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轮拖着7艘货轮从沙颍河驶入沫河口沫

类别:凤台资讯 时间:2023-11-30 浏览:
滔滔沙颍河一路奔涌,流经豫、皖两省,在此汇入淮河。

一艘拖船将7艘货船从沙颍河拖入墨河口

漠河口,顾名思义,就是波浪和泡沫聚集的河口。 曾经有过清水和浊水分离的奇迹。 一侧的水清澈,另一侧的水浑浊,中间形成一道清澈的分水岭。

漠河口又名晒王滩,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禄口镇。 浩浩荡荡的沙颍河,流经河南、安徽两省凤台淮河二桥,在此汇入淮河。 从周口出发的船只顺沙颍河而下,在此入淮河,向东行驶。

凤台淮河大桥_凤台淮河二桥_凤台淮河三桥选址

9月21日晚,河南周口6条货运集装箱航线大型场外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过堤下农田,最终到达漠河口。 昏暗的夜色下,宽阔的江面上,只见那些隐隐山峦般的货船,在引擎的轰鸣声中缓缓驶过。 对岸的海事部门检查站发出了几丝微弱的灯光,让夜色显得更加漆黑。 靠近漠河河口,一组房屋的门窗已被拆除。 看来村民们已经搬走了很久了。 只剩下漆黑的窗户和门洞,像一张大嘴,诉说着村庄悠久的历史和这里发生的故事。

第二天早餐后,带着莫名的情绪,记者一行从寿县出发,再次前往漠河口。 通过丰台淮河二桥跨淮河,沿淮河左岸行驶。 沿途可欣赏淮河的雄姿和沿岸的迷人风光。 人们不自觉地感觉到,淮河温柔的外表下,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

大约一个小时后,漠河口出现在记者面前。 与21日晚上相比,一切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在阳光的照射下,河水明亮如玻璃。 远远望去,沙颍河水流自西向东流淌,旋转着,缓缓流入淮河。 突然凤台淮河二桥,海浪沸腾了,两条河流就像一对恋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水边,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静静地站着,望着远方,神色略显凝重,若有所思。 “你看,这间平房就是我家以前住的房子。几年前,由于防洪的需要,我们整个村子都搬到了堤外。” 聊天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名叫徐鹏生,77岁。 河口村村民。 虽然他已经搬走了十几年,但他仍然怀念村里的捕鱼生活和热闹景象。 他说,他每天都会来这里,看一看大大小小的货船在河里来回穿梭,听着海浪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非常舒服。 “那时候,我们村还是一个大市场,市场绵延一公里多,有好几条街道,非常热闹。” 徐鹏生说,小时候,他每天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船只经过这里。 有时还能看到追踪器拉动光纤的身影。 老一辈人说,他们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正是由于水运的逐渐繁荣,人们逐渐在原本荒芜的河湾谋生,为过往船只提供食物、住宿、休息或短暂停留。 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一个村庄,因漠河入海口而得名漠河口村。 徐鹏生还向记者介绍了富阳市唯一的千年古县颍上县的历史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或许他是怀念当时村庄的繁华热闹,又或许是怀念水边生活的安逸与安逸。 徐鹏生颇为得意,不停地给我们讲起他们村里当时的盛况,每一条街是什么样子。 日日夜夜忙碌着。 最让徐鹏生自豪的是,儿子现在靠长江谋生,拥有一艘4000吨的货船,过着富裕的生活。 就连他的孙子也在做码头生意,也幸福顺利。

太阳越升越高,照耀在河面上。 偶尔有一两只水鸟飞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水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一位老人正在钓鱼,一脸悠闲而满足的表情。 聊天中得知,他叫毛长宽,是羊湖镇利台村村民。 “正是因为这里这么热闹,生意这么好,所以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乡镇,取名莫口乡。后来,由于县城调整,莫口乡被撤销,原来的辖区划分为现在的禄口镇和现在的禄口镇。”羊湖镇,结束了。” 说起漠河口的往事,原本沉默寡言的毛长宽变得更加健谈。

岸边,除了村民废弃的破烂房屋和杂草之外,剩下的就是村民种植的庄稼和零星的树木。 往日的喧嚣在这里完全消失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流变得更加繁忙。 正如徐鹏生所说,曾经往来于墨河口的一二尺长的木船、水泥船,如今已被千吨级货船所取代。 墨河口上游颍上船闸的数据显示,每天约有5万吨级船舶经过这里,往来于沙颍河和淮河之间。 记者停留一个多小时期间,6艘货船从淮河逆流驶入沙颍河,一艘拖船拖着7艘货船从沙颍河驶入淮河,向下游行驶。 而接下来……突然,记者似乎感觉到周口航运发展的繁荣时刻即将到来。 一股庄严而美丽的情感在记者的胸中流淌,从黄土航行到深蓝,从内陆大港到海运到大海,周口,从惊涛骇浪中终于找到了一条坦途前行的路,而数千万周口人民正朝着“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方向前进。 不久的将来,中原港口城市周口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吸引世人的目光。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