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场性别平等”话题愈演愈烈,平等的提出是因为不平等,那么不平等到底在哪里呢?
先说女同性恋吧,性别平等这个话题本来就是从女性的角度提出的。
那么女同性恋者在职场最容易受到“不平等”对待的场合是哪些地方呢?最常见的就是进入公司的第一步——招聘面试。
不少女网民抱怨,很多职位明明男女都适合,但在面试过程中却只留男性,即便招收女性,也要求她们已婚生子。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家庭情况:
家庭状况看似不重要,但其实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女同性恋者是否结婚、生子。
现在国家对女同孩子照顾的很好,除了保险和补贴,还有带薪产假,顺产6个月,剖腹产7个月,产假结束后返工每天还有1小时哺乳假。
但很多公司有些特殊部门和岗位,就只有一个人,多一个人浪费,少一个人又不行,如果要请六七个月的产假,怎么办?只能再雇一个人。
现在问题来了:6、7个月后,妈妈回家了,公司该给她安排什么工作?新员工是不是应该调走,回到原来的岗位?这对新员工来说不是不公平吗?我们都是公司的员工。
安排新妈妈到其他岗位工作?她愿意吗?而且她已经休了6个月的产假,现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工作?这些都是让公司领导头疼的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的新闻报道说,有的女同志参加工作的时候没有怀孕,但是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说怀孕了,所以就不敢给她们安排一些累活儿,是吧?
她在公司轻松了几个月,到了休产假的时候就直接休了,然后产假一回来就辞职了。
整个过程合理合法,老板遇到这样的人能怎么办,只能默默受委屈,然后批评HR经理:你看看你找的是什么人!?
如果员工是男性,则不会有这种影响,陪产假只有七天,而且生多个孩子也没关系。
对于已婚有孩子的女性来说则无所谓,以现在的生活压力,如果她们想再生一个孩子,估计得等上几年再做准备了。
所以很多公司和职位在招聘的时候都会设置隐形门槛:你是女性,结婚生子了吗?没有!好的,那你回去等通知吧。
2、工作耐受力,可分为工作量耐受力和工作时间耐受力。
在对工作负荷的承受能力上,男同性恋者普遍比女同性恋者要好,当然,意志坚强者则另当别论。
比如一些繁重、辛苦的工作,虽然女性可以做,但执行力不如男性。比如仓储、订单跟踪,有些货物很重,你们女性搬起来不容易,对吧?然后给你配一个男助理?还不如干脆雇个男同志,把他当牛用也没关系。
至于对长时间工作的容忍度,男性在这方面比女性要好。你看,公司里留下来上夜班的,大部分都是穷男人。
首先这也跟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有关,在家庭生活中,女性往往要兼顾做饭、做家务,还要照顾孩子和老人,这导致女性加班并不是很方便。
其次,女同性恋者的生理特征也会影响到她们的工作时间,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听说国外有些女白领就很狠,她们不惜吃药,甚至做手术来避免这种生理上的影响。
以上两点也是大量城市女白领不愿结婚生子的原因,因为生孩子可能就意味着自己准备被替代。再跳槽?那就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
说完了女同性恋,我们再来说说男同性恋。
啥?男人也遭遇不公平待遇?

当然,男性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遭受的“不公平”对待更为直接。
女同志做错了事,可能只是批评几句,但男同志就不一样了,直接骂,而且是两三个办公室都能听到的那种。
当发现同事之间发生矛盾时,如果是男女之间,不管谁对谁错,只要不是太明显,人们总会下意识地站在女同志那边:你一个成年男人为什么要跟女人争吵?你一个成年男人就不能大度一点吗?
就像电视剧《黑灯塔》中被女导演诬告性侵的丁山,在真相揭露之前,人们潜意识里都认为错的一定是他,即使后来证明了他的清白,却依然饱受诟病。
需要加班的时候,如果有选择的话,老板肯定会选择留下男性。如果女同志说“我要回家做饭接孩子”,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但如果是男性这样说,虽然也没什么不妥,但总会有人劝你,男人还是以事业为重。
说起社交场合,可能有人会觉得女性在宴会上更容易被劝酒,但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酒量不好的话,最多会要求喝一点,如果不方便喝酒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被强迫。那种被强迫喝酒的场景,也只会在电视剧里出现。在公众场合,大家都会保留一些个性。
如果是男同志就不一样了职场男女平等,双方没那么多顾忌,酒量才是真心,没醉就别想离开。
不过,如果你浑身带着酒味回家的话,你可能会被骂。
————
其实,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男女受到差别对待在所难免。当你站在你这边的时候职场男女平等,对方就是错的;当对方站在他这边的时候,你就是错的。
例如,如果你觉得对方在要求已婚有子女时歧视单身人士,这很正常。但是,公司想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员工似乎并没有错。
如果真要问为什么不公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能力不够强。想要打破这种不公平,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你“放下身段”而不是“志存高远”的时候,这种不公平的潜规则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比如,你可以拍拍老板的办公桌,大喊:“为什么要加班?我一分钟就能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