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新闻加快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平小学新校区、三十八中学新校区竣工交付; 高举“产业立区”旗帜,启动新一轮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三年行动; 实施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持续擦亮“市容”……12月24日,记者从合肥市瑶海区两会获悉,2023年,该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城容市貌”。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整治三大行动”,持续着力打造“双示范”和“千亿区域”。
合肥东部新中心区位空间优势明显。
东部新中心38中新校区竣工交付
2023年,瑶海区将加快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建成交付和平小学新校区、第38中学新校区,推进合肥新校区等市重点项目建设。市儿童医院院区。 加快龙岗路、中油坊路等7条道路建设,启动青年港湾、市博物馆等10个项目。 同时,加快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合肥东部新中心将启动刘岗、徐岗、刘小英等13个搬迁项目,完成湖岗片区、罗东片区15个搬迁项目。 新建兴城家园二期等7个重建工地,交付3个重建工地。 同时,推进危化品码头搬迁和塘桥公园一期工程,启动全民健身广场、塘桥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启动滨河路沿线学校环境整治工程。玉溪路。 瑶海区还将加快马(河)钢、氯碱化工第二批污染地块的修复治理,打造全市首个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综合示范点。
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
产业落户区打造元氏产业创新应用基地

为提升产业水平,瑶海区将在2023年加快环球中心、紫鑫大河商业广场改造,支持土地中心建设,激活坝上街、长江东路等商业节点。 支持纺织服装、汽车销售等商业产业特色发展,将中国原创服装设计基地、安徽国际汽车城打造成专业市场转型典范。
新兴产业方面,启动新一轮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三年行动,实施“专、专、特、新”裂变倍增计划。 园区还将成立大数据产业联盟,打造元宇宙产业创新应用基地。 此外合肥凤台路城中村地块,瑶海还将开展“双招双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长三角数字示范园三期建设,推动创建省级创客空间等。城关文化科技园、交通创新谷,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力争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万家以上。
中国原创服装设计基地会展中心时尚亮相。
城市面貌推动新红安商城等“城市更新”项目
为提升城市“面貌”,合肥瑶海将在2023年实施张洼城村、大店片区等56个搬迁项目,启动合浦南村、航道局大院等120万平方米危房救助项目。 加快推进自建住房专项整治。 推进新红安商城、汶上汽配城等城市更新项目,实施9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
城市建设方面,到2023年,瑶海将投资126亿元,实施大型建设项目341个。 争取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红旗石、彭大营等15个棚户区改造。 开工当涂路等8个105万平方米重建工地,竣工交付龙腾四期、东城梦馨园等8个154万平方米重建工地,安置龙兴家园、非子冲等61个项目。 108万平方米。
该区将启动“数字瑶海”二期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大脑”迭代升级。 启动南淝河下游堤防加固工程和二十埠河河道修复工程。 改造愚园路、木头巷等4条小街巷,建设崩山路等5条优质道路。 开展长江东街绿化提升,建设公园、花园5个,新增增加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
市民在合肥东部新中心湿地公园玩耍。
民生福利: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
生态方面合肥凤台路城中村地块,瑶海区2023年加快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智慧排水口、雨污水混接改造等水环境工程,5个考核断面水质稳步提升。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完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 开展长江东路等重点道路城市管理“达标”活动。
2023年,瑶海将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新增学额1.2万个。 建设全省首个“五育并举”实践基地,打造国家学前教育普及发展区、国家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区、国家“家校社区”教育”实践领域。 瑶海还将完成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联合体建设,启动新一轮医养结合示范。
瑶海还将建立特殊困难群体信息数据库,完善“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的救助机制。 加快养老综合体建设,努力实现街道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新建菜市菜市场等4个菜市场,升级改造,打造星级文明菜市场。
大湾新闻记者 项蕾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