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 黑龙潭月骊珠冠、马扒泉涌宋主欢、寿唐关前巾帼杰、茅仙古洞水三湾

类别:凤台资讯 时间:2024-04-20 浏览:
凤台在县城东0.5公里处,位于淮河东岸的紫金山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两次路经此地,面对黑龙潭美景,遂吟七绝一首:“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淮河风情游”凤台集散地,三面环水,淮河绕境而过。硖山口古为“长淮津要”,被称为“淮河第一硖”

黑龙潭月里珠冠、马坝泉澎湃宋代珠环、寿堂关前巾帼英雄、茂县古洞水湾、摩崖奇神字、威农阁联民印观、老龟滩传说流、银杏树古周太原,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一种民俗。 通过丰台八景,我们可以看到博大精深的丰台文化,看透一幅天人合一的历史景象。

黑龙潭月亮珠冠

距县城东0.5公里,淮河东岸紫金山麓。 群山直出淮河中部,奇山怪壁,千山万水。 城墙下方十余米处有一个大洞,可容百余人。 墙前水极深,名曰黑龙潭。 池中有一泉,深数十丈。 每当淮河涨落时,水花溅满池壁,池中不断回荡着“扑通、扑通、扑通”的声音。 景色非常壮观。 据传,这声音是居住在洞穴中的一条龙的咆哮声。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曾两次路过此地。 他面对着黑龙潭的美景,吟诵了一首《七绝》诗:“紫金山下流水久远,忆往昔同游此地,今夜东风吹客梦”。 ,明月照青淮。” 孤舟。”

马霸拳是宋朝的欢乐

马八泉:位于毛仙洞东侧、寿丰公路(省道102线)北侧芦提山麓。 出了茂仙洞,沿102省道向南行驶,路左侧有一堵非常不起眼的围墙。 朝东南的白墙上有一扇门,门上刻有“马霸”字样。 “春”是几个引人注目的大字。 院内有一口清泉,已用水泥围墙围起来。 泉水顺着岩石的缝隙淌下来,流入一个方形的大水池,非常方便附近的居民和路人取水洗涤。

五朝十国时期(公元957-960年),赵匡胤被困南塘。 全军也人马短缺,饥渴交迫,士气大起大落。 战骑下了座位,沿着山坡往一处地势平缓的地方走去。 他连连哼哼,原地旋转,用鼻子嗅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来到了一个草木茂盛的地方。 它停下来,轮流用前蹄刨地。 越铺,它就越兴奋,哼哼的声音也越来越频繁。 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突然,奇迹发生了:泉水在马蹄下潺潺流淌,瞬间形成了一个大水坑。

看到这一幕,赵匡胤眼睛一亮,啊凤台,这是上天赐予的清泉啊! 他立即召集战士们,合力凿出一口小井,供大家轮流饮用。 众将士都喝了泉水,吃的是干粮。 短暂的休息之后,大家都精神抖擞,精神抖擞。 随后,他一声令下,众人继续攻打寿州城。

据说,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赵族很快就攻破了城池,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从此,这泉水一直流淌至今。 后来人们不断修缮,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寿堂关前的巾帼英雄

寿堂关又名“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鼎而建。 刘金鼎前来救援南唐,首先攻占了寿堂关,并在此安营扎寨。 南唐将士包围了寿堂关,刘金鼎却毫无惧色。 关门后,他还在打扮。 随后他调动战马,手持金剑冲入敌阵。 南唐将士四散奔逃。 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巾帼英雄,便称寿堂馆为“梳妆台”、“郭家楼”。

茂县古洞水三湾

茂仙洞前有一座砖木结构二层大殿。 殿面阔三间,飞檐翘起,额上悬木匾“毛仙洞”四字。 殿旁有六角亭一座; 洞附近有大禹治水遗址。 、六安旭然井、寿堂关等名胜古迹。

茂仙洞风景区面积16平方公里。 是丰台“淮河风情游”的集散地。 三面环水,淮河绕其流过。 紫金山从寿春古城北轮廓线延伸,蜿蜒向西,像一只巨臂,拥抱着西边的夏石,形成了群峰争艳的壮丽景观,被誉为“风景名胜”。淮河上的风景”。

摩崖石刻奇神字

峡山口古时为“长淮津点”,素有“淮河第一硖”之称。 位于霞山入口处的威农阁,古称禹王阁。 该阁历年不断修葺,清光绪三年重修。 清光绪三年改称农亭。 现为四柱方亭,方形石柱,石栏杆,木质屋顶结构。 上面有脊兽蹲、坐、卧,下面有兽面瓦行走。 檐。 河边以两尊精美的镇水兽头石雕为基础。 其上竖立着一对青石柱。 柱子上方的亭额上刻着“威农亭”三个大字。 柱子正面精雕有光绪、定丑年间凤台知县颜海洋的题字。 题联一对。 威农阁集古典建筑、雕塑工艺、书法于一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威农阁与民隐关

威农阁位于峡山入口处的峡石顶上,古称雨王阁​​。 该阁历经多次修缮,直至清光绪三年重修。 屋顶结构上有脊兽蹲、坐、卧,下铺兽面瓦当檐。 河边以两尊精美的镇水兽头石雕为基础。 其上竖立着一对青石柱。 柱子上方的亭额上刻着“威农亭”三个大字。 柱子正面刻有光绪、定丑年间凤台知县颜海洋的精美碑文。 题题有对联,石兽栩栩如生,书风淳厚凝重。 清代威农阁集古典建筑、雕塑工艺、书法于一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老挝龟滩头的传说

据说凤台,一旦水位上涨,海滩就会高一层。 传说从未有人见过老龟滩被洪水淹没。

古周太原的银杏树

丰台一中银杏是三国时期东吴将军周泰园林中的观赏植物。 这棵古树历尽世事沧桑,经历坎坷,包括三国争霸、吴楚争霸、中原争夺、两晋纷争、朝代更替,记录了近两千多年的史实。

在古代,人们相信许多神话传说。 银杏大人,巨蟒巨虫,能治病避灾。 相传怀远有一位姓林的旅人,将马拴在树下,马鞭系在树上。 由于赶时间,他忘记了马鞭,就回家了。 回家洗脸时,看见盆里有一棵银杏树的影子,树枝上挂着一根马鞭。 这些神话般的古树成为了群众崇拜的对象,因此人们常常祈福求药。 南边的空地上竖起了七八对旗杆,树旁炊烟缭绕。

1938年7月,日寇占领丰台,拆毁文昌宫,并在树上设立了望哨。 一日夜里,大雨倾盆,电闪雷鸣,西南方向从上到根约两丈宽的老树树皮被雷击中。 日军在承受“人怨”的同时,也看到了如此惊人的“天怒”,于是撤回了望哨,蜷缩在碉堡里。

1945年这里建校,校园内古树丛生。 丰台解放,成立丰台中学。 他们一大早就读书,在银杏树下读书。 老树“回到了它们应有的位置”并恢复了活力。

城市虽小,但积淀深厚,历史悠久!

时代变了,人变了,但繁华依旧!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