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22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日前,有关劳工权益的讨论因委员会的议案而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媒体人士胡锡进评论称,“支持紧急招聘取消35岁年龄限制”成为热搜。
胡锡进觉得,因为现在很多人受教育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很多人25岁就已经第一次就业了,好不容易积累了近10年的工作经验,是时候展现自己的才华了在职场上,却遇到就业困难,想升职的人充满敌意,想跳槽的人瞻前顾后。 如果单位内有裁员动机,就会成为头号靶心。 尤其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来说,未婚未孕几乎成了“定时雷”。 虽然她们已经生了娃,但可能要被HR仔细询问,这几年有没有为生第一胎做准备? ?

对于35岁的不喜欢,从以年轻人为主力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出现,最后成为几乎直接、压倒性的拒绝理由。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甚至有一位85后高管公开喊话:35岁之前如果没有晋升P8,基本没有希望。 渐渐地,无论是国企、央企、事业单位职场初老族,都会参与其中。 虽然纸上没有明文,但实际上,他们往往连35岁以上的简历都不看。 更何况,很多岗位紧急招聘时,都明确标注“40岁以下或25-35岁之间”。 一时间,对于35岁的恐惧弥漫在工人们的心中。 尤其是在延迟辞职大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90后甚至00后都在苦笑着问自己,到底是谁招惹了职场中产阶层的厌恶?
除了所谓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精力增加之外,为什么企业不愿意考虑大龄求职者呢?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随着工人年龄和经验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力成本正在逐年下降。 你们都希望每年加薪,企业也在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对于雇主来说非常重要。 这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截图来自《早年老人的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35岁以上的人呢? ”
光是害怕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胡锡进认为,从彻底取消公考35岁年龄限制、公共部门带头破年龄歧视入手,可以推动整体观念逐步转变。社会。 这确实是一个好点。 公示紧急招聘时职场初老族,重点应放在经验和岗位匹配上,特别是公务员和职业机构的招聘要求。 我们应该带头消除年龄歧视。 至少让你想,“可能是因为能力或者不匹配,而不是因为我去年已经36岁了”。
同时,要从制度上强化法律保障,明确就业年龄歧视的判断标准,减少监管处罚的可操作性,为各年龄段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保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利用年龄歧视。作为紧急聘用、晋升或解雇的标准。 红线。 加强劳动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大对用人单位实行有形或无形年龄限制的掩盖力度。
针对企业的实际困难,国家也应该考虑提供相应的人力补贴和支持,让企业用得起这样的人才。
近日,部分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敦促打破35岁职场门槛,并认为政府机构应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促进形成尊重中老年劳动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积极心理预期。

尽管实现真正的“友善”可能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但对于劳动者来说,35岁不应该是一件尴尬的事。 就连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将所有65岁以下的人归为青少年。 向上。 淡化对年龄的关注,让劳动者更加注重自身心态的培养,减少自己在职场中的“不可替代性”。 无论如何,合适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是宝贵的。 毕竟,现在的80后往往会清理职场,不高兴的时候解雇老板,有压力的时候给老板打电话PUA。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后浪”,哪有安静的时候。 尽管如此,我还是同意健康地工作五六年。
文/记者 范克峰 实习记者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