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在微博有个专栏:《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讯息》,我经常看,很受启发。
在其中,他写道:“不要试图将你的爱好变成职业。当它只是一种爱好时,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你喜欢唱歌、做饭、设计你的家或投资股票,这取决于你自己。一旦你将你的爱好变成了职业,你就需要你遇到的每个人的点头。爱好变成了任务,花园变成了战场。不要做你喜欢的事,而要做你擅长的事。照顾花园,种花。”
在职业选择上,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还是选择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做了和自己兴趣相关的工作之后,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上海有一家茶馆,很有艺术感,日式装修,里面都是榻榻米,都是单人间,环境安静,位置也很好,在上海繁华的一条安静的小巷里。
如果有什么事想谈,就会约朋友来这里喝下午茶,特别适合聊天。我去的比较多,还认识了一位茶艺师,1997年出生,穿着喝茶的衣服,有种古典的美。
经过和她交流,得知她还在读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但对茶艺特别感兴趣,看了很多资料,自学了很多,同时也关注了很多这方面的实习,寻找实习机会。
现在是暑假,她到这家茶馆打工,积累一些经验,感受一下这份工作是什么样的。
我问她:“你以后想当一名茶艺师吗?”
她回答:“不,我打算回老家当会计。喝茶是我的爱好,在家也可以喝。”
确实,她现在在茶馆工作,更多的是服务性的工作,除非她自己开茶馆,否则会涉及到选址、运营、营销等更多方面。
我们可以体验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不一定非要把它当成职业。如果喜欢唱歌,可以去KTV、和朋友一起玩、参加各种活动。至于能不能成为歌手,还是要放在一个大平台上,比如《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舞台,只有脱颖而出才有机会。
我身边有很多人把爱好变成了职业,但是他们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型期。
我的朋友夏苏沫毕业于山东大学会计专业,大学期间就开始为各种杂志投稿,在《知音》、《爱人》等杂志上发表过作品。但毕业后,她选择在一家外资企业做会计。一年后,因为无法适应南方的气候,我回到家乡考了公务员,工作了两年。
后来她生完孩子无法工作,选择当四家公司的经纪人赚钱贴补家用,直到她的第一本书卖出十万册成为畅销书,她才下定决心从事全职写作。
在此之前,写作只是她的爱好,也会赚些零花钱,主要工作是会计。其实,做一名独立作家需要极高的标准和足够的自律。
同样,我的爱好是写作。大学时每周在校园网上写1-2篇文章。毕业后从事销售工作。从专业角度来说,我的人际沟通能力比写作能力要好。但我就是喜欢写作,所以就坚持了下来。
在申请微信公众号之前,我已经在QQ空间写了一年,那时候工作很忙,基本早上5点起床就开始写,后来自媒体爆红,等到可以靠写作养活自己了,我才开始全职运营微信公众号。
经历了一年之后,我觉得这种写作生活根本不适合我,我打算尝试一下别的,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
所以,在我们决定把爱好发展成事业之前,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也就是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攒下至少一年不工作所需的钱。你的爱好已经可以养活你了。
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不能太冲动,特别是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否则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我有一个朋友,以前是做财务经理的,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杨萃先职场经历,上了很多课程,花了很多钱,最后辞掉工作开了一家心理学工作室,但是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培训上花了很多钱,最后没办法,只能关门回去工作。

那么,我们如何发现自己擅长什么呢?
杨翠仙老师在她的《职场36计》中分享了一种方法:回顾过去,哪种类型的工作最适合你?
具体做法是: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要展望未来,而是回顾过去,详细列出自己从15岁到25岁(你的年龄)所有的经历,把红点+黑点圈出来,红点是你做过的事情,黑点是你比别人差的事情,黑点是你做得不如别人的事情或者你做得不开心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你应该直接列出你取得了什么成绩,完成了什么,哪些方面你不是很擅长,一份工作的红点越多,越适合你快速提升自己的价值。
大学时,我勉强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了三次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了两次普通话考试。实习期间,我也是一名优秀的讲师,但与同学相比,我明显身高矮很多,穿平底鞋写字都够不着黑板。因此,我不会从事英语翻译工作,也放弃了当老师的想法。我觉得自己缺点很明显,很难脱颖而出。
除了上面说的我不擅长的以外,我的动手能力也很差,生活上也是个白痴。什么咖啡师、茶艺师……就算有兴趣,我也不会去做,因为我真的不擅长。
但在大学里,我组织过活动,做过调查,申请过本科生科研项目,还带过团队做过,而且做得很出色,从研三到大学一年级杨萃先职场经历,我认识所有活跃的人,和他们关系都很好。
我的优势在人际关系和统筹方面非常明显,就算自己做不到,也可以找人一起做。
因此我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销售和营销领域徘徊;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通过与人聊天交流获得的,而不是像其他作者一样运用自己的创作能力。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当然,也有不少人把爱好做成事业而获得成功,这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提前的规划。一定要想清楚,不能盲目行动。
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还是需要好好规划,不要想干就干,另外要警惕自己不擅长什么,因为只要找就能找到,更何况很多人不擅长的不是努力程度,也不是天赋。
杨小米:天秤座,心理学专业,山东人,定居上海,3年从普通员工升至营销总监,买房安家。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微信公众号:遇见小米(yujianxiaomi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