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教练客户小 A 的经验分享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6-27 浏览:
与其让职场人学会戒掉情绪,管理情绪,不如让情绪自然流动,使负面情绪转化为正向的动力。一边不接受现实,一边心存幻想,是走不出情绪内耗的原因,而内耗的根源,则是自我认同出了问题。但这也恰恰是一个成长的契机,看见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承认自己的情绪,把对外界

点击上图进入“趣味辅导平台”

首次预约教练,享68元特惠价

我有一种感觉,如今的职场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负面情绪之中,从半个多月前的百度副总裁曲静的黑红事件就可以看出,职场中没有一个人不被情绪所困扰。

尤其是中层管理者,他们夹在老板和下属之间,既要照顾上下级,又要关注KPI,很容易疲惫不堪。

更别提那些辛苦劳作的人民了,他们没有自主权,甚至可能看不见。

那我怎么能不激动呢?只是我的工作比较重要,所以我只能忍气吞声。

然而心理学研究证实,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反而会以更强烈的形式出现。

与其要求职场人学会排解和管理情绪,不如让情绪自然流淌,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动力。

我的辅导客户小A就经历过这个过程。

小A今年刚满30岁,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公司的中层,可见工作能力之强,他所带领的团队业绩在整个公司也是遥遥领先。

将军强手下无弱兵,所以当公司有晋升机会时,他自然而然地觉得这个职位应该给到自己的团队,于是就极力向老板推荐了一名下属,但是结果并不如他所愿,和老板沟通之后也没有结果。

这导致下属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小A感到很愧疚,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来找我。

他垂着眼帘,在视频那头无精打采地说道:“我想知道,如何安抚下属,共同为下一次升职努力。另外,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沟通能力太差,导致我的团队成员无法升职。我想探讨一下,以后如何与上司更好地沟通。”

他接着补充道:“我对所发生的事情感到难过,我的下属也是如此。我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争取。事实上,我今天早上已经和老板沟通过了,但似乎没有改变的希望。”

看着他那一脸自责和悔恨的表情,我不禁感叹队员们能跟随这样的领导真是幸运。

但同时,我也看到小A现在的思绪一片混乱,陷入了感情的内耗,他只看到处处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人们在选择教练时最主要的抱怨之一,客户心里有很多问题,教练的工作就是从无数的线索中找出一条线索,和客户一起解开这个结。

我直接问小A:“你们刚才说要不要安抚下属,要不要再争取一下,此刻你想要什么?”

他似乎下定了决心说道:“我要评估一下我们自己,处理这件事情是否有问题?以后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

我接着问:“你在处理什么事情?”

他提高了嗓门,“处理不公平的结果!这种事情需要和老板沟通,但我觉得结果已经确定了,沟通毫无希望。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时候,影响我们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

小A现在既不接受结果,也不放弃幻想,陷在“应该”的心态里,无法容忍现实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

我看着他的眼睛,平静地说道:“我感觉到你此刻有一些情绪。你能告诉我你的感受吗?”

小A动情地说:“我很重视下属,希望他们一切都好。我跟老板就这件事沟通过几次,但他没有回应。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沟通,心里很委屈。”

我们表现​​很好职场心态故事,应该晋级,但是却给了其他球队,我很难接受!我觉得很不公平,很失望!”

每种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未满足的需求,但情绪中的人往往陷入其中,被自己的情绪蒙蔽了双眼。

于是我问他:“这不公平和失望的背后,还有其他的期待吗?”

小A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希望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能有一个公开、公正的制度!”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原则:凡是遭受苦难的人,都会改变。凡是改变的人,都会受益。

但顾客的问题往往是:他们希望别人改变。

作为教练,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客户发现问题并陪伴他们改变。

我强调道:“你对自己有什么期望?”

听我这么问,他明显有些疑惑:“对自己有要求?我还没想过自己,现在满脑子都是别人对我们做的不公。”

我说这话的时候,他语气毫无变化,我就跟他分享了我的感受,说:“我看你讲到不公的时候,语气还挺平和的,这背后还有什么原因吗?”

小A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激动的说道:“太多了,我不能接受!这么不公平的规定,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本来我的业绩目标比较高,现在却一点动力都没有,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真的很影响士气啊!”

我觉得我特别能理解眼前的小A。

他就像一个船长,要按照上司的要求,朝着KPI靠拢,时刻应对市场动荡职场心态故事,指导下属,但一路上,团队没有得到任何补给,他当然又生气又着急。

看到小A渐渐敞开心扉,我便给他反馈:“从一开始我们谈的人事晋升问题,到现在完成业绩的动力,今天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有什么想和我讨论的?”

小A这时候才坚定的回答:“我希望你能帮我转变一下心态,帮我想想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我不能一直带着这种情绪,对我自己,对下属都不好。”

经过几圈的循环之后,客户的注意力从向外看转移到关注自己的情绪上。

看清自己的情绪是变得更好的第一步。

我问小A:“你现在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他明确的吐露了几个字:委屈、愤怒。

他接着补充道:“我一直在想,我没能升职,责任到底在谁身上,我对公司也有很多不满。但如果我继续拒绝接受,就会影响我的工作,所以我需要尽快摆脱这种局面。”

我仿佛在他的心中看到了大象与骑象人之间的冲突,我要做的就是跳出这个限制,带他去一个新的地方。

我问:那假如你走出来,不再想这件事,那你会是什么状态呢?

他想:“我又恢复到以前的工作状态了,没有怨言,和下属沟通,专心做业务。”

但他摇头说道:“可是我现在无法摆脱这个困境。如果你不给我一个我能接受的理由,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小A又陷入了问题的泥潭。

我又问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阻碍了你从一个受委屈、愤怒的人,变成不抱怨、专注于重要的事情呢?”

小A像是在自言自语:“我不知道。就算你现在告诉我,‘这是我老板的问题,他错了’,我可能也会接受。”

我立刻照做,重复了他的话:“好,那我就重复给你听,说‘这是他的问题,他不应该这样做’。”

小A生气地说:“就是啊!他不公平,他为什么就不能公平一点呢?!”

我还是重复一遍:“他不公平,为什么他不能公平一点?”

生活中我们如果人云亦云,别人会觉得我们不正常,但教练是客户的镜子,如果重复他们的行为能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需要,我们就会这么做。

小A看着我,挠了挠头,苦笑着说道:“还是不行,我还是接受不了。”

我好奇地问道:“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个障碍消失了呢?”

小A又低下头,想了想之后确认道:“我要怎么和下属沟通,才能不带上自己的情绪呢?看来我又回到了起点,我该回去思考如何安抚下属了。”

职场心态视频_职场心态故事_职场心态故事及感悟

我从他的语气中听出越来越肯定,于是问道:“这就是障碍吗?”

我明显能感觉到小A的语气上升了:“嗯,如果下属的情绪平复下来,又没什么问题,又积极投入工作的话,我应该能够消化掉!”

我继续问:“假设你已经安抚了你的下属,他也对你的努力与理解表示感谢……”

小A接过话茬,语气强硬地说道:“下次再努力吧!如果不是我的问题,下次有机会我会提前跟老板沟通。”

我告诉他,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精力更加充沛了。

他点头,再次确认:“看来,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安抚下属了……”

这时,我们又回到了原点,但我知道,虽然绕了很大一圈,但一切并没有白费。

他已经不再是刚来时的那个他了……

我诚恳的告诉小A我对他的看法:“我看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者,此时你需要考虑的最大障碍是如何帮助你的下属。”

小A终于轻松了一些笑着问我:“你为什么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经理呢?”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你认为一个好的经理是什么样的?”

这时,小A的语气轻松了许多,他说:“我知道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不同的特点,我自己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点,并帮助他们发挥出来,所以团队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很信任我,支持我!”

我知道有些管理者擅长为下属争取资源,有些管理者对业务有很高的市场敏感度和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但这些都不是我最擅长的。”

顿了顿,他又有了新的感悟:“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我忍不住问他:“那么你想成为怎样的经理呢?”

小A的目光柔和了下来,仿佛望向远方,满意地笑着说:“我现在很享受,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也知道我的弱项就是数据分析,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方面有更大的成长,也希望能够得到老板更多的认可。”

看到他放松下来,我也像他一样松了一口气,问他现在感觉怎么样。

他笑着说:“好多了,现在好像没有什么情绪困扰,心里轻松多了。”

我好奇的问:“什么清啊?”

小A眼睛明亮的看着我,认真的说:“别再被情绪所困,慢慢走出来,别那么固执,你会看到更多。”

在教练思维中,有一个逻辑层次结构,环境、行为和能力为下三层,价值观、身份和愿景为上三层。

第二层次的身份是决定思想、言语和行为的关键,它的应对方式是: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做出一定的选择,采取一定的行动。

当小A认定自己是一名“优秀管理者”之后,所有怎么做、该做什么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他说得很明确:“帮助下属更快地走出情绪,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反思自己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下属一起成长、进步!”

看到小A由皱眉变成微笑,我也放心了。

人不是植物,遇到事情有情绪是正常的,但让人痛苦的并不是情绪,而是情绪带来的内耗。

拒绝接受现实而心存幻想,是无法走出情绪内耗的原因,而内耗的根本原因就是自我认同问题。

但这也是成长的机会。如果你能看到自己最深切的渴望,承认自己的情绪,并将对外部世界的“应该”思维转变为对内心的思考,解决问题就会变得自然而然。

辅导结束后不久,小A还给我发短信,说从那以后他一直在鼓励和认可下属,帮助他们找到能力上的突破。现在他的下属工作积极性很高,他自己也在公司里寻找机会推动改革,推动绩效晋升。

我仿佛看见他走向晴朗的天空。

故事原型/小A采访及撰写/瑶瑶教练/惠峰荷英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