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资讯广告利用强迫症机理,背后是对人类心理的巧妙运用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9-14 浏览:
成功唤起强迫症们的注意,广告并没有收手---你不能只给受众制造问题,你还得解决问题---于是广告嬉皮笑脸地说“难受了吧,扫码吧。广告主的理解,强迫症话题,更符合互联网传播语境,更适合在线上传播。策略先导,找到人心中强迫症作为心理战突破口,创造戏剧冲突

战略

品牌

传播

案件

创造力

广告中以强迫症作为机制的做法并不多见,一点资讯的广告是第一个有意无意间这么做的。

广告是心理学的一门学科。

每一个成功的广告案例背后,一定有一些细微的人类心理被利用,并被适当地放大和夸张。

王老吉vs加多宝——心理机制:人们对矛盾/争议比较敏感;

杜蕾斯系列广告---心理机制:人们对性话题的渴望与抑制之间的微妙平衡;

记得有一种理论说,广告需要让大脑处于一定程度的“超频状态”,才能引起最大限度的注意。

上述案例恰恰证实了这一观点。

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基因职场强迫症,为了提醒人类注意危险的事情——比如上面提到的纠纷——以便人类有更高的存活率。当然,我们的祖先并没有想到会帮助一群广告商。

不过,将强迫症作为广告手段的广告并不多见,《一点新闻》的一则广告,有意无意地首次使用了这种手段。

这波轰炸的导火索是一则报纸广告。

那一天,无数人手捧报纸,一边高呼“好难受,疼死我了”,一边开心地发朋友圈,这就是典型的“大脑超频”。

但该报纸只是一个前兆,只是一个热身。

如果说制造问题是吸引注意力的武器,那么制造问题、给出答案并隐藏关键信息就是核武器。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人……算了,我不多说了”,你会有何感受?

这是一点资讯第二次强迫性武器轰炸,地毯式轰炸。

强迫症员工_强迫症职业_职场强迫症

广告核心被完全覆盖,在人们的感知中营造出“越不露,越想看”的效果。

内容:家居、美食、育儿、星座、游戏、教育、职场、女司机、铲屎官、爸爸、徒步、热点话题、民生、社交娱乐、体育、搞笑、美妆、传媒、福女、LGBT、二次元聚会、单身狗、军事、古典文学、世界、时尚达人、摄影聚会……

地域上:北京、上海、广州CBD360度覆盖,无盲区。值得一提的是,全覆盖不代表不精准。

KTV-音乐内容、簋街-美食内容、望京-广告狗、尚地-科技极客

还在不同区域进行了针对性的爆破,让媒体渠道也成为了内容的一部分,值得点赞。

除了地理位置职场强迫症,根据品牌进行定向爆破更加精准,不同品牌往往对应特定的人群。

一点资讯作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在跨境品牌合作与互销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那当然杜蕾斯还是老样子。

成功吸引到强迫症人群的注意力后,广告并没有就此止步——你不能只给观众制造难题,还要解决问题——于是广告笑呵呵地说道“心里不舒服吗?扫码看看。扫码看屏蔽答案”,进一步达到了其“邪恶”目的。

至此,攻势已见成效,一点资讯并不满足于线下广告,还想在线上互动上抢占先机。

广告主明白强迫症话题更加符合互联网传播语境,更适合线上传播。

于是微博、微信就热闹起来。

在微信上,一个充斥朋友圈的H5总是少不了。一点资讯的做法是“好啦,你看了那么多广告,现在我们给你平台,你自己DIY吧。”你可以对朋友进行重度“迷恋”。说出秘密,但不要泄露关键信息。这种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也成为了沟通的驱动力之一。

在微博上,一点资讯针对不同的笑话作者采取了量身定制的策略。例如,他的粉丝对他回忆往事的照片感到非常开心。

最后,这波交流太刺激了,太好玩了,交流最后还有彩蛋。

连门户网站的标题都被1.1覆盖。

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统一,这一波1.1.1.1.真的是6666。

结尾:

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素材没有展现出来,但是整体脉络已经非常清晰了。

策略上引导,找到人们内心的强迫症作为心理战的突破口,制造戏剧冲突,吸引注意力;

然后利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解决冲突,疏导交通。

线下分发,全面覆盖,渠道精准;线上讨论,激发话题,引领潮流。

整个沟通过程环环相扣,节奏非常紧凑。

据悉,此轮行动尚未结束。

下一步将是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