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真的不如外向者吃香吗?深度解析内向者的优势与发展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8-16 浏览:
因为内向的人不具备能说会道的能力,在职场里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即使工作努力,能力再强,升职加薪貌似也轮不上自己。内向特质的人美国曾经一项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人也许结交不是很广泛,但他们在工作上却有着外向之人无法企及的长处,而且,在职业发展中更容易成功

当今社会,人们总认为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受欢迎。内向的人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说话能力,所以在职场上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即使他们努力工作,能力很强,但似乎也得不到晋升或加薪。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下面,欣赏:

哲学上有三个终极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面临且必须回答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是谁”的定义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它支配着我们如何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它是一系列的思维模式

这些模式往往我们自己没有注意到,但对我们的行为和习惯却有巨大的影响。不管你是谁,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想谈谈那些认为自己是内向的人或具有内向特征的人。

在当今追求效率、社交和联系的社会中,内向性格特征似乎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内向的,在公众或社交场合感到焦虑甚至害怕反抗。似乎内向性格已经成为我们成功的障碍。

事实真是如此吗?

01

许多受人尊敬的领导人

在别人眼里他们都是内向的人。

许多令人钦佩的企业家,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都是天生的内向者;而其他各个领域的领袖,如特蕾莎修女、亚伯拉罕·林肯、马丁·路德·金,也被别人视为内向者。

就连罗斯福、甘地等领袖人物,也形容自己性格内向、轻声细语,甚至腼腆,虽然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却常常显得不知所措。

这正是属于他们的一种特殊权力。因为人们会觉得这些领导者也是掌舵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指挥别人,或者享受公众的关注。他们走到这样的位置,是因为他们走在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这是他们的使命。

在《微软悄然迈向万亿美元,新CEO独有领导秘诀:同理心》一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微软现任、也是第三任CEO萨蒂亚·纳德拉,他同样是典型的内向者。

相比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这位低调、近乎无私的印度裔CEO却扭转了微软的命运,让微软重回巅峰。

2018年,纳德拉被Comparably评为美国最佳CEO,他在《Refresh》一书中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同理心”。他性格内向,比一般人更冷静、更慷慨,能理解那些与众不同但有能力的人,相信一切皆可通过爱和宽容实现。

他将这种同理心渗透到了微软的各个角落,甚至渗透到了微软的产品和未来战略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向性格的优势,是这位最佳CEO带领微软东山再起的重要因素。

正如《内向者沟通圣经》的作者詹妮弗·卡恩韦勒所说:

展现领导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是让别人知道你会支持他们。如果你的听众相信你会支持他们,那么认知差距,即你希望别人如何看待你和他们实际如何看待你之间的差异就会消失。你不会被视为冷漠和不关心他人,而是被视为一个有同理心、坦率和正直的人。

02

性格内向的人

成为领导者有很多优势

据统计,美国有50%的人和40%的公司高管都是内向的人。所以,你绝对不是一个人。

美国的一项研究曾发现,内向的人可能朋友范围不广,但是在工作中却有着外向的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更容易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很多人认为这是谬论,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成功的人一般口才好,善于演讲,临危不惧,能在众人面前心平气和地讲话,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就必然会成功呢?

其实不然,虽然内向者的社交圈并不太广,但调查显示,在工作中的成功人士中,内向者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外向者。

佛罗里达州总统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朱迪·格雷表示:

“所有沉默寡言但卓有成效的领导者都应受到认可和赞扬。热情、精力充沛、魅力非凡的领导者可能一开始就能赢得人心,但仅凭这些特质并不能带来持续的增长或有意义的变革。”

停下来思考也能帮助内向的经理避免说错话。

在内心平静的时刻,内向的人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智慧,并且他们会谨慎地选择正确的词语。

为人际交往做好准备是内向者最擅长的事情之一。我们常常认为,在对话、演讲或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人时,我们可以“随机应变”,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您以与计划项目相同的专注度和精力来计划您的个人互动,您将会看到奇妙的结果:压力更小、应对更轻松。

03

内向是一种特质

而不是问题或缺点

苏珊·凯恩曾在TED演讲《内向者的力量》中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九岁那年,我第一次参加了夏令营。妈妈收拾好我的行李箱,里面塞满了书。这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读书是我家的主要家庭活动。

你可能觉得我们不太善于交际,但对我家来说,这真是接触社会的一种方式。露营的时候,老师把我们聚集在一起,教我们学习“吵,吵,我们要吵”,这是体现露营精神的庆祝口号。

那时,我不明白自己为何要如此吵闹,但我也像大家一样欢呼雀跃,高声呼喊,努力融入其中。我竭尽全力,但内心深处,我只想等待离开喧闹的聚会,拿起一本书的那一刻。

但当我第一次把书从箱子里拿出来的时候,我的同学过来问我:“你为什么这么安静?”

当我第二次拿起这本书时,老师又走到我面前,反复强调“露营精神”,并鼓励我尽可能外向。所以我不得不把书放回了行李箱里。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发生过很多次,每次它都告诉我,出于某种原因,我安静内向的性格并不适合走上正确的道路。我应该努力变得更外向,而内心深处,我觉得这是错误的。

为了改变这种偏见,我们需要真正理解“内向”是什么。内向不同于害羞。害羞是由恐惧和社交焦虑引起的。内向是一种偏好和特质,不应被视为问题或缺点。

尽管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不喜欢公开演讲或社交场合),但内向更多地与你如何应对刺激有关,包括社交刺激。

心理学家佩尔佩图亚·尼奥博士曾经从大脑化学的角度对内向者和外向者进行了比较。

与外向者相比,内向者对多巴胺(一种与奖励有关的化学物质,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阈值敏感度较低。多巴胺阈值越低,人就越容易感到兴奋。换句话说,内向者对社交刺激更敏感,而外向者则需要更高强度的刺激才能兴奋。

内向的人大脑非常忙碌,总是担心发生不好的事情。例如,在发表言论之前,他们更喜欢从长期记忆中检索信息,以避免说错话。

与此同时,内向的人即使独处时也最有存在感。当他们处于更安静、更低调的环境中时,他们往往最有活力、最有能力。

很多原本性格内向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的特点,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强迫自己主动与外界交流,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努力像外向的人一样生活。

但事实上,当内向者受到过多的社交刺激时,他们的神经系统很容易不堪重负。因此,内向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性格天赋,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自我激励机制和环境。

04

内向的力量

孤独是创造性思维诞生的重要因素

那些善于创新、有创意想法的人,往往有非常明显的内向性特征,因为“独处”是创造性思维诞生的重要因素。

苏珊·凯恩分享了一系列名人故事:

达尔文选择独自在树林里散步,并断然拒绝了参加晚宴的邀请。

幽默儿童作家苏斯博士在自家后面的一间孤零零的塔楼办公室里写作。他害怕与阅读他作品的孩子们见面,担心他们会期待见到一位和蔼可亲的圣诞老人般的作家,却因他矜持沉默的性格而感到失望。

乔布斯的合作伙伴、发明了第一台苹果电脑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Steve Wozniak) 独自坐在惠普公司的电脑柜前。

在《乔布斯传记》中,作者这样描述沃兹尼亚克的性格:性格内向,不擅长社交,但为人诚实。正是这位勤奋努力的技术男,揭开了个人电脑历史的新篇章。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孤独是他们呼吸的空气内向 职场,独立思考是他们的力量。

他们在独处的时候放飞自己的思绪,而不是在社交场合为了迎合别人的观点而侵蚀自己的想法、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动。

05

内向型管理者

如何在职场找到自己的“引擎”

1. 不要过分关注团队合作

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感受、交流想法固然很好,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人习惯独自工作,而不是尝试融入团队。对许多人来说,他们需要独自工作,因为他们的深度思考就源于此。

2. 享受独处时光,深入思考

我们都可以坚持,先排除一些阻碍,排除外界不必要的干扰,然后深入自己的大脑和思维,时不时再深入一点。疫情期间,世界仿佛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对于很多喜欢社交的人来说,是无聊且煎熬的;但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更是一次难得的心灵修行之旅。

3. 找到你独特的优势

内向是可以控制的。你可以适应重视外向和舞台表演的文化,同时保持安静和深思熟虑。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内向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庄磊老师曾经分享过,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成为授权型管理者。

成功的领导者会把内向性格的弱点转化为优势。他们像处理其他具有挑战性的商业问题一样处理内向性格,试图了解哪些行为有效,哪些无效。然后他们制定策略并执行该计划。

4. 提高自信心内向 职场,改变传统评价体系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们的自信心在增强的同时,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中国的教育方式(家庭、学校),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别人眼中的你)。举个典型的例子:

我爸妈很严厉,就算你考了95分,他们也不会表扬你,鼓励你,而是会告诉你隔壁家的孩子多优秀。别骄傲,你还要努力,以后还要这样那样……

这种过分苛刻的成长环境,最终会让童年时期不善于表达自己、缓解压力的内向者变得过度完美主义,缺乏自信。

人的评价系统有两个,一个是自我评价系统,一个是他人的评价系统。年轻的时候,我们更依赖他人的评价;心理成熟的时候,我们更相信自我评价。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评价的人,自我评价系统很弱,显得不够自信,或者自信来自于外界。

内向的人需要认识并改变这个传统的体系,找到自信的源头,重新建立自己独特的自信!

5. 挑战激发内向者独特的勇气

作为复杂职场中的一员,内向者几乎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之中,既有显性的对抗挑战,也有笑面虎的隐形挑战,同时,他们还承受着对自己不满意的无形压力。

内向型的经理在工作中会遇到四类主要挑战:

第一是压力会很大;

其次,别人对内向的人的评价可能比对自己的评价还要低,这意味着别人可能会看不起你。

第三,内向的人可能因为不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而导致职业发展受到阻碍;

第四类人,可能成为职场上的隐形人,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

爱默生曾说:做你最害怕的事。逼迫自己去冒险,你就会让别人看到你的潜力。逼迫自己发挥潜力、离开舒适区,最重要的是设置这样的场景,无论是公开演讲,还是与客户的艰难对话。

一位内向的经理给出了推动自己克服不适感的最好理由,他说:“你想知道你能在这世界上做些什么。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