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 王 南明皇帝朱由榔:从称帝到被绞死的传奇一生

类别:凤台资讯 时间:2024-06-15 浏览:
国虽不可一日无君,但天不可同存二日,还没有和大清国打仗永历帝和绍武帝就先唱起对台戏,自家人打起自家人来了。以李成栋、袁彭年,丁时魁、蒙正发等人结成的“楚党”,与桂王旧臣严起桓、吴贞毓等人结成的“吴党”,争斗对抗,使得朝政日衰,朱由榔只好离开肇庆,再次

【生平简介】朱由榔(1623年—1662年),南明皇帝,神宗朱灵均孙,贵端王朱常盈之子。明朝灭亡后,朱由榔凭借残部在西南一隅抗清,1646年称帝,史称永历帝。1662年6月在昆明自缢,时年40岁。他逃亡途中与肇庆有缘。

天空中飘落了大量的花瓣,遮住了月光。

借一杯,献给凤凰台。

公主热泪盈眶,上香敬酒。

我希望我能死去来感谢我的父母

这是粤剧《贵妃花·香夜》中昌平公主唱的一句歌词。清朝为了招兵买马,诱使昌平公主投降,想利用公主的影响力,让更多明末残臣为动荡的清朝效力。昌平公主假意答应,唯一的条件是朝廷释放她的哥哥朱由榔。得知朱由榔逃出京城后,昌平公主和丈夫在凤台饮毒酒,为国捐躯。

继承桂王头衔

朱由榔在父亲恭亲王的庇护下继承桂王之位,但对广西梧州府所在地知之甚少。十岁时,因张献忠攻破衡州,在梧州修建桂王府,他随父亲逃往梧州。弘光元年(1645年),其父死后,他才登基为桂王。不料京城易主,他被囚禁,死里逃生。粤剧《皇女花》中,他被昌平公主巧手救下,逃出皇城,逃往封地广西梧州。怀集县冷坑、良村一带,留下了有关朱由榔的民间传说。

怀吉冷坑距梧州不远,这里地势虽平,易攻难守,但四面环山,三面有路,逃亡十分方便。很可能天知道桂王要坐镇龙庭,所以当“真皇帝”来到这里时,就得了一个村子,取名为“龙窝村”,朱由榔所住的宅邸自然就成了“白龙居”。朱由榔逃走时,没有史官跟踪记载,能留下来的也就只有野史、杂史、民间传说和粤剧片段了。

“梁园虽好,但不是久留之地。”在龙窝村住了十天半月,朱由榔一行不敢久留,匆匆离开岗坪、长岗,沿山路向梧州方向行进。随行将军李食奇病重,不能随侍护卫,其弟李食奇不忍让弟弟孤身一人,便没有离开。兄弟二人子孙众多,将这个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如今,冷坑、梁村李姓老人仍能说出龙窝村的位置和白龙居遗址。

*肇庆? 立桥大厦*

肇庆支援南明

当清朝顺治七岁的皇帝爱新觉罗福林只顾北方不顾南方的时候,已经被宣告灭亡的明朝在两年之内突然出现了四位“真皇帝”。

第一个就是崇祯皇帝福王朱由检的堂弟朱由崧,他受到明末马士英、刘孔昭等宦官、官僚的支持,坐镇南京龙庭,改年号为弘光。然而这位弘光皇帝无能又心狠手辣,一穿上龙袍便整修宫殿,招揽戏子,生活荒淫无耻。更可恨的是他善恶不分,把好人打成贼。李瑾、高懿恭(李闯王原部下)打着“忠义”的旗号为他抗清复明,但他却奉行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政策,不愿结成统一战线。马士英和他一伙宦官、官僚贪得无厌,明目张胆地出卖官职。 一千五百两银子买一个文华宫中书,一千二百两银子买一个武英宫中书,钱不够的话,四百六十两银子买一个安察司,满足一下自己的官瘾。这样的君臣,国家怎么能不灭亡呢?可惜,扬州几十万平民血流成河,清军逼近南京,弘光帝还在吃夜宴,还喝得烂醉,没有清醒。

就在弘光帝朱由崧被清兵押回北京斩首之际,唐王朱由检在郑弘达、黄道周等残部大臣的支持下,在福州登基,改国号为隆武。隆武帝本以为一句话就能驱敌千里,却没想到皇帝的话只在太平盛世有用,在动乱岁月中却落得狼狈不堪。 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646年,担任总督的郑芝龙不听儿子郑成功的忠言,与投降清朝的洪承畴订立城盟,并把仙霞岭二百里驻军全部撤走,任由清军进驻,吓得隆武皇帝从龙床上滚了下来,虽然逃到汀州,但终究是个俘虏,被押回福州斩下龙头。

第三、四任皇帝分别是隆武帝的亲弟弟朱由樾和神宗朱灵均的孙子、思宗朱由检的堂弟朱由榔,他们一个在广州,一个在肇庆,同时登基,同坐龙庭。

一众新官旧臣到广西拥立新皇帝,登上彩舟东行肇庆。23岁的朱由榔登基凤台 王,仅当了两年桂王,气势十足,重任在肩,先沐浴香水,到宝顶寺拜活佛,以肇庆府衙为金殿,接受群臣贺贺,开国号为永历,撑起了南明王朝的半壁江山。

*立桥楼曾是南明永历皇帝的宫殿*

另一边,朱由瑄乘船从福建逃到广州,收集了戏班的龙袍玉带和皇冠,在大学士苏观生、老臣梁鸿、将军林察等人的支持下,建立了邵武王朝。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不可一日无同。在与清朝开战之前,永历皇帝和邵武皇帝就开始互相对峙,他们自己的家族成员也开始互相争斗。

正值朱棣与朱棣交战之际,明叛军童养嘉、李成栋率两路大军连夜攻打广州。当了仅两个月的绍武帝朱由偃效仿崇祯皇帝,在宫中以长白绫自缢。大学士苏观生也以同样的方式自缢。面对强敌,永历皇帝无奈退守梧州。

民间斗殴结束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叛王李自成的部队从湖广迁徙而来,决心联合明朝抗清。各路军队相互配合,共同作战,牵制了清朝军队,阻止了清朝主力南下,迫使清军退守湖南,转入防御状态。各地五十多万军队高举明朝旗帜,拥护永历皇帝。这种情况对南明政权十分有利,也坚定了朱由榔复国报仇雪恨的信心。

*阅江楼是南明永历年间的“军事要塞”*

朱由榔意气风发,镇守岭南,他的忠臣瞿十一思智勇双全,浴血奋战,接连击溃了李成栋的进攻,湖南、广西接连取得胜利。广东的东莞、顺德、增城、高明等地,反清义军纷纷起义。前大学士陈子庄组织义士抗清,立下大功,迫使李成栋放弃桂林,返回广州。陈子庄虽然壮烈牺牲,却为瞿十一思乘胜追击创造了机会。一举收复了梧州,让一直在全国征战的永历皇帝回到桂王府休养。

官员的优厚俸禄,赢得了南明士兵的支持

这期间,又发生了一次戏剧性的转折——李成栋一驰归明。原来,李成栋是史可法重格部旧将,只因觉得自己的地位太低,才投降清朝。广州刚被攻占时,他就藏起了两广总督的印章,等待顺治皇帝的任命。没想到清朝却把两广总督这个职位给了另一位投降将军佟养嘉,这让李成栋十分气馁。此时,江西投降将军金胜焕也因地位低下,一心要归明,他给李成栋送了密信,答应举旗附和,这进一步扩大了永历皇帝朱由榔反清的势力。然而,朱由榔这般屡屡投降清朝又归明朝的理由,又怎会不明白呢?无奈之下,他只能用高官厚禄来满足自己的贪欲。

江西、广东同时收复,李成栋被永历帝封为惠国公。李成栋力劝永历帝将广州作为自己的行宫。为了不让李成栋借永历帝指挥功臣,瞿十一思力劝朱由榔“移居桂林,再谋大业”。朱由榔不敢得罪李成栋这个白眉虎,自然也不能认同瞿十一思这个忠臣的意见。他下定决心不去广州、不去桂林,选择了自己登基的发祥地肇庆。这的确是一个在间隙中想出的明智之举。

*披云楼是文武官员议事、治国的地方*

内乱结束南朝

主意已定,朝中文武百官忙得不可开交。惠国公李成栋召集能工巧匠,亲自督工,赶制了一艘有三十三个舱室的“龙舟”,迎接永历帝朱由榔从梧州回肇庆。选了一个吉日,恰逢吕宋、欧洲使者前来祝贺之时,这在乱秋难得一见的喜事。这一天,“鼓乐迎帝辇,微风摇锦帆”。

但江岸数百里旗帜蔽日,十余艘大船紧随其后,龙舟快到肇庆府,文武百官已沿江而来迎接皇帝。龙舟靠岸,李成栋率先亲自抬着御轿前往皇宫凤台 王,这让渠十四和老臣们气得心如刀绞,这也为日后的明争暗斗埋下了伏笔。

朱由榔坐镇肇庆龙庭,红云翻滚,北风呼啸,将本已注定灭亡的大明王朝又撑了十六年,书写了南明的历史传奇。长平公主用自己的命换取永历皇帝的命,这可不是白费。

*永历政权最终垮台*

有一句话值得我们记住:“堡垒是从内部攻占的。”

南明与清朝抗争十六年,最终却不是败在清朝顺治皇帝手里,而是败在了南明自己的内部斗争中。由李成栋、袁彭年、丁师奎、孟正发等人组成的“楚党”和桂王旧臣颜齐焕、吴振宇等人组成的“吴党”互相争斗,导致朝政日渐衰落。朱由榔无奈之下,只得离开肇庆,再次西征,永历王朝也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