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彩票、开榴莲、拜佛上香之后,年轻人的求职变得更加形而上。
作者|陈士奇
编辑| 西西
标题图片| 《坚强的美人白川》
MBTI作为“热门趋势”话题,正在入侵职场招聘。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求职时被问及MBTI类型的经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其实与我的MBTI有关。
当HR问“你有什么类型的MBTI?” 这四个经常被用作社交笑话的字母突然变得如此有力,以至于申请人说这四个字母时声音自然地颤抖。
MBTI 真的能可靠地识别人吗? 真的会影响求职结果甚至后续的工作安排吗? 买彩票、开榴莲、拜佛上香之后,年轻人的求职变得更加形而上。
2023年,求职之路上又多了一个障碍,叫做MBTI。 (图/小红书@DK-LX、@鱼momo)
询问MBTI
惊慌一秒,假装十秒
笔试、面试、实战测试、小组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企业考察求职者的方式历来有很多种。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HR也会特别关注人格特质。
但过去国内HR主要采用性格测试(笔试)、性格盘问(面试)、观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考察。 如今,HR似乎越来越依赖“玄学”来选拔人才。
今年,应届毕业生奥罗拉(Aurora)根据她的星座和MBTI性格,直接获得了艺术家商业工作面试的资格。 前几天,她在招聘应用上看到一家公司的艺人业务招聘,主动和HR聊天。 另一个人问她是什么星座。
“我说我是处女座,她说处女座比较细心,她问了我的MBTI,发现我是ISFJ(守护人格),所以直接邀请我面试。” 奥罗拉自己也觉得很神奇。 面试后,她顺利收到了offer,但她觉得不适合,没有选择加入这份工作。
奥罗拉的经历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招聘平台上,“公司面试时如何做性格测试,保证自己不被淘汰”的体验帖浏览量居高不下。 很多求职者因为“性格不合”而陷入困境。 有的失去了直接面试的机会,有的“通过了公司最终面试,却因性格测试结果与岗位要求不符而被解雇”。
测试操作凶猛如虎,诊断结果果然是“250”。 (图/小红书@小DU人)
正在面试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小U,在视频面试后被要求参加MBTI测试。 测试结果是ESTJ(总经理型性格),HR让他再测一次。 “可能是我觉得我的总经理性格,不配做一名基层员工吧!” 小U苦笑道。 此后他就没有再参加考试,也就失去了再次见面的机会。
随着这种趋势的兴起,求职者自然不等着被批评。 他们寻找对策,力求在笔试、面试的每一个可控环节做到完美、无可指摘。 为了得到满意的结果MBTI导致假装和撒谎。
“这个INFP(调解人型人格)选择了所有对立面,变成了ESTJ(总经理型人格),美美被录取了。”
“提前做了几次测试后,我尽最大努力成为ISTJ(物流专家人格)。”
“嗯……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检测到任何性格。”
小白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北京人,目前正在求职。 每次提交简历之前,她都会强迫自己参加MBTI测试。 只有当她测试出“完美人格”时,她才会充满信心地提交简历,并培养通过MBTI测试的技能。 ,防止通过公司电子邮件对 MBTI 进行突击测试。
然而,当每个人都能衡量/假装HR想要的理想结果时,测试就没有意义了。
只是性格不同,
为什么还有蔑视链?
要求求职者做MBTI,是科学还是跟风? 毕竟MBTI现在是当之无愧的“顶级”话题。 在微博上,与MBTI相关的热门话题阅读量超过24亿次。 豆瓣上,已有26万网友参加了“性格气质心理学”群。
MBTI原本是布里格斯母女根据荣格八人格理论编制的测试量表(不过,母女俩并没有受过心理学训练)。 它测量了E、I、S、N、T、F、J和P这八个字母,它们成对组合,得到16种不同的性格测试结果。
MBTI在20世纪中叶被西方大公司广泛用于招聘和管理,现在又出现了复兴。 (图/Xiaohongshu@mindgymFresh)
测试结果的第一个字母是E,代表性格外向,“善于与人交往,需要从与人交往中获取能量”。 这是求职中比较流行的类型,因为职场总是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市场部暑期实习要求:E人(图/求职群截图)
除了E型(外向型)外,T型(逻辑型)和J型(判断型)也受到很多行业的青睐。 比如,某VC创始合伙人嘉琪总结了金融圈人士的MBTI:“所有TJ(ISTJ、INTJ、ESTJ、ENTJ)性格的人占据了金融投资圈的大部分”。
相对而言,首字母为I(内向)的人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尤其是INTP(逻辑学家人格)和INFP(调解者人格)。 这两类性格被嘲笑为“不适合工作”。 “表现出坏性格”和“职业渔夫”。
INFP是美丽的垃圾。 (图/小红书@小langaunt是INFP)
那么,INFP在职场上真的不好吗? 非E、T、J类型的申请者是否不适合从事金融行业?
身为INFP的Venice非常不满:“MBTI信徒说INFP不擅长工作职场 善于合作,半小时不想上班,这很烦人。这个INFP每天都在害死职场里的所有人。”天。”
《七霸说》辩手庞莹也在微博分享了被搭档问及MBTI的经历:“他猜我是J(判断型),我真的泪流满面。不,我不是J,我我是P(感知型)!所谓J是为了工作而学习的,就像内向的人可以在别人面前说话,在别人背后独自治愈一样。
庞莹分享了自己不练J却努力成为J的经历。(图/微博@九肖小蟹)
确实,且不说MBTI测试是一种自我报告的性格评估工具,参加测试的人往往会陷入心理学的“巴纳姆效应”,相信一种笼统、笼统的性格描述,即使这个描述很空洞——测试期间获得的答案往往会选择“你想成为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 回答问题也可能会受到当时心情和环境的影响,测试结果可能无法反映求职者的情况。 真实的性格。
即使真实性可靠,职场能力也是可以学习和改变的。 所谓内向的人可以学习外向的人的外表和技能,也可以像E一样擅长社交和说话。这些就像使用Excel一样,是技能,与性格无关。

MBTI,自我报告测试。 (图/知乎@小白jobFuture)
“MBTI在谈论性格时也使用‘倾向’这个词——内向和外向,而不是内向和外向。内向并不意味着你根本不想与他人接触,外向并不意味着你根本不想一个人呆着。一样。理性的F型(情感型)人并不意味着你完全不思考,而T型(逻辑型)人并不意味着你完全没有情感。” 从事MBTI相关工作的研究员肖M表示。
他也不建议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以MBTI作为参考。 原因一是人们在被问及MBTI时会撒谎,二是个人能力与MBTI无关。
HR:为了速度,筛选错了也没关系。
既然MBTI测试结果既不真实也不可靠,为什么企业HR还频频询问呢?
VC创始合伙人嘉琪表示:“这个(MBTI结果)不会成为我们招聘的标准,但确实是快速了解对方的方式之一。” More HR表示,他们会以MBTI成绩作为参考,综合考虑应聘者的性格。
“快速”、“高效”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简单来说,MBTI测试四个维度的倾向:能量来源、信息获取、决策方法、对外态度。 通过解读不同类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和主体快速了解自身的优势、性格特征、特点。 行为表现等,帮助个人发挥自身优势。
四个简单的字母可以帮助了解一个人不同层面的性格倾向。 MBTI确实不准确可靠,但它简单高效。
你永远不知道HR怎么想。 (图/《欢乐颂》)
与其因为MBTI而错过一个潜在的优秀员工,HR更担心的是选择一个性格不合适的员工。 所以即使你是一个可以“杀死职场所有人”的INFP,但HR因为你的MBTI而误筛选了你,也没关系,会有更多E/T/J性格类型的应聘者。 而如果不参考MBTI,选择性格不合适的员工,候选人加入公司后会感到痛苦,公司也会遭受损失,投入大量的沉没成本。
目前在某国企HR岗位工作的严宇认为,性格测试的初衷是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是对候选人负责。 “从雇主的角度来看职场 善于合作,我们应该关注MBTI的核心价值——与其用来筛选,不如用它来沟通。性格测试应该帮助雇主了解每个求职者的风格和特点,所以从而找到最适合的团队合作场景。”
沉默其实是一种超能力。 (照片/《艾米丽》)
归根结底,职场招聘越来越注重MBTI这样的“玄学”。 或许是因为大公司永远不会缺少候选人。 因为MBTI成绩招错了人,不足以对大公司的招聘构成威胁。 它快速高效。 这才是王道。
幸运的是,第一批“受害者”已经开始反抗——北京一家IT公司的HR李女士在求职时被一家公司要求参加MBTI测试。 她当时觉得很可笑:“为什么要用这个结果来定义我呢?” 入职后,她在人事工作中坚决抵制将MBTI测试直接用于招聘工作。
不要离开。 (图/厦门地铁蜀东)
校对:黄思云、排版:郭志轩
阅读完后,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