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 女员工猝死事件引发的资本、公关与工作伦理大讨论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8-28 浏览:
尽管在整个脉脉平台上,尚有一些行业的多样性,职言倒是越来越像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吐槽大会。在职言区,你才能真正看懂一家互联网大厂的B面。林凡曾经说过,脉脉职言的负责人与广告、招聘等部门的负责人总要“打起来”。

来源|大纪元故事馆(ID:epochstory2017)

“1998年PDDS年轻女员工猝死”新闻爆出后,发生了几起重大变故,时至今日,已经演变成一场关于资本、公关、职业道德的大讨论。

信息在各个平台不断繁衍、发酵、传播,如果追根溯源就会发现,这条消息的来源就是脉脉智研区。

这个匿名社区可以看作是一个揭露当代资本的网络茶室。

去年是工人意识觉醒的一年,对一切资本话语都格外敏感。

对成功的学习被抛弃,“祝福”被当做笑话,内循环不断被反思,“资本家”的质疑愈发尖锐。

回想一下去年那些震撼上班族内心的新闻全都出自卖卖看专栏,你大概就能明白,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吐槽和发垃圾信息的平台,而是一面揭露时代真相的镜子。

比如这段堪比《龙王女婿》的复仇剧情,就让评论区网友惊呼“爽到极致”:

据说只有资本主义世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劳资关系。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的,在不健康的劳资关系中,大多数人总是处于不利地位。

例如,竞业禁止协议:

旧图在网上流传,原帖已消失

如今仍然可以发现同样的爆料,同样令人震惊:

这样的爆料显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时至今日脉脉职场怎么样,几乎每一个收到字节跳动Offer或者有意离开字节跳动的人,都会在脉脉上询问“字节跳动的竞争业务真的那么糟糕吗?值得去吗?”或者“离职后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偷偷加入竞争公司?”

这几天,除了员工猝死的消息外,“诚信优选入职需谨慎”也连续几天登上热搜榜,这么直白的关键词,任谁看了都忍不住点进去看看。

正如预期的那样,在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中,滴滴的产品发展非常迅速:

但这次评论区的语气不一样,可能是……给的钱太多了:

大公司花大价钱买断员工上厕所、辞职、不加班的自由。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脉脉用户有自己的答案。

但至少,他们晒出了自己的近况,让人们知道,有时候,兼顾经济体面和过上好日子的尊严是件很难的事。

虽然整个脉脉平台还是保留了一些行业多样性,但是智言越来越像一个互联网公司内部的抱怨会。

如今职场谈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炫耀、谈薪资(互联网公司的秘密)、指责公司不人道的加班制度(永恒的主题)、面试经历与困惑(“进大公司”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公司高管八卦(最动荡的部分),每一条都非常具有互联网气息。

有人说脉脉智妍是凡尔赛基地,这话一点没错。在脉脉上,“凡尔赛”的意思很简单:炫耀offer和薪水:

其他人的说法更简单、更直接:

脉脉出现之后,知乎不再是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平台,就连在脉脉上受过伤的人,也会在知乎上提问:

生活阅历丰富的人自然知道,这些吹嘘不仅很难分辨是真是假,而且就算是真的,也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愿意炫耀的人总是那些已经感到自由和安全的人,而且炫耀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人的悲欢离合并不相同,在同一个工作区域,有一小圈被称为“失业树洞”,在这里你能看到人生最失落的状态:

还有这个:

我不知道,这些在网络世界里已不再年轻的用户,以及往往背负着更重家庭负担的用户,在这些简单的无奈话语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生活。

脉脉职场怎么样_职场职场_职场脉脉到底是干啥的

还有一些已经身患重病,却依然对互联网行业感到迷茫的人:

但与薪酬展示或职场八卦相比,这类评论通常很少有人回应。人们自然会被强者和富人所吸引,而用户可能很少会想到要看那些真正感到沮丧的人。

不过这很符合“树洞”的初衷,就是找一个空旷的角落,默默地说话,不期待任何回应。

老一辈脉脉用户大概很怀念匿名披露区还在的年代,没有“XX公司员工”的认证,各种言论的规模比今天还要大。职场上除了压力大、薪资高,风流八卦也总是吸引着用户的眼球。很多大公司的八卦,比如打小三、声讨渣男,最早的来源就是匿名披露区。

但2018年,匿名举报人专区被关闭,并升级为如今的“智言”,所有言论都有身份,也就是说所有用户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真有人当面“担责”了。热衷于职场八卦的用户大概不会忘记去年9月“阿里P9被PUA、性侵出轨”的爆料。发帖者点名并附上某阿里P9真人照,指责其背叛老婆、调戏他人等。

随后,该事件被证实为谣言,造谣者也发表了自己的道歉声明,在道歉信中承认这是因“一些言语争执和私人恩怨”而引发的诽谤。

可以想象,在这之前的匿名披露领域,恶意行为可能更加肆无忌惮,这是所有匿名社交产品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而脉脉更为人诟病的是,相较于其做“职场社交平台”的初衷,这些真假难辨的吐槽、爆料,是否成为了平台吸引用户的“财富密码”?

脉脉CEO林帆曾在采访中透露,智言的日DAU(日活跃用户)占脉脉整个DAU不到10%。言下之意,尽管看上去热闹非凡,但智言并不是脉脉想要走的捷径。

但如今智言已经成为一种通讯意义上的风景线,无论有多少人批评脉脉窃取联系人、短信促销难以退订、社交圈子鱼龙混杂,依然无法阻挡如今大公司员工们遇到风波,纷纷去智言吐槽或静静围观。

互联网公司近些年疯狂扩张、壮大,每一款产品都组装着现代人的生活,而人们对大公司总是又爱又恨,对它们既着迷又避而远之,既想寻求优厚待遇的保护,又想保住自我和自由,人与大公司的关系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只有看完工作谈部分,才能真正了解大型互联网公司的B面。

知言区是职场陌生人社交的平台,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在这里当然也不例外。

同侪压力无疑是这些大公司人心中最大的贪婪、无知和愤怒。脉脉的用户熟练使用各大公司的语言体系,这个语言体系有多个维度,可以清晰的帮你找到自己在互联网世界的位置:

D代表级别,迈迈尔可以无缝转换成其他大厂的P或者M。Package又叫通用包,是指一年能拿到的数量。

而当我面对别人贴出来的工资时,我感叹:

天主教明确指出嫉妒是七宗罪之一,在麦麦节上脉脉职场怎么样,这是每个人看到别人晒工资时的原罪。

本来这里的人情谊很浅,大多数人看到别人赢了,也就开个玩笑,或者暗自得意。但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武侠剧情:

我不知道这次集会的结局会如何。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或许就是那点点“农民工同胞”的身份认同感。

即便大多数时候,用户之间的关系很疏远,但PDD事件还是唤起了一种共情,这样的声音开始出现,尽管在这个结构松散的平台上,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

职场社交可能是一种软弱、低效的形式,但职场人始终有一种命运共同体意识。

年轻女孩的突然离世,会让所有人痛心不已,职场故事中加班到精疲力尽的故事也总是能让人感同身受。

林帆曾说,麦麦智研的负责人总是和广告部、招聘部的负责人打架,因为智研曝光的看似“负面”的消息,导致广告商不愿意投放广告,而这些“负面”的消息也导致招聘变得困难。

他表示,脉脉欢迎“智言”帖文涉事公司出面澄清,而不是由平台自行删除帖文。

所以那些声音经过一番判断和验证之后,就尽可能的保留了下来。

这真的能把大家的声音聚集在一起吗?似乎并不是那么乐观,而且这肯定也不是脉脉的初衷。

毕竟,知言是一个各说各话的社交平台,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看着别人的生活而产生的同情、愤怒和悲伤,并不能解决更多现实问题。不管对知言的指控有多么真实,大多数人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努力赚钱——甚至“用生命换钱”。

但至少,在这里,信息的交换是平等而高效的,人与资本之间的权力差距太大,很多人根本无法向资本提出更多的问题。

相比之下,网络上的陌生人比公司HR更值得信任,至少你可以放心地问他们:“公司加班多吗?”“有加班费吗?”

从github上的“996icu”,到曾经的无米吐槽,再到如今的脉脉知言,这些“网络茶室”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

结尾

刺猬公社是一家专注于内容行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娱乐、内容创业、二次元。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