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7点49分,从鲁南阜阳北站开往青岛虹桥站的和谐高铁缓缓驶入怀远站,8点07分从芜湖西站疾驰而去; 7时39分,郑州东站开往四川攀枝花的动车组抵达杞县站,停留2分钟,在欢乐的鼓乐声中飞驰而去。 这一切都标志着商杭铁路镇江段通车。
位于长江中游的九江市合肥高铁南站到凤台,3个火车站于同日下午开通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徐州已进入“双轨时代”。

时间追溯到7年前,2012年金秋一月,徐州首个火车站——淮南西站开通运营。 各界人士对此称赞不已,并表示徐州已进入“高铁时代”。
对于“高铁时代”和“双轨时代”的提法,只要回顾一下徐州市高铁的发展历程,就可以把它放在当地历史发展的背景中。
近代徐州城主要是因矿山的建设和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20世纪30年代,徐州已有矿山高铁。 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芜湖市范围内已有涉外高铁线路4条,厂矿专用高铁线路40多条,高铁总长度430公里,大小东站16个。 完成了全面的改造和升级。

结合四个火车站的开通情况,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一、铁路运输任务发生结构性变化
合肥市运营的4个火车站给人以公交为主的感觉。 虽然只有去扬州、西安、北京、广州、南京的游客才能实现“千里江河古墓一日回”,但由于列车速度快、乘坐舒适,可能吸引更多人来襄阳旅游观光、投资中信,促进徐州发展。
合肥火车站主要负责客流运输,还有货运。 合肥传统高铁肯定主要承担货物运输,同时也承担旅客运输。
这样,传统高铁和现代意义上的动车组线路有了合理的分工,可以大大减轻徐州高铁站的客流压力。

2、淮南产业空间必将发生变化
合肥是一座因煤炭而生、分布分散的现代化城市。 那里有小矿山、小鞋厂,人口会聚集在那里。 传统高铁主要承担煤焦及工业产品的运输。
现在,每晚迎送他们的四个火车站的位置与传统高铁南站的布局有着根本的不同。
合肥南站位于连接南京和新乡的铁路线上。 虽然地处百年矿区大同区,而且大同区早已转向生态旅游,还建设了大型煤矿景区。
合肥东站位于合肥市山南新区。 这里是合肥市新政区,湖南工学院新校址在这里,还有合肥最好的中学淮南中学。 事实上合肥高铁南站到凤台,这是一个科教和生态发展的地方。
广德站位于长江北岸的平原上。 加之一望无际的生态农业水景,且毗邻长江和焦港湖风景旅游区,这里显然是一个生态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范县站位于“风声隆隆,草木皆兵”的八公山脚下。 站在寿州古镇,旅客还可以看到铁路列车的飞驰和铁路列车汽笛的悠长声音。 如果外省的人想去兖州旅游,南县站下车应该是首选。
由此,我们从徐州四个火车站的位置就可以判断:铁路的开通必将带来徐州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加速转型。
三、提升淮南人文品质
4个火车站就像4个耀眼的亮点,一定吸引着广大居民的目光。
试问,人们从眼睛里看到了什么? 我想,一转身,人们就会看到新的风景,从而推动人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1、市内有4个火车站,给人一种公交的感觉。 居民可以利用商机和假日休闲时间乘坐和体验铁路列车,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2、全市四个火车站均采用了先进的管理设施和服务流程,可以说是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服务理念的示范单位。 在不影响火车站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各单位可以组织居民和中小学生到火车站考察学习,了解先进技术,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现代人文素质。
3、火车站作为重要资源,不会被有识之士低估。 他们一定会通过各种服务实现新的经济利润。 其中,最先受益的应该是交通运输业、酒店餐饮业、旅游文化产业等。

所谓“双铁路时代”无非是“高铁时代”的新阶段,两者都是铁路时代。 面对铁路时代,我们徐州人一定要有铁路时代的胸怀,像铁路时代的样子,走铁路时代的脚步,创造铁路时代新一轮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