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及困惑,你有过吗?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8-20 浏览:
长期以来,职场似乎都是外向者的天下。在职场上,外向者更容易被识别和发现,更容易有机会展现自己,这让我们觉得外向比内向确实要更好一些。在我职场经历快25年的时候,我最终选择做回我自己——做一个内向者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这是我的第 263 篇原创文章—

和许多人一样,我是一个内向的人。

当我站在讲台上激动地讲话时,我知道那只是我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那不是我的本性。如果必须选择,我宁愿待在家里,也不愿出去和不同的人交流。

我还记得小时候,内向的性格给我带来很多困惑。

因为我性格内向,小学的时候不敢反驳老师的误解,结果被老师当众打了一巴掌,我哭着回去给父母打电话。

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中学时参加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的时候内向者职场,我不敢上台,最后连老师都不耐烦了,三个同学硬把我拽上台,最后我得了三等奖。

还有一些内向的经历,我不好意思说出来,只能永远藏在心里。

外向和内向有什么区别?

▲▲▲

性格类型的分类是人类存在以来从未被抛弃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人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们喜欢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规则),以便更好地面对(掌控)外界。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和不同的人交往时,完全不能做出一些有规律的分析和预测,那将是多么可怕。

早期苏格拉底以人体体液为标准,将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后来,16PF、DISC、PDP、大五人格、MBTI、性格颜色等“流派”相继涌现。

有趣的是,无论是哪种性格分类,内向与外向都被公认为是区分性格差异的重要维度。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基因和先天环境的差异,我们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而内向与外向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原因。

内向者的主要特征是安静,不喜欢社交。他们似乎更喜欢从独处中获得能量,而与人交往则消耗能量。并不是他们喜欢独处,他们也喜欢与人相处,但就是坚持不了太久。拥挤嘈杂的环境会很快消耗他们的能量,他们会心神不宁,头脑一片空白,坐立不安,无法思考。

对内向者的评价通常都是负面的,比如冷漠、迟钝、不善于表达和社交、缺乏激情等等。

外向的人显然要活跃得多。他们的特点是热情、喜欢交谈和交朋友。与内向的人相比,他们的能量来自与外界的互动,而沉默和独处会消耗他们的能量。对他们来说,长时间静坐是一种折磨。他们更喜欢身体动作和言语表达。他们不擅长长时间静静地思考,这让他们坐立不安。

对外向者的评价似乎大多是正面的,比如善于表达、积极、善于交际、精力充沛等等。

长期以来,职场似乎被外向的人所主宰。但外向的人真的比内向的人更好吗?

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好吗?

▲▲▲

在职场上,外向的人更容易被人发现和认可,也更容易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这让我们觉得外向确实比内向要好。因此,常常会被关心我们的人劝告:“你应该学着外向一点。”

然而,如果你从更深的层次、更长的时间去看待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就会发现外向的人并不一定比内向的人拥有更多的优势

首先,内向的人更善于思考。

回想一下你参加过的工作讨论会,发言最积极、说得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外向型的参与者。

职场内向_性格内向的人在职场_内向者的职场秀

相反,内向型的参与者往往话不多,他们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除非必要,否则他们总是先倾听。

然而一旦需要以文案形式呈现观点的时候,内向者的优势就立刻显现出来:逻辑严谨、结构清晰、数据详实。

外向的人通过外在的行动体现价值,内向的人则通过思考创造价值,后者在规划、搭建框架、系统思考等方面往往比前者更有优势。

这与两人关注的重点不同有很大关系。

其次,内向的人更能赢得持久的尊重。

外向的人善于表达自己,能够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快速获得信任和尊重。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通过外部手段赢得个人声誉的领导者无法长久,相反,真正能够帮助领导者赢得长期尊重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

品德的内向与外向之间并无相关性,只是与外向者相比,内向者更注重内在修养而非外在能力,会花更多时间与自己对话而非与他人对话,会通过反思不断完善内在自我,追求内在而非外在。

这与许多推动历史变革的伟大人物的习惯一致,例如罗斯福和圣雄甘地。

最后,内向的人更执着、更有毅力

《西游记》的团队成员性格鲜明,唐僧、沙僧性格内向,孙悟空、猪八戒性格外向。

唐僧坚韧不拔,信仰坚定;沙僧专注,忠于职守。相比之下,孙悟空咄咄逼人,却不守规矩;猪八戒贪财好色,内心不稳定。

内向者和外向者都会追求目标,但实现目标的方式却不同。有​​点像长江和黄河。一个遇到障碍时喜欢“冲过去”,突破障碍,达到目标;另一个遇到障碍时喜欢“绕路”,改变路径实现目标。

循环思考的人很聪明,积极思考的人很顽强,就像外向的人和内向的人的区别一样。

如何利用内向性格

▲▲▲

1. 接受你的内向性格

未来是知识型员工的时代,站在不同领域顶端的人将不再只是“外向者的世界”。

外向的人依然会有很多机会,但是内向的人在各个领域却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以自媒体写作为例,在网络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作者并非只有像米萌这样注重技巧的大师,还有很多大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透彻、见解深刻、影响力巨大、创富能力强大,让你唏嘘不已、自愧不如。

内向和外向只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根本没有好坏之分,也没必要因为内向和外向而感到自卑或焦虑。

2. 学会“活在当下”

内向的人常常说自己不善于表达自己,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表达是一种能力,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潜力的当前体现。

内向者的职场秀_性格内向的人在职场_职场内向

我可以在舞台上演讲,可以在陌生的场合跟不同的人打招呼,互相认识。这跟我的性格无关。这都是“当下的表现”。过了这一刻,你是谁,你喜欢做什么内向者的职场秀,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你还是你自己。

很多内向的人经过训练,可以在不同领域展现出外向者的特点。他们可以成为优秀的演讲者、优秀的领导者、优秀的销售人员,甚至是优秀的谈判者。事实上,几乎没有什么角色是内向者绝对不能胜任的。

内向的人要知道,任何与能力有关的东西,都是可以通过练习来学习的,只不过在练习的时候,你可能要克服比别人更多的障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学会“行为在当下”对于内向者改变认知来说非常重要。

3、内向的人要学会“强化自己的优势”。

前面提到过,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具有更多的优势特质,比如思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洞察能力等等。

内向的人应该利用工作和生活中的机会,不断强化这些优势,并让这些优势不断放大。

如果你比较喜欢读书,那么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对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前10%。

如果你需要更多时间来判断某件事,这没关系,当你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后,你应该果断地用你擅长的方式表达你的观点,让别人看到你的价值。长此以往,别人会越来越重视你的观点,而忽略你所谓的“反应太慢”的缺点。

当你在一个领域有足够的积累,你的观点和感悟就会像水一样自然流淌,不需要什么技巧,一样可以充满张力、色彩和力量。

这与内向或外向无关。

4、内向的人应该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

内向的人不应该跟外向的人比长处,而应该学会发展自己的长处。

人的能力有三种:第一种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如销售、客情、服务等,在这种能力上,外向的人自然有优势;第二种能力是处理事情的能力,比如组织、推动、协调等,在这种能力上,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同样优秀;第三种能力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策划、分析、归纳、总结等,在这种能力上,内向的人明显有优势。

内向的人应该学会避免自己的缺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

5.利用你的“自由特质”。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布莱恩·特里尔教授提出了关于变化的“自由特质理论”。

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外向或内向等“固定特质”,也有可以自由运用的“自由特质”,“自由特质”可以被我们灵活运用,发挥自己的优势,起到与“固定特质”相反的作用,从而实现我们的目标。

比如,如果你有强烈的赚钱和成功欲望,即使你性格内向,你也会强迫自己努力工作,为顾客服务。你的动机越强烈,环境的压力越大,这种自由的特质就越能得到发挥。

自由特质不会让你成为别人,而是让你在某些时刻扮演超越自身个性的角色,以换取在其他时候做自己的力量。

当然,找到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会减少很多困惑,避免让你有太多次被背叛的感觉。

经历越多,越能体会到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是件很难的事。确实,改变风景容易,改变本性难。

在职场打拼了近25年后,我终于选择做自己——做一些内向的人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