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中国铁建第四铁院、中铁建桥梁局、中铁十七局、中铁二十四局总体设计的合肥至杭州商杭高铁开工建设。电化局、中国铁建等单位。 该段(含皖赣铁路芜湖至宣城段)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商杭高铁经过10余年的前期工作和建设,全长79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已建成通车。
为什么这条大道如此美丽? 美国正面临着COVID-19疫情的考验。 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商杭高铁提前半年通车,成为铁路人“抗击疫情、保通车”的生动写照; 美是一切建设中的美,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创新的勇气,奏响了一曲展现时代之美、工程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交响乐。
设计师现场勘察设计
时代之美
商杭高铁被誉为“华东第二快速客运通道”。 九年前的2011年6月底,被誉为“华东第一条快速客运走廊”的京沪高铁建成通车。 经过九年的运营,中国最繁忙、最赚钱的高铁已经难以为继,这给商杭高铁的建设带来了机遇。
“我们从2009年开始前期研究,2015年完成设计,2015年11月全线开工后,开始现场施工。今年是我们为商杭高铁奋斗的第12个年头。” ”。 铁丝苑商杭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徐保红告诉记者。
12年来,中国高铁建设突飞猛进,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络,但也给后续铁路建设带来了困难。
“随着我国高铁网络逐步形成,新建高铁需要引进现有高铁站或对现有高铁站进行改造。” 徐保红表示,如何在保证引进工程顺利建设的同时,确保现有高铁线路、车站的绝对安全和正常运营,是我国高铁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
商杭高铁就是这方面的集中代表。 连接郑徐、河蚌、河福、合宁、宁安、皖赣、宁杭等7条现有及在建客运专线,连接商丘、阜阳、合肥、芜湖、杭州等5个铁路枢纽,介绍8 既有高铁站是我国高铁建设中衔接关系最复杂的项目。
商杭高铁巢湖东站北救济区
徐保红介绍,铁道四院与参建各方一起,凭借丰富的经验、强烈的责任感、严格的责任管理,解决了前几代人从未经历过的时代难题,实现商丘至合肥的商丘至合肥高铁。 该段于去年12月1日提前10个月竣工通车,其中合肥至湖州段提前半年通车。
商杭高铁贯穿河南、安徽、浙江三省10个城市。 是新一轮铁路建设中设计标准最高、线路最长的项目之一。 商杭高铁以商丘站为起点,途经合肥站,止于杭州东站。 共有车站29座,平均站间距28.4公里。 多站布局与运输组织的合理结合体现了铁路建设的新理念。
工程之美
商杭高铁是新一轮铁路建设中设计标准最高、线路最长的项目之一。 具有技术标准高、连接关系复杂、桥梁结构复杂的特点。 曾多次稳居世界第一。
但克服这些困难,也为商杭高铁实现了“工程之美”。
商杭高铁自2015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始终以建设高品质、精致化、现代化的高铁为目标。 经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铁路建设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亮点颇多。
是全线环保节水工作的典范,是全线中小型车站建设的典范,是铁路生产生活建筑的标杆。 还建成了第一座主跨324米、时速350公里的御河大桥,铺设无碴轨道。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采用高低塔斜拉桥商杭高铁 凤台,特高压电力走廊采用防护棚等,属世界首创,国内首创。
商杭高铁玉溪河大桥
此外,商杭高铁桥梁比例达到82.6%。 跨越长江、玉溪、淮河、颍河分别使用588米、324米、228米、220米的长距离桥梁,也使用不少48米至196米的桥梁。 大跨度、门式桥墩等特殊结构,形成了全线的鲜明特色。
尤其是主跨324米的玉溪河大桥,清除了“限速点”,安装了“中国芯”。 桥面铺设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这是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步。 首次在300米以上跨度的桥梁上铺设无砟轨道,创造了全球300米以上大跨度高铁桥梁最高行驶速度,为我国长距离跨度超过300米的高铁桥梁进入“350时代”。
列车通过商杭高铁玉溪河大桥
生态美
商杭高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这也是水利水利部严格规范铁路建设土石方管理的第一个项目。 1000kV特高压电力走廊增设防护棚工程。 为了铺设绿色公路,铁路建设者甚至不惜重金,加资1.5亿元,避开野生鳄鱼保护区,奏响了一曲工程之美与生态之美相得益彰的和谐乐章。
商杭高铁采用全国首个特高压电力线路保护棚,为高铁盖上“防护罩”
徐保红介绍,选择高铁线路时,确定两个必经车站后,两个车站之间的线路方向应为直行,优先考虑沿两个口岸之间的航空线路行驶。 “不过,生态铁路选线理念已深入人心。遇到重要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铁路建设原则上应以绕行原则为原则。” “绕行时,不可避免地会或多或少地拉长。有时,线路的设计甚至会考虑速度限制。”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鳄鱼品种,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淡水鳄鱼之一。 它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和“国宝”动物。 为避开广德县国家级扬子鳄保护区,广德南站和安吉站站址确定后,线路采取了北上绕行方案。 因为这一规划的实施,也倒逼了国内首个高铁重大技术创新“覆盖”在特高压线路走廊之下。
“在选择商杭高铁线路时,我们把鳄鱼保护区作为必须避开的控制点。” 徐保红表示,虽然多走弯路会增加运行时间和成本,但这是值得的。 的。
然而,困难也随之而来。 由于避开保护区,商杭高铁必须在皖浙边境地段“遇见”全国最高等级的特高压电力线路走廊。 考虑到这是一条供应上海的重要输电线路,不宜搬迁,高铁线路必须进行小角度贯穿,这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铁道四院隧道、结构、交通防御等专业设计专家对关键问题进行了攻关。 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现场勘察,最终决定采用防护棚孔贯穿特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并设计建造了460米长的穿越断面。 钢筋混凝土棚。
“这项技术在国内尚属首创,相当于给高铁套上了一层特殊的‘防护罩’,不仅有效保障了特高压线路下高铁的安全,而且也避免了线路搬迁对上海供电的影响。” 徐保红介绍,由于绕开了鳄鱼保护区,延长了线路,增加了棚舍,总共增加投资约1.5亿。
人性之美
随着商杭高铁正式建成通车,沿线车站已正式投入使用。 铁道四院设计的寿县站、淮南南站、巢湖北站、广德南站、安吉站造型美观、布局合理商杭高铁 凤台,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此次盛誉进一步彰显了铁四院在火车站设计领域的前沿理念和深厚实力。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使鳜鱼肥”。 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发源地。 安吉作为长三角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后花园,是杭州高铁的枢纽,其建成通车将进一步赋予其高质量、高速发展,特别是发展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建设过程中,各方敏锐地预见到安吉站高铁客流量将快速增长,并改变设计,将商杭高铁安吉站的车站规模从普通车站调整为县级站由2个站台、4条到发车线增至2个,每个站台5条到发车线,安吉站具备上海、杭州始发能力。 这种安排在我国县级站中比较少见。 也是高铁建设助力安吉发展落实“两山”理念的重要一步。 措施。
作为安吉县的第一个火车站,商杭高铁安吉站建筑立面由水平实体和玻璃百叶组成,虚实相间,如层层水花。 屋顶既有青山绿水的轮廓。 歌曲的节奏充分展现了青山绿水的特点,美丽又宁静。
铁路四源安吉站站房设计负责人方文斌告诉记者,安吉也是中国第一竹乡。 在车站建筑的深度设计中体现竹文化看似顺理成章,但表达方式却一波三折。
“通过现场考察寻找灵感,我们最终确定了银灰色车站大楼天花板上由竹编图案和茶叶组成的如意结形状。” 幸福既是劳动,又是编织。 设计团队私下称此方案为“竹乐结”。
通过规划的深化,为旅客营造温馨、健康、舒适的出行环境。 如今,安吉站雄伟地矗立在绿水青山之中,承载着对四院和全体商杭高铁建设者“平安繁荣”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