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灯是我国极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民间舞蹈,有“淮河畔兰花”之美誉。2006年5月20日,安徽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安徽花鼓灯安徽花鼓灯是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流传于安徽省淮河流域,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比较完整的文化艺术体系。安徽花鼓灯有歌有舞,艺术风格十分独特,艺术语言十分丰富。另外,安徽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十分雄健古朴,整体风格欢快热烈,动作自由大方,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安徽花鼓灯的音乐来源于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十分多变。 有高亢激昂的节奏,也有柔美新颖的曲调。2、安徽花鼓灯三大流派的风格与特点如果要追溯花鼓灯的历史,就得追溯到宋代去探寻,即便从现在的花鼓灯表演形式,也可以发现它带有宋代舞蹈文化的印记。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花鼓灯原始风貌的详细观察,可以发现花鼓灯本身就体现着宋代历史文化的基因。与很多原始功能明显的舞种相比,花鼓灯的技巧、表演以及艺人的职业特征更加突出,与一般的世俗文化相比,它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但同时也带有浓厚的民俗气息和群众的自娱自乐色彩。
安徽花鼓灯兴于明代,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花鼓灯流传于安徽省淮河沿岸,在不同的地方,其花鼓灯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安徽花鼓灯的流派分类有两种分类形式,一是以地域为分类范畴,二是以名家为分类范畴。本文主要论述按名家划分的花鼓灯三大流派的风格与特点。 (一)冯派 冯派花鼓灯主要以冯国培为代表,艺名小金莲。表演花鼓灯时,他的动作很大方、潇洒,因此他演绎的人物十分俊秀、风韵十足,给人一种深情厚谊的感觉。 在表演过程中,他既继承了花鼓灯的艺术精髓,同时又能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相关的创新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以脚滑、节奏感强、身姿优美、情感真切、生态美为核心的冯派艺术。他创作的《野鸡溜》、《斜塔》、《转角》等舞蹈动作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十分激情奔放,同时又特别富有表现力,是我国安徽花鼓灯的典型、经典代表。(二)陈派陈派花鼓灯的代表人物是陈敬之,艺名一点仙。从动作特点来看,颤动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通过该类动作,结合优美、多变的手巾花扇,形成了“颤、抖、摇”的风格特点,在我国花鼓灯艺术流派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使人们从动作上就能判断它是否是陈派动作。

陈敬之在花鼓灯的表演中,继承了凤台派花鼓灯老一辈艺人所创造的步法和身法动作,但他并不墨守成规,他会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通过自己的思辨和创新,产生更加多样的效果。他所表演的动作非常快速、新颖,人们在欣赏的时候凤台花鼓灯是安徽的吗,会感觉到他的动作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经过精心的打磨,给人一种自然、朴实的感觉。 (三)郑派 花鼓灯郑派中,典型的代表是郑九如,艺名小白邪。她的舞蹈动作最大的特点是动作比较舒展,同时又比较自由、灵动,给人一种干净、有节奏感的特点。郑九如善于塑造一些温柔、优雅、热情、自由奔放的仕女形象。因此,在花鼓灯动作的选择、设计和组合上,他更倾向于为仕女形象服务,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个人特色和风格。 郑九如在表演花鼓灯时,尤其善于塑造性格坚强傲骨的农村姑娘形象,因此,他在自己的风格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体现出舞蹈飘逸流畅、舞姿优美的特点,是淮北派很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三、安徽花鼓灯在舞蹈创作上的提炼与发展(一)神韵创造突破传统在花鼓灯的表演中,要尽力把握花鼓灯的神韵,这样才能刻画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和生活中的具体角色。
这样的创作方式,并不需要完全按照花鼓灯的固定动作来进行,但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这样的作品可以称为舞蹈,但绝对不是花鼓灯舞蹈。那么,花鼓灯舞蹈一定要用锣鼓来表演吗?一定要用扇子、手巾来表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我们在创作舞蹈的时候,只要把握住花鼓灯的韵味来表演就行了,并不需要完全按照传统的程式来表演。特别是在设计动作的时候,只要把握住花鼓灯动作的风格特点,然后根据所要创作人物的需要,对花鼓灯的灯头进行适当的变形创新,甚至夸张、缩小,这样这些动作才能更符合人物的表演需要。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创作,花鼓灯舞蹈就会因为缺乏创新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被人们淘汰。 (二)合理的动作选择对于安徽花鼓灯来说,它的动作和形式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这些动作的存在,才使得舞蹈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同时更加生动活泼。在舞蹈创作中,要加强对花鼓灯动作的选择和设计。首先,作为舞蹈创作者,要掌握花鼓灯丰富的语汇和丰富的编舞技巧。其次,在整体的构思上,要明确花鼓灯的主体,是什么样的人物,需要什么样的具体情节。

再者,在设计开场动作时,要根据人物的需要和剧情的发展,将花鼓灯的动作运用在其中,不要为了动作而动作,尽量使每一个动作自然、大方,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徽花鼓灯洒脱、潇洒的风格特点运用到舞蹈创作中去,发挥出来。四、结语综上所述,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流派的花鼓灯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如果在舞蹈创作中能恰当地运用这些风格特点,就能使舞蹈创作得到更好的提炼和发展,从而促进花鼓灯舞蹈的发展。安徽花鼓灯三大流派的风格特点分析及其在舞蹈创作中的提炼和发展◆赵贝贝(安徽省蚌埠市文化馆)【摘要】安徽花鼓灯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东方芭蕾舞”,其不同的风格特点各具特色。 如果在舞蹈创作中将这些风格和特点提炼和发展起来,安徽花鼓灯舞的创作就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关键词】安徽三大流派 花鼓灯 风格特点 舞蹈创作 提炼 发展 理论研究 248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