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工作中。但当职场女性结婚生子时,这些“职场妈妈”往往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选择事业还是家庭?如何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尤其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种选择会更加尖锐。
在现实社会场景中,妈妈们往往一手工作,一手带孩子,在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左右为难。是照顾刚出生的宝宝,还是接受公司安排的重要出差?是再讲一个睡前故事,还是打开电脑修改明天会议的PPT?这些都真实地描述了家庭与工作的冲突。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成为现代女性面临的现实考验。家庭开支的突然增加,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职场妈妈”不能轻易放弃工作。同时,母亲的角色仍然不可或缺,因为她们在养育孩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都让矛盾更加凸显。
面对这种情况,“职场妈妈”们应该谨慎选择,认清家庭和工作哪个更重要,或者如何更好地平衡两者:
1.你想平衡工作和家庭,但是这种身心疲惫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很多现代女性都在考虑实现自我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是保持经济独立、增加安全感。另外,由于“全职妈妈”的经历是很多公司在求职过程中的负面项目,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相对比较困难,这也导致很多女性不敢做“全职妈妈”,只能选择兼顾工作和孩子。这种能兼顾育儿和工作的职场女性被称为“超级妈妈”。这些职场女性虽然看似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实际上她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另外,因为需要兼顾两者,她们往往无法兼顾好孩子和工作,让她们身心疲惫,也得不到家人和领导的理解。
你真的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如果愿意,那也无妨,这样的女性值得整个社会的尊重。
2、或者适度减少8小时工作制和节假日之外的上班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
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当今社会,很多人对男女成功的侧重点还是不同的。他们更多是从事业的角度去看待男人,而评判女人,不一定是看你有多少金钱、有多少权势,而更多是看夫妻感情是否融洽,是否有良好的育儿能力,是否拥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职场妈妈”要停止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而是说她们应该适当减少本职工作之外的精力投入,不要像男性一样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过多追求“职业野心”,希望与男性平起平坐。这样就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且还会身心疲惫。还有这样的路可走吗?在职业规划方面,把自己定位为技术型或者职能型岗位,走技术路线而不是“位高权重”,本职工作之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毕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在孩子一岁之前,能否得到足够的母爱,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性格的养成。
3.协商家庭分工,明确谁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很多女性选择做“全职妈妈”,但在普遍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的社会,选择做“全职妈妈”似乎不太现实。因此,夫妻双方必须协商好家庭中的分工,谁来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责任。如果女方选择做“全职妈妈”,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以家庭和孩子为重,孩子的健康成长某种程度上比目前的经济收入更重要。其次,在养育孩子的闲暇之余,也可以找一些没有规定工作时间的轻松工作,维持自己的经济独立和日常家庭开支,同时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为孩子长大后重新步入职场做好准备。人生是一场长跑,就像芳姿集团董事长刘芳,40岁创业,她创办的公司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0家美容中心的直营连锁美容机构;
还有一种情况是,经过和丈夫商量,如果分工还是主要由男性承担,那么女性在完成本质工作之后,就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
如果女方不愿意放弃追求“事业心”,或者收入比男方高,那么就应该平等协商,让男方主动承担更多家庭照料责任,女方承担经济责任,没必要在男方面前霸道跋扈,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和谐——追求男女真正的平等,与金钱无关,只是分工不同导致收入不同。
4、从社会分工来看,女性照顾孩子其实是更合理的。
从社会分工来看,男性对社会更重要。通常评价谁对社会更重要的标准是哪一方对社会的贡献更大。男性在体力和智力上都比女性强。社会上80%的财富都是男性创造的,男性的生产力往往比女性更高。比如美国作家迈克尔·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个人》一书中,其中98人是男性;家庭主妇每天承担着繁重的家务职场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做饭、做菜。通常做饭、做菜是女性的强项,但社会上最好的厨师往往是男性;妇科是专门为女性设立的,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按理说,女性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比男性更优越、更方便,但往往最好的妇科医生是男性,等等。

俗话说“严父慈母”,大多数情况下,女性对宝宝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男性。女性感情丰富,能够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保护,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女性对社会发展没有贡献。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女性往往能够营造舒适的家庭环境,让男人回家后更加放松,这也间接影响和促进了男性对社会建设的贡献。此外,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未来,更是社会的未来,能够养育出健康优秀的孩子,也是对社会建设的贡献。
女性还是坚持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追求事业的巨大成功,抱怨无济于事,所以她们愿意付出比男性更多的精力。
坚持实现“事业抱负”的女性,往往比男性付出更多努力。在这方面,董明珠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但别忘了,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加入格力前,她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后来,丈夫在孩子两岁时因病去世。在巨大的压力下,她只能靠较高的收入维持家庭。1990年加入格力,工作期间基本没有休过年假。此外,还要说说姚晨,她曾经面临事业与家庭的两难选择,但挣扎之后,她毅然选择了家庭,几乎放弃了大有可为的事业,在娱乐圈也几乎沉寂了。所以,女性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工作和家庭哪个更重要。如果选择实现“事业抱负”,就不应该抱怨。虽然抱怨可以暂时缓解压力职场妈妈对孩子的影响,但过多的抱怨也会增加家庭矛盾。
男人和国家也应该减轻女性现阶段的压力和负担,增强她们的安全感。
如果男方因为分工而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产生高人一等的感觉,对女方颐指气使,还应该多关心家庭,主动做一些下班后可以完成的家务。这样不仅能减轻女方的压力,还能在共同做家务的过程中增进夫妻感情。
当然,无论女性选择兼顾两边、以家庭为重,还是成为“全职妈妈”,都会面临孩子带来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这方面,国家也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参考法国的做法:法国生育过的女性,可以留在工作岗位上三年,全职照顾孩子。如果决定全职工作,则会得到相当可观的补贴,最高可达800欧元,再加上200欧元的住房补贴,一共1000欧元,和普通上班族的收入相差无几。此外,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也有相应的补贴扶持政策,减轻现阶段女性的压力,增加她们的安全感。
除了补贴政策,婚姻法可以在育儿阶段向女性倾斜。比如,不应鼓励在此阶段离婚。一旦离婚,如果女方没有稳定的工作,男方不仅要支付抚养费,还要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直到她找到稳定的工作或再婚。呼吁居委会等单位承担起调解夫妻关系的作用。当夫妻之间发生矛盾时,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进行引导,尽可能降低孩子婴幼儿时期的离婚率。此外,国家还可以加大对妇女生育和幼儿服务的投入,在妇女权益保障、公共服务和政策等方面采取积极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增加妇女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