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三年全职妈妈,当我想出去工作时,却发现自己与社会脱节,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还是希望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全职妈妈高云感慨地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 面对保姆费用高、代际教育不足等问题,不少女性告别职场,回归家庭照顾孩子,成为“全职妈妈”。 然而,经济压力和社会期望促使全职妈妈重返工作岗位。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中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新柱建议更加关注全职妈妈就业问题。 她在提案中指出,全职妈妈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资产。 同时,妇女参与就业、创造社会价值是她们获得和保留产权的基本途径。 也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保证。
全职妈妈的生活看似轻松,却隐藏着各种风险,比如经济不独立、家庭地位低等; 社交范围狭窄,容易与社会脱节; 人生缺乏方向,自我价值感低; 赵新柱表示,一些全职妈妈在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学校后妈妈重返职场,会考虑重新进入社会,重新开始工作。
谈及全职妈妈的就业困难,作为导游,全国人大代表曾连英认为,在一些地方,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妇女应该留在家里养丈夫、养家糊口”。养孩子。” 因此妈妈重返职场,一些女性即使想在职场上努力工作,也很难找到家人。 支持。
脉脉人力资源总经理周薇薇告诉记者,全职妈妈的时间都花在了家务、孩子教育等事情上。 他们的精力分散,专业技能失去重点。 他们再就业时很难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时间分配问题也是全职妈妈重返职场时通常面临的问题。 结束8小时的工作后,回到家还要继续做家务、照顾家人。
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张爱丹表示,企业在招聘时普遍非常重视职业经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需要不断更新和学习积累的岗位。 全职妈妈是否长期远离职场,能否快速投入工作并很好地融入团队氛围,都是企业选拔人才时考虑的因素。
“现在的全职妈妈普遍学历较高,性格稳定、务实、有耐心,对企业忠诚度高,就业优势多。” 赵心柱建议,政府部门应更加关注全职妈妈的就业,如建立求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培训活动、设立专项资金等,帮助她们发展成才。 她还建议各级妇联加大支持力度,丰富社区妇女社会组织,在数量和服务范围上与女性群体规模相匹配。

周薇薇认为,当女性进入职场,告别传统生活方式后,一些男性在婚姻中女性地位的变化却跟不上社会的变化。 对于家庭事务管理、子女教育等双方责任,需要在社会认知、家庭认知、个人认知等方面完成从意识到行为的调整。
曾莲英表示,全职妈妈不要轻易放下自己的专业。 他们应该不断地充电、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 他们还应该维持在工作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这是他们复工后的资本。” 她呼吁社会对女性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坚决预防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