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皖北:探寻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类别:凤台资讯 时间:2024-05-29 浏览:
3月17日,“春行皖北”采访团走进了淮南市八公山森林公园、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毛集实验区焦岗湖影视基地等地,探寻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3月17日,《春游皖北》采访团来到淮南市八卦山森林公园、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学、毛集实验区焦港湖影视基地等地,探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大批出国游学的学生、一招一式演技精湛的艺术院校学生、楚汉相交融的影视基地……采访中,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成为传承和弘扬文化精髓的生力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期盼。

丰台花鼓灯艺术学校小朋友在排练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八公山一角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等专业学校_凤台花鼓灯艺术学校_凤台花鼓灯舞蹈视频

刘安、巴公雕塑群

教室“搬”进八公山

“孩子们,这里是纪念淮南王刘安的地方,我们生活中吃的豆腐就是刘安发明的,也是在这里首次制作成功的。”在八卦山景区,一位老师正在给参加游学活动的学生讲解八卦山的故事。

据了解凤台花鼓灯艺术学校,八公山因西汉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在此学道成仙、秦晋淝水之战等传说而闻名,还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公山一草一木皆敌”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有关八公山的成语有上百个。

“我们可以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传统文化和地质知识。我和同学们都觉得这样的游学非常好。”参加游学活动的学生王静说。

八公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凯介绍说,八公山历史悠久,旧称北山、飞岭、紫金山。这里有形成于8亿年前的“淮南虫”化石,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界誉为“蓝色星球”的生命之源。2000年,中科院考古队在八公山发现古猿化石,距今300多万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化石。

“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别山山麓,区内有40多座峰峦叠嶂,山脉南北延伸,独特的地形地貌也让这里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游的好去处。”带队游学的合肥市某中学老师李芳说。

艺术的传承有后继者

在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学,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花鼓灯表演,将舞蹈与戏剧融为一体的花鼓灯表演欢快活泼,动作洒脱自如。

花鼓灯起源于宋代,原是民间庆祝丰收的一种祭祀仪式,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台花鼓灯舞蹈视频_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等专业学校_凤台花鼓灯艺术学校

凤台县是中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哺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彩灯团体和一代又一代的花鼓灯传承人;特别是近年来,这里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后起之秀,他们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花鼓灯节目,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使花鼓灯艺术不仅享誉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屹立于世界舞蹈之林。

“我们在这里学习了三年,马上就要去黄山市实习了。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对花鼓灯的热爱更加浓烈。希望通过我们年轻人的努力,把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它。”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学校16岁的学生王晓宇说,家人很支持她学习花鼓灯,她有信心把花鼓灯学好、传承好。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学校副校长李蕾介绍,该校又名安徽省花鼓灯艺术技工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以花鼓灯艺术为主的舞蹈学校,始建于1984年,时名为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培训班。多年来,该校已为全国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输送了2000余名优秀艺术人才,其中不少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成为成绩斐然的先进典型和知名人物。

“花鼓灯表演多次出国演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在发展中融入了现代歌舞元素,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花鼓灯艺术有了接班人。”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团长王丽梅说。

文化产业逐步完善

在充分挖掘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淮南市还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打造了焦岗湖风景区、焦岗湖影视城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焦岗湖影视城,游客可以参观不同风格的建筑,深入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

淮南焦岗湖影视城旅游部经理张宏宇介绍说,影视城一期已建成大型文化广场双安广场,还有跑马场、老火车站、北京老街、草堂街、陶真街等。除了用于拍摄电视剧,这里也是游客了解不同时期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像我们眼前这个,一个淮上风光展,里面展示了淮河流域的一些农耕工具,体现了淮河流域的农耕文化。”

据了解,焦岗湖影视城在深入调研分析全国十大影视基地及美、日、韩等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基​​地的基础上,明确将影视氛围作为核心竞争力,以当地翠绿的芳草、郁郁葱葱的夏荷、飞舞的秋雁为背景,设计了这座安徽乃至全国规划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地域文化特色最鲜明的综合影视城,将其定位为影视拍摄基地、主题旅游乐园、区域艺术窗口、文化创意平台、湿地风光集合地、高端生态家园。

张宏宇表示凤台花鼓灯艺术学校,下一步,焦港湖影视城将继续扩建、完善配套设施,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拉动当地消费,带动经济发展。(记者 蒋海涛 文/图)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