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遗产明珠之旅1)
我选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作为我的第一站,只是因为我想走一趟颍上。 丰台南站是距离颍上最近的高铁站,之前合肥、寿县等很多站都已经打卡了,下班后上海没有直达颍上的高铁,所以选择了丰台为中转站。 虽然称为中转,但对于充满好奇心的我来说,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地名都值得深入探索。
凤台县如今似乎无人知晓,但其“周来”、“下蔡”等旧称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周来国、蔡千周来、季扎封地(古代的燕蔡周来季子)等,还产生了“神童”甘洛、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的周泰、北宋贤相吕夷简等著名名人。
夜晚走出丰台南站,寒风凛冽,站前广场上飘浮着奇异的平流云。 夜宿焦港湖,据说这里也是一个风景区,也是一个影视城。 9点多了凤台,露天仍然有人唱卡拉OK。 酒店对面就是文商城。 晚上生意不多,主要是烧烤和台球室。 奥特莱斯小镇也显得冷清。
第二天一早起床,前往不远处的淮河风情文化园,一个小型的3A级河畔旅游休闲区。 崭新的九层观音塔周围,不少市民正在晨练、打球。 西数十米有一座寺庙,名“明德寺”。 据推测,寺名取自《妙法莲华经》中的“日月清净德行”,与一般所说的“大学之道在于道”不同。清明的德行”。 塔的另一边,甚至还有当地人的坟墓。 景区整体面貌比较新,在那里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坐车去了茂仙洞。
茂仙洞大概是丰台最重要的景点了,但如果在最近的公交站下车,还是需要步行1公里才能到达景区门口。 网上预订的门票不能使用。 可见丰台不重视文化旅游(丰台县没有博物馆)。 山脚下是梅园和巨大的八卦阵。
山洞依山开凿,沿入口而入。 空间比较局促。 道路两旁密布着许多耳室。 每个殿堂供奉着不同的道教神灵,如护法神屠玉垒、三清、福禄寿等,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泗州大圣、唐代道树禅师(“净”)。 《德传灯录》)等有记载,表现出道教的泛神崇拜。
石壁上刻有“养天地之义,成古今人之法”四个字。 但它们基本上都是现代人造文物的痕迹,并无古代意义。 修缮后仍保留着宗教景点的过时感觉。 甚至还有一个洞穴,里面有一个汉代的巨大石博山炉。 难道大神还不够吗?
不多时,从上洞中出来,忽见光明。 正值周六,青天寺香火相当旺盛,香客三三两两鱼贯而至。 院内有一棵和静梅树。 梅子和何子的妻子林逋,名声大噪,全国各地依附成和静梅的人很多,不必赘述。
道观位于半山腰,俯瞰淮河,视野极佳。 观后悬崖上有一个山洞,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 洞里有一种古老的感觉,门楣上的字迹已经被水沾满了。 这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 让人想起青州云门山的西夷。 石室。
那天天气阴沉,云层阴沉,风很大,许多树枝上的冰还没有融化。 三清寺门口除了一些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石碑外,没有多少古迹可循。 我们原本计划去参观也在景区内的寿唐关,重温后周、南唐时期的寿州之战的关键战场。 但由于我们不是自驾游,我们在地图上查了一下,有1.8公里的山路,而且景区内没有交通,所以只好放弃。 总体感觉,茂仙洞作为历史文化宗教的载体,底蕴挖掘不够深入,设施也缺乏。 因此凤台,其知名度远低于邻近的淮南八公山和寿县古城。
在这样的荒野中,我们不能指望叫车软件。 我们只好步行回公交车站,返回县城,在破旧的公交车站坐公交车前往下一站。 丰台汽车站连人工售票窗口都没有了。 ,直接在车站找到您需要的交通工具。
宋玉在《春秋史》中写道:“一笑迷羊城,迷夏彩”; 在南朝姜炎眼中,“夏蔡之女,处处可见,姿容姣好”; 用李商隐的话来说,“水灵无碍”。 这座名城“玉环相连,夏彩城危在旦夕”,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朦胧堆里,就像奔流不息的淮河一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