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内向的人就像被施了“诅咒”一样,在社会上常常会遇到障碍。 甚至有人说内向的人无法适应当今的职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向”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尤其是在职场上,内向越来越成为职场人职业发展的绊脚石。
在热播剧《暖心offer2》中,实习生战秋怡虽然在实习任务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但由于接班速度慢、不善于表达,最终在第一轮选拔中落选。她自己。
有网友直言,他们似乎在战秋怡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性格内向的人真的不适合职场吗?
苏珊·凯恩在《内向者的竞争力》中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外向的理想社会”内向者的职场秀,人们对外向的人有一种特殊的偏好。
然而,事实是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内向的。 那么在“外向的理想社会”中,这三分之一内向的人该如何在职场生存呢?
当上帝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留下一扇窗。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内向的竞争优势。
1、内向的人虽然话不多,但洞察力很强。
金融界的传奇人物沃伦·巴菲特实际上是一个内向的人。 巴菲特年轻时参加过许多卡内基沟通和人际关系研讨会。 他说自己不善言谈,甚至会在陌生女孩面前脸红。
虽然他性格内向,但他凭借内向的洞察力优势,在投资领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1999年7月,巴菲特在爱达荷州太阳谷出席艾伦公司年度投资会议时,通过精准的分析告诉与会嘉宾,高科技带动的经济增长不会长久。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异端”观点。
与会的金融天才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巴菲特的劝说——直到第二年,巴菲特的预言成真,互联网泡沫破裂。 凭借惊人的洞察力,巴菲特开始在金融界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内向的人虽然话不多,但他们的心灵之窗始终向世界敞开。 他们习惯于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环境、人,更容易洞察一切。
2.虽然内向的人不喜欢集体活动,但他们的上进心很强。
这两个月来,部门里来了几位实习生,个个年轻活泼。 到岗第一天,我们中心主任专门召集大家开会,向大家介绍了实习生,最后还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要求每个人在半个月后提交一份行业分析报告。
接下来的几天里,实习生们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并与老员工相处融洽。 他们经常晚上下班后去唱卡拉OK和K-pop。
只有一个名叫托尼的年轻人,不太合群,很少和大家一起出去。 当时部门同事表示,以托尼的行为,他很难留下来。
有好几次晚上加班的时候,我都看到Tony还在那里,看起来像是在查资料、做报告。

很快,半个月过去了。 还有一次,在一次例会上,主管提到了几位实习生,称赞他们融入得很快。 其中,托尼被点名称赞。 他是唯一一个按时交出研究报告并高质量完成的人。
内向的人被认为在相同的环境因素下具有更强的自我激励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过,内向的人可以在最不刺激的环境中独自获得能量,而外向的人则相反,需要在群体中获得能量。
正是在没有激励的低刺激环境下,托尼依靠内向者的自我激励按时完成了导演布置的任务,这体现了他自身的优势。
3、内向的人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但创造力极强。
在创造力方面,内向的人也有独特的优势。
内向的人更擅长专注于研究。 与外向的人相比,他们更能够摆脱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从而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手头的事情。
周杰伦也很内向,但他超强的创造力已经成为他在乐坛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他曾经在10天内写了50首歌。 超强的创作能力让他谱写了乐坛的传奇。
既然内向的人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在职场中他们应该如何表达自己呢?
1.不要害怕沟通,打开自己的社交开关
内向者最常被批评的问题是沉默寡言和不善交际。 然而,真正的内向者并不是“不会说话”。 他们只是不习惯在人群中讨论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
但职场毕竟是一个充满沟通和人际关系的世界。 内向的人越不喜欢说话,就越有可能被同事排斥内向者的职场秀,从而引发恶性循环。
适当打开自己的社交开关,有助于内向的人更好地融入群体。 例如,当同事谈论你关心的热点新闻时,你可以多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与周围的同事分享更多的兴趣爱好。
我的朋友小芳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女孩。 拥有理科背景的她喜欢研究电子产品和电子游戏。 她偶尔会和同事分享一些流行的电子产品趋势,也经常和男人一起“吃鸡”。 渐渐地她通过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融入了公司的社交圈,没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
另一方面,内向的人可以更多地利用社交媒体。 如果他们因公开演讲而感到压力,社交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更多有关自己的更新信息并在微信群中更多地交谈可以让内向的人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
总之,内向的人一定不要害怕社交。 他们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交话题或社交工具,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2. 仔细观察并善用自己的见解
前面说过,内向的人洞察力很强,内向的人在工作中也能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 内向的人常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也更有可能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变化。

表弟阿嘉两年前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部。 由于阿甲从小不善言谈,沉默寡言,家里的亲戚都为他担心。
但工作半年后,阿甲告诉家人,他的销售业绩在部门里排名第二,仅次于部门主管。
后来在和表弟的交谈中,我发现阿嘉利用了性格内向的优势来做销售工作。
阿嘉善于观察,经常通过观察客户的细节来挖掘客户的需求。 他对顾客情绪变化的把握也很强,能够把握顾客的心理。
有一次,阿甲通过客户经常携带的登山包和手机屏幕上的雪山壁纸,发现客户是一位极限运动爱好者,于是他在保单中加入了一些与极限运动相关的意外险。 我们不仅赢得了保单签约,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正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细心观察和了解,阿嘉在销售岗位上取得了更好的进步。 “我不想欺骗客户签单,我只是想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这份保险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这是阿嘉告诉我的。
通过仔细的洞察,内向的人能够更好地捕捉他人的需求,使他们在工作场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3、以工作为先,提高综合能力
要想打铁,就必须勤奋。 在职场中,最重要的永远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提高你的工作能力。 当你能够真正为老板分忧,为公司带来效益时,没有人会关注你是外向还是内向。
众所周知,腾讯张小龙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对于他给腾讯带来的以及他对整个社交领域的贡献,没有人在意他是否不善于言辞。
作为普通劳动人民,我们很难成为张小龙,但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是秘书,你可以成为领导的“文案参谋”;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做出客户会称赞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是数据分析师,可以集中精力研究,做出更全面的行业报告。
外向和内向并不是非黑即白,没有对错之分。 每个内向的人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只要自信地面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内向的人也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展现出更好的自己。
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强板”,找到自己的职场之路? 欢迎点击上方卡片免费加入“新知青年计划”学习交流群。 我们会定期邀请资深从业者在群里分享直播,每天带来职业发展内容和行业资讯。
祝您一切顺利并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