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2月,国务院、国防部发布《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兰州军区政委的简历,重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南六大军区。西北地区划分为十二大军区。 其中,为了巩固边疆,内蒙古、新疆、西藏军区升格为大军区,但这三个大军区只管辖本省的军事工作。 其余9个军区管辖两个以上省区的军事工作。 大军区成立时,兰州军区司令员为张大治,政委为冼恒汉。 同年9月,两人均被授予中将军衔。 其他主要军区(不含内蒙古、新疆、西藏军区)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都是上将,如北京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朱良才、邓华、沉阳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政委周欢。 许世友和政委唐亮中有些人至少有过一位上将,如成都军区司令员何丙炎、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等。 难道兰州军区的战略地位不重要吗? 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兰州军区司令员和政委都是中将呢?
一是解放战争时期职务较低。 张达志和冼恒汉都是第一野战军将领。 1949年第一野战军成立后,张大治任第四军军长,冼恒汉任第一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由于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只是军级干部,1952年他们在部队的等级受到直接影响,没有被评为军级干部。 如果你是军级干部,很可能会被授予上将军衔。 当然,何丙炎是一个特例。 他虽然也是一名陆军统帅,但战功赫赫兰州军区政委的简历,却失去了一条手臂。 他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将领,因此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和先的战功和代表性都不如何氏。 当然,他们之所以担任军级干部,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战功不足。 主要原因是第一野战军规模是五大野战军中规模最小的,只有两个军。
其次,兰州军区成立前就抽调了很多高级干部。 1955年,何丙炎跟随贺龙进入西南,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徐光达调任解放军装甲部队司令员。 彭绍辉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训练局副局长。 张宗勋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王震调任解放军副将军。 铁道兵参谋长、司令员兼政委。 上述五人均拥有上将军衔或上将军衔。 也就是说,一野将军以上军衔的高级干部全部调走了,而其他野战军的将军或上将明显多于一野。
有趣的是,20多年过去了,兰州军区司令员和政委都是上将。 他们就是著名的将军韩先楚和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