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从民间广场到舞台的歌舞艺术之美

类别:凤台资讯 时间:2024-06-26 浏览:
花鼓灯,是我国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一带农村十分盛行的歌舞形式。花鼓灯中女子叫兰花,男子叫鼓架子。花鼓灯美丽的传说特别是1932年,淮河流域人民为了庆祝大灾后的丰收,大闹花鼓灯,这一时期,花鼓灯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舞蹈动作更丰富。花鼓灯在民间流派众

花鼓灯是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农村十分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相传最早的花鼓灯只是跑动队形,几个简单的动作,几个扭动。后来,淮河洪水退去,庄稼丰收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人们就开始在花鼓灯上做文章。花鼓灯由此从自娱发展到表演,丰富了舞蹈动作和表现力。解放后,绚丽多彩的花鼓灯再次受到舞蹈工作者的重视。经过不断的传播和改进,花鼓灯由原来的民间广场表演形式发展成为舞台表演艺术,并不断得到提高。

花鼓灯舞蹈包括舞蹈、歌唱和小品,歌唱时不跳,舞唱时不唱。民间人们给花鼓灯艺人起了“小金莲”、“小白鞋”、“草上飞人”等绰号。不难看出,花鼓灯舞蹈十分注重步法,动作流畅,停顿自如,收放十分分明,不仅有快慢、力度的对比,还有扭摆、刚柔、动静的对比。舞蹈中男子还有精彩的翻腾动作。花鼓灯中女子称为兰花,男子称为鼓架,男女表演都非常细腻。手帕、扇子是花鼓灯舞蹈的表演道具,运用十分巧妙,在众多道具相同的汉族民间舞蹈中尤为突出,使之在北方既有刚劲古朴的一面,在南方又有灵动优美的一面。

花鼓灯艺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享誉全国乃至国际。作为中国汉族民族舞蹈的杰出代表和我国九亿农民的艺术代表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在世界舞蹈艺术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被誉为“东方芭蕾”。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等专业学校_安徽省凤台花鼓灯_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

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灯的美丽传说

相传上古时,淮河之滨的涂山国,禹的后代为纪念大禹和女娇,在涂山上修建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要举行禹王庙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据说花鼓灯就是从那时发明的。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等专业学校_安徽省凤台花鼓灯_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

但花鼓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流行于淮河流域怀远、凤台一带。”其实,自宋代以来,这种将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通过情节、人物来表现朴素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感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潮流,也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花鼓灯把以情节为主的二人歌舞和以情感为主的集体歌舞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的出现,应是符合宋代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潮流的。说花鼓灯起源于宋代,更为贴切。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花鼓灯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以蚌埠怀远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二十多个市县的风貌。 特别是1932年,淮河流域人民为庆贺灾后丰收,大肆搞花鼓灯,这一时期花鼓灯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舞蹈动作更加丰富。

花鼓灯在民间流派较多,从流传地域和表演风格上看,大致可分为风派、怀派两大流派。风派重男女人物感情交流,动作小巧玲珑,优美细腻;怀派重动作轻快灵动,洒脱奔放。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