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台县古桥镇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新要求,拓宽教育思路,突出“三个课堂”,抓好“三个结合”,聚焦“四个表现”,充分激发了电化教育的视野。 传授平台新岗位的角色。
突出“三个课堂”,推动培训对象和内容“精准化”
突出“广场文化课堂”。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广场,建立“你点我玩”的互动机制,设立宣传栏,每周向党员群众预览节目内容,并利用电子大屏幕进行播出《乌金记忆》、《共产党人》等时段优质节目,借助“大舞台”,让党史故事在农民党员和群众中传播。
突出“云商务课堂”。 用好党员集中学习日制度,依托全镇13个电教远程教育点,组织非公党建指导员、选拔干部、流动党员、镇村党务工作者自主学习每月学习农村基层党建知识,让远程教育站点成为党员干部提高业务素养的“加油站”。
突出“农技课堂”。 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满足农民大户、专业户、家庭农场集团提高农业技能的需求。 实时更新远程教育资源清单,组织农业技术培训视频观看,打造“小麦赤霉病防治”。 《掌控》等线上直播课让农业技术课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充电站”。 该镇预留“广场课堂”课程资源400余个,组织党建业务和农业技能培训37期,覆盖党员近7000名,达到近万人次。
做好“三个结合”,推动党的声音和政策“全覆盖”
围绕“让党员干部永远保持先进性、让农民争富致富”的目标,切实发挥“宣传、教育、服务”功能,作为视听、远程的重点教育工作。
将电教远程教育与经常性党员教育结合起来,推动电教电影经常性使用凤台,并与“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体系紧密结合,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制作地方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 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我的微视频制作”等活动19次。
将电教远程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结合起来,整合志愿者队伍力量,围绕“一月一号”主题,推动优秀电教影片进机关、进村、进学校、进社区。企业42次,把党的光辉历史、理论成就、惠民政策、身边榜样故事等内容以形式传播到党员干部、农民、学生和企业员工心中音频、视频、图文讲解等形式。
将电教远程教育与为企业、群众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电教远程教育网站、学习动力、万村网页、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及时精准推送和组织学习各项新出台政策,惠及百姓,让电教远程教育营成为惠民惠企政策的“传声筒”。
聚焦“四个反思”促进教育成果和实效“实”化
远程教育的成效将体现在场地的精益求精上。 狠抓电教远程教育岗位规范管理和日常学习,组织开展“星级站点”年度评价活动,根据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实行跟踪管理和动态评价,启动率、学生反馈等维度,全镇共同评价五星级站点1个,四星级站点2个,三星级站点5个。
体现远程教育在提高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有效性。 依托“云业务课堂”,全镇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修养、平台维护能力和信息书写水平逐步提高,干部作风由严谨转向务实。
体现远程教育在农村风俗文明改善方面的成效。 通过定期在圆角广场、乡村电台等阵地宣传,培育了一批“好妻子”、“好婆婆”、“最美国嫂子”、“古桥好人”等先进典型。 “乡村振兴”不断涌现,农村文化文明不断进步。
体现远程教育对农民增收致富的成效。 以农民技能提升、就业信息发布、远程教育指导为基础,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凤台,培育了林飞村烘干房项目、泗溪村干枝泉饮用水、创业村等重点村集体经济项目。返乡农民园区,2000年辐射带动农民就业。 (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