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专栏
为了使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社会所提供的岗位以及各地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指导大学生合理正确分析就业信息,做出适宜的职业选择,掌握合理的就业技能,使就业更加顺利。
很多同学会问:“大三毕业就开始找工作了,大一就开始职业规划是不是太早了?”不,大一就开始职业规划太晚了!职业规划是一种方向性的确定,它包括了你未来学习、就业的专业方向。有了它,你的奋斗就不是漫无目的的。相反,有了职业规划,你不再迷茫,你的进步是“高效进步”,直奔终点。高中错过了职业规划,没关系!还不算晚!抓住大学黄金期,尽早确定未来学习、考研、留学、入党、就业……的基本目标,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提前做好个人个性化规划。在知己知彼——做出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采取行动——评估调整等一系列的职业规划与实施环节中,我们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技能训练会更有动力,素质提升会更高效。
规划职业生涯需要了解的六件事
01
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自我评估是指个体通过各种信息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性格特征和行为倾向,从而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过程。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选择,确定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大学生应运用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如利用职业兴趣测试和性格测试、九型人格测试、MBTI测试以及周围人的评价等,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智商、思维方式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02
环保意识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中,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时,需要客观分析环境赢在职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包括社会环境、行业发展状况、企业组织状况等,只有在对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后,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有意义。
03
职业目标的确立
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强烈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设想和规划。职业目标分为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顶峰,需要经过一个人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比较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比较直接,应该是长期目标的阶段性组成部分,一般是近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
04
建立职业道路
职业路径是对连续工作经历的客观描述,而非个人对职业发展的主观感受,可用于安排个人的工作变动,从而培养和发展担任各个层级职位、从事不同职业的广泛能力。
05
职业生涯战略实施
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路线之后,为了实现目标,还需要制定职业发展策略的行动计划,职业发展策略是大学生为实现长期和短期职业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比如,为了实现目标,在知识方面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能力方面计划掌握哪些技能,采取什么措施来挖掘自己的潜力等等。计划确定之后,还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而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方便定期检查。
06
职业规划调整
在行动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评估和反馈来检查和评估行动的效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职业发展规划往往需要不断调整。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往往从大学生活开始。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不同,对未来目标的设定也不同,对外界情况不可能面面俱到,对自己的一些潜在能力也未必了解很深。因此,大学生要时刻关注自身和客观环境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要自觉地检讨自己的行为赢在职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反思自己规划的职业是否合理,检查自己的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评估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如重新选择职业、调整实现目标的时限、设定职业路线、修正目标本身等,使之更符合客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