扬,你会怎么做?
你不可能“很坦诚”地跟老板说:“对不起,我觉得你的计划行不通!”我想,这时候任何一个老板都会不高兴的。如果碰巧你的老板是那种脾气小的人,说他第二天给你找麻烦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我们还是需要用大脑,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比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优秀的领导,他的职场沟通能力非常高,比如在一些重要的会议上,当员工提一些不太好的建议时,一般领导都会直接否决。
但他不是那样的,他从来不会用负面的力量去反驳别人,他从来不会那样做。他总是会给你出路,让你信服。他会先鼓励你,你刚才提出的建议很好,会准确地告诉你它好在什么地方。同时,他也会有一个“但是”,告诉你这个建议不太好的地方,然后他会“顺便”提到你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更好。
这样的职场沟通能力相当高,他不会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不会破坏别人说话的激情,也不会在会议讨论中制造矛盾,总是先鼓励你,让你不会有负面情绪,即使你知道他“但是”之后一定是在指出你的错误。
但是大家都能接受,因为他从来不会告诉你,你的建议是错的,他只会说,你的建议刚刚好,还不够好。
其实人性是复杂的,职场中,尤其是在沟通和情感方面,很少有人能做到绝对理性,很多无效的争吵都是情绪上的争执,而不是观点上的争执。情绪上的争执的根源,往往在于对方的态度,一旦我们感觉到对方不够尊重自己,就很容易发生情绪上的变化。
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需要运用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