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随着求职季的临近,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简历成为了求职的关键一步。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40%的大学生在撰写简历时会将实践经验作为核心内容。
“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都是用模板,投递简历多了之后,就尝试自己制作了。”毕业季来临,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连世龙和同学们都在找工作,忙着制作、投递简历。他说,自己的简历更能凸显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看起来不像是别人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否为每一份工作都创建一份特定的简历?
在制作简历的时候,你会选择使用在线简历模板吗?
哪些内容会作为简历中最核心的部分呈现出来?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就这些问题对492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823人,占37.05%,女性3097人,占62.95%。
调查结果显示:
如何为不同的工作准备简历
55.4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我会为每一份工作准备一份具体的简历”。
36.42%的人选择“我会为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制作一份专属简历,其他工作则使用统一的简历”,
8.13%选择“会使用统一的简历,不会制作不同的简历”;
使用简历模板
82.85%选择“以在线简历模板为基础,根据自身情况做重要调整”。
8.82%的人选择“完全使用网上的模板来制作简历”,
8.33%选择“自主创建自己的个性化简历”;
在简历内容方面,41.79%的人选择以实践经验作为简历的核心内容。
其中选择专业技能的占25.87%,选择实习经历、教育经历、获奖情况、兴趣特长等的学生分别占11.69%、10.77%、5%、2.66%。

大学生重视简历写作,但看法不一
“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准备简历时也要体现出来。”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学生郭家喜说,在准备简历时,他会针对各家公司不同的侧重点,制作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体现个人的优势和特长。
玉溪师范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田雅欣也持类似观点。她表示,即使是同一个职位,不同公司的要求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公司或不同职位准备具体的简历。“如果投递同一份简历,不会有任何变化,一些需要突出的能力可能会被掩盖。”
连世龙根据自己和同学的经历告诉记者,根据应聘的不同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一方面可以给HR留下一个好印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制作不同简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山东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郑月欣表示,自己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做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其他工作可以统一用一份简历。她认为,简历是需要精心准备的,但由于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份工作都专门写一份简历。“做简历的精力,取决于你对这份工作的重视程度。”
那么,在制作简历的时候,你会参考网上的模板吗?
郭嘉熙、田亚欣和连世龙都选择了见面。
郭嘉熙分析称,网上的模板样式丰富、美观,会比自己制作简历好看,而且节省时间。田亚欣也称,网上的简历模板大多是根据需求或者HR的喜好来制作的,可以减少一定的制作时间和精力。
但如果只是用模板,简历就千篇一律了。郑悦欣表示,如果完全用模板,简历特色就会丧失,实际经历和获奖也会受到限制。“最好的办法是,以网上简历为基础,根据自身情况做重要调整。”
郭嘉熙还表示,网上模板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内容分布比较固定,所以他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模板基础上做出重要的调整。
对于简历上展现的核心内容,郑悦欣表示,专业技能会特别突出,“为了体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更有优势,让公司知道自己对这份工作有充足的了解和信心,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
郭嘉熙和田亚欣选择了实习经历。郭嘉熙告诉记者,实习经历更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在实际工作时,它比大学里的其他经历更有说服力。“获奖、专业技能等也是很重要的理论数据指标,但我个人认为,它们比实习经历实用性要差。”田亚欣还表示,实习经历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或缺性”,这才是找工作时需要凸显的。
连世龙认为,应该重点展示自己获得过的奖项。“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专业能力,HR可能也会更看重这一点。同时,在找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时,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建议准备一份好简历的五个步骤

“大部分学生只是把简历当成求职的工具,其实简历是整理自己过往经历的有效方式,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做简历,每年学年结束时整理自己的简历,每年在简历上填上几个光辉时刻或者几项必备技能,是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节奏。”山东大学(威海)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彦涛说,大部分学生的简历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很优秀,忽视了企业的需求。
看到这一调查结果,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马力表示,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准备专门的简历是非常正确的做法。首先,它体现了学生求职的积极态度。简历要有针对性,在求职时,简历的“定制化”和“精准化”,会让HR在众多简历中看出求职学生的意图;其次,它体现了求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不会盲目投递简历,而是有备而来,满怀诚意。
那么,如何创建一份高质量的简历呢?
王彦涛认为,简历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特点快速的呈现给别人,需要特别突出两个字:“快速”和“特点”(特点最好是公司要求的)。
对此,王彦涛建议:
首先,梳理经历,形成个人简历。提前花点时间梳理自己,尽量详细丰富,包括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实习经历、兴趣特长、成绩等。
第二,要深入分析岗位招聘要求。要深入分析要求背后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比如行政助理岗位的招聘要求是“接待客户拜访”,显性需求可以理解为“懂礼仪”、“口才好”、“沟通能力强”等,隐性需求可以理解为“形象端庄大方”、“英语好”等。
三是分解相应的个人经历。合理分解简历,找出与岗位招聘要求相对应的经历。以行政助理岗位的招聘要求为例,分解出对应能力要求的个人经历,如担任教师助理、参加学校辩论队、担任活动主持人、参加学校礼仪队等。
第四,用数字和细节突出所需能力。例如,“参加过学校辩论队”可细分为“第一,负责招募5人组建辩论队并负责组织日常训练;第二,鼓励和说服队员在第一场比赛失利后积极参加新的比赛;第三,比赛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30支队伍参赛)”。
第五,精心安排内容。“一份好的简历不是描述你是谁,而是告诉别人,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即使是同一家公司,如果职位不同,简历的内容和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公司重点关注的内容,应该尽量放在最前面、最显眼的位置。”
此外,王彦涛认为,简历还应简洁明了,“一页简历”即可;版面设计要美观,并突出前述“特点”。
马莉还对大学生撰写简历给出了一些建议,她表示,学生在简历中呈现“教育经历”、“实习经历”、“获奖情况”、“兴趣特长”、“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等信息点时,应重点突出在校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经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马莉建议,在简历中,应重点列出与应聘公司(单位)和职位相关的信息,对方可能不重视的内容要淡化甚至删除,特别是招聘简章中明确列出的符合职位具体要求的信息点社会实践经历 简历,应放在黄金位置(一般在A4纸上1/3处);简历要有逻辑地分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让HR一眼就能找到相应信息的位置;教育背景、实践经历、项目经历等栏目应采用“倒序法”,即先写最近的,后写最远(最早)的;简历的语言表达要简洁,一页为佳。
王彦涛强调,简历作为求职的敲门砖,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进入毕业季的大学生一定要掌握简历写作的基本技巧,才能突破“简单”,向“求职”勇敢迈进。
他建议大学生要精心准备,大胆投简历。“不要怕公司有多高端,也不要怕自己不够优秀。公司关注的是你的能力能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也就是你在这个体系里有没有生态位。可能是高生态位,也可能是低生态位社会实践经历 简历,但可以肯定的是,优秀的人不一定能进优秀的公司,反之,普通的学生也能进优秀的公司。所以,每一位同学都需要精心准备,大胆投简历。”
- 结尾 -
记者:王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