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15年,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进出境货物11.9万批次,货值38.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88%和24.33%; 查出不合格进出境货物3378批次,货值10.0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88%和24.33%。 分别增长66%和13.89%; 通关进出境货物73552批,货值27.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15%和下降14.31%。 共过磅11222批次,总重量686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5.27%、减少14.09%。 其中,秤重11170批次,称重199万吨; 水位计称量52批次,称量487万吨。 检疫出入境船舶2136艘次,同比下降8.83%; 检疫进出境集装箱39262个,同比下降6.28%。 进口煤炭重量同比下降17.0%,批次不合格率同比下降67.0%。 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79096份,涉及金额35.49亿美元。 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书13957份,同比下降1.63%; 发出通关订单73552份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招聘,同比增长41.15%。 共截获进境有害生物957批次,同比增长30.7%,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19种,同比增长600%,截获入境旅客携带违禁物品156批次,同比增长32.2%。 保障全省首条直航台湾的定期班轮服务,共安全往返航班92班,运送旅客24244人次,同比增长27.8%和46.1%。
对出入境人员实施健康检查2845人次,同比下降11.6%。 共为出入境人员接种疫苗4053人次,同比下降11.5%。 出入境体检监测中发现传染病65例,同比增加19例,其中艾滋病毒1例、登革热1例、疟疾4例、流感6例,梅毒9例,肝炎44例。 对回国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这是台州口岸发现的首例登革热病例,也是浙江口岸出入境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的首例登革热病例。 坚持质量分析四项制度和出口产品境外通报召回及退货追溯调查信息政府通报制度。 已七次向市政府提交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专题报告。 将目录外商品监督抽查、国外通报、退货调查、行政处罚等质量技术信息纳入风险信息管理,将风险信息应用于地方质量奖、地方名牌、进口产品评价和出口诚信企业等,取消全年43%的各类企业评价资格。 对节日彩灯出口等11个重点出口行业开展质量安全排查,组织对出口节日彩灯、童装和进口文具、服装、汽车刹车盘等重点目录外商品进行监督抽查,对21家企业42批次进出口产品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13批次,不合格率为31%。 推行动植物产品出口企业监管新模式,审核批准440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交的风险管理计划,通关时间由3天缩短至0.5天。 开展食品出口企业分类分级动态调整,探索实施报告发布模式。 查处违法案件30起,涉案金额1243.12万元,其中假冒伪劣产品案件4起。 配合市政府制定《台州市打击假冒伪劣节日灯出口专项行动方案》,会同台州市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政府主要部门出口节日灯产区等部门开展多部门联动打击出口假冒伪劣节日灯专项行动。
【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月28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台州局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系统考核优秀单位,被评为全国系统第一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服务外贸工作的“国检罗盘”、“服务惠民”、“双百扶持工程”等多次被地方政府和协会授予。 和企业。 编制印制《国家检验检疫文化手册》,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研讨、道德讲座、道德经典诵读、《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报告; 并提炼了“崇尚学习、务实、创新、诚信”的理念,是台州国家检验检疫局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双千双,共建文明”、“点亮小愿望,共建文明”共圆中国梦”、“学雷锋,多城共创”、“学雷锋、五个“治水”等活动。 局党委多次被评为台州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 所属办事处2家荣获省级文明单位,1家荣获市级文明单位,拥有国家、省、市三级青年文明号、妇女文明岗15个,一线业务窗口5个国家级、省级文明服务示范窗口1个,市级文明服务示范窗口3个。
【获得“国家政务大厅百佳典型案例”荣誉称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央政府紫光阁杂志社、人民网、中国政务网举办国家行政服务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全国273名境内单位291例(其中检验检疫系统46例)参加了审查。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参加紫光阁杂志社“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和浙江检验检疫局相关要求,台州检验检疫局精心总结窗口建设工作积极提交材料参加评选。 8月20日,台州检验检疫局提交的案例《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窗口——台州检验检疫局窗口标准化建设有特色》成功入选,为检验检疫系统六个窗口之一跻身全国百强窗户之列。 一。
【在全省系统率先推行通道式卫生处理新模式】8月11日,台州片区集装箱卫生处理通道正式开通,台州港集装箱卫生处理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台州是全国最大的废金属混合进口港之一。 2014年,台州混合废金属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量的36%。 为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加快口岸装载混合废金属的集装箱通关速度,台州检验检疫局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这一模式改革顺利启动,重点做好前期研究。 该局负责领导亲自带队到兄弟局学习调研,学习兄弟局集装箱卫生处理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处理模式台州港。 明确职责分工。 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明确监管部门、港区、堆场、卫生处理企业的职责和分工。 各单位将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进行启动前演练。 演练过程中,对物资保障、车辆管理、人员分工、加工流程等进行了全面测试和调整,确保集装箱卫生处理模式改革顺利启动。
【首次在出入境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首例登革热病例】9月15日,台州检验检疫局在对回国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这在台州港还是第一次。 浙江口岸出入境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首例登革热病例。 9月3日,一名台州游客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返回,随后几天出现低烧、头痛、乏力等症状。 9月15日,他主动来到台州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健康咨询和传染病监测体检。 检验检疫人员立即按照《口岸传染病排查救治基本技术方案(试行)》,对相关传染病进行了认真排查。 由于患者来自疟疾、登革热流行区,躯干和四肢出现弥漫性红色皮疹,考虑为蚊虫感染。 媒介传播传染病的可能性很高。 征得患者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筛查。 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登革热IGM抗体呈弱阳性,与登革热临床病例特征相符。 随后样本经浙江国际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证实,该病例登革热I型病毒核酸呈阳性。 台州检验检疫局按照规定及时向浙江检验检疫局卫生部门报告疫情,并通报当地疾控部门。
【科技商务楼整体置换方案获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基建工程4月重启。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台州局实际情况,继续采用置换方式建设新技术业务楼。 项目名称将由原来的综合实验楼调整为技术业务楼,重新办理前期所有审批手续,并对原设计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设计方案调整已基本完成,技术业务楼预审进展顺利。 8月27日至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划财务司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荀亚忠一行到台州检验检疫局调研指导更换建筑技术业务大楼。 调研组听取了台州市局关于技术业务楼整体置换情况的汇报,检查了拟置换新建业务楼及相关物业的建设用地,并对置换程序和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指导。 整体置换方案最终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

【路桥区出口机动车质量安全示范区晋升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路桥区出口机动车质量安全示范区成立于2011年,2014年行业工业总产值约为120亿元。 区内出口机动车产品包括轿车、皮卡、SUV、摩托车等品种。 拥有吉利、广汽高雄等自主品牌企业,并于2015年正式获批为国家质量安全示范区。台州局制定了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并向国家总局提出申请。在示范区成立出口摩托车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 4家企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示范企业。 路桥区出口机动车质量示范区培育并不断完善“1+4+5”创建体系。 突出“一”主体,倡导多元组织共治。 创建工作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将创建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完善组织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出台奖励激励政策,推动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政府的领导。 推动四大平台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招聘,构建特色服务体系。 充分整合和调动各级地方政府、检验检疫、协会、企业等资源,推动示范区架构下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先后打造公共质检平台、公共质检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培训平台、TBT应对平台。 示范区企业提供检测、培训、信息等服务。 配套“五个”机制,覆盖创建综合工作。 示范区联席会议、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活动、企业质量提升检查、产品(体系)现场普查制度、示范区风险管理五大机制,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以及标准化轨道。
【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实施“两通三通”,承接长江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稳步推进省级直出口,全面实施省级直出口上海口岸自12年5月11日起单月出口直放比例达到92%,位居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前列。 全面推进“通报、签字、放行”和报检无纸化工作,实现企业申报和就地报检木制品、罐头货物的电子化无纸化报检、无纸化通关。 有序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工作,在落实2014年11月启动的关检合作“三个一”的基础上,完成统一版“一次申报”系统平台对台州港进口废物原料等货物实施4379批次。 三个”。
【帮助甲壳素企业成为浙江省首批获得该类产品欧盟注册的企业】4月,浙江金科药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正式获得欧盟注册资质,其氨糖系列产品精制生产获批进入欧盟市场,成为浙江省首批获得欧盟注册的氨基糖产品生产企业。 针对浙江金科药业有限公司拓展欧盟市场的迫切需要,台州检验检疫局提供重点协助。 一是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技术标准、HACCP原理等方面的培训服务,特别是针对欧盟2004/852/EC、2004/853/EC、2004/854/EC等法规进行了专门讲解。 二是帮助企业运用HACCP原则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基于HACCP原则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三是针对目前欧盟与中国产品分类不同带来的欧盟注册困难,多方协调、积极沟通。 四是指导企业准备欧洲注册申请材料,对照欧盟标准检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督促企业整改不合格事项。 经过检验企业的共同努力,公司建立了符合欧盟法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最终被国家认监委推荐获得欧盟注册资格,为全面开放欧盟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